s 阅读页

第五节 无中生有靠倒腾

  黄光裕的这招繁荣景象确实招引了不少顾客,但有一次,一位顾客看上了一款彩电,而且要买两台,而当时店里却只有一台。

  黄光裕笑道:你要的这款彩电,店里只有一台,仓库里还有,我这就到仓库去搬。

  黄俊钦听到后,心里非常担心,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仓库!便用潮汕话小声问道:我们哪里有仓库?

  黄光裕却小声答道:人家的店铺就是咱家的大仓库!接着,黄光裕就出了门,叫了一辆板车就走。

  黄俊钦提心吊胆地望着门口,不久,黄光裕果然拉着一台彩电回来了。晚上回到住处,黄俊钦问黄光裕:你怎么那么大胆??且还没挣什么钱,你何苦啊?假如人家也没有货,你怎么办?黄光裕回答说:第一,大胆是因为我料定别家会有货;第二,不挣钱也挣了名声;第三,假如人家也没有货,反正人家也没有,这单生意也就不会流失!

  电器从何处来呢?当时也是一个条子开路的时代,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黄光裕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过去积累的客户关系,可以认为是黄氏兄弟这一时期家电产品的主要来源,他们还专门派人去广州番禺等地直接进货。

  与其他很多富豪类似,在白手起家的神话后面,传言一直相生相伴,直指国美电器最初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光裕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只说自己当时出售的很多国外家电主要来自北京最大的采购站——在那里有大量出国人员从国外带回来的家电产品。

  但对此传闻很多,也有人认为,国美电器创业初期很可能就是靠贩卖二手家电赚取了可观利润。这种判断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口家电门槛很高,像国美这种个体户式的零售店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保证货源供应,而乘虚而入的二手家电正好满足了国美的需求。一个为很多人知晓但从未点破的事实是:那个时期的企业不少都做过类似的事情。

  黄光裕对这种质疑的回应是:自己所卖的家电产品都有正规手续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他非常肯定地表示:没有去串货,也没有从串货者那儿进货。作为一个零售企业,我做不到,也没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甚至供货方的供货方,他们的货物是哪儿来的。有人分析此说的潜台词便是,不直接参与二手链条,而是通过中间商买二道乃至三道的二手家电,这样既可保证货源,又大大回避了投资风险。

  后来,随着店面供货的充实,另一个问题又开始困扰哥俩了。国美电器店因为场地狭小,只能店库合一,致使店铺内到处都堆满了电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开始,黄俊钦和黄光裕很想再租一个地方当仓库,这样,店里就会显得宽敞一些,气派一些。但黄光裕后来发现,店里显得拥挤并不一定是坏事。

  黄光裕认为拥挤的环境,可以使得人与人、人与货的距离更近,相互之间的感染对顾客最终决定购买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试机时,大家都围着看,消费者之间的交流陡然增加。而有些购买者一般都会大讲特讲自己买的产品的优点,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有谁能说自己买的东西不好呢?这时货比三家、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往往也会人云亦云,当场决定购买。

  哥俩心有灵犀,他们不仅不再租仓库,还故意把货堆在店内,有意造成很拥挤的样子。这一招果然有些效果,顾客渐渐多了起来。

  就这样,国美电器店终于在顾客心中,有了一定的实力认同感,生意开始好转了。这两个小广东在北京站住了脚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