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原先对黄光裕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北京站下了火车,听人说附近有家只需5毛钱的地下旅馆,但黄光裕并不知道该怎么找。三轮车夫看他东张西望的样子,便问道:一块钱,走不?黄光裕于是上了那贼车,三轮车夫倒是体谅他初来乍到,带他到处绕了绕,又转回北京站附近。第二天,黄光裕才发现那家地下旅馆就在街道不远处。人生地不熟的黄光裕就这样生意还没做成,倒是被小生意人宰了一把。
北京真大,哪里才是商业区?兴奋的黄光裕17岁时初到北京,一心只想做生意。然而,初到北京的他走在大街上的感觉有点恍惚。北京实在太大了,比自己去过的任何城市都要让人无所适从。
一整天他就在北京站周围转来转去,不知道哪里是商业区,应该怎么去做买卖。黄光裕此后回忆说:差不多快下午了,应该是下午两三点钟了,我就在栏杆那儿站着,看着北京站。这时有个人过来了,问我要不要拍一张照片。黄光裕就很奢侈地花了10元钱,拍了一张一次成像的照片。他想给初进北京的自己留下一个纪念。
在那个时候,那个在北京站前留影的、其貌不扬的、年仅17岁的广东小伙子,他在盘算什么呢?他心中是否有一股潜藏着的征服这个城市的冲动与雄心?这是外人不知道的。但是,那张一次成像的作品,黄光裕一直保留着,直至前两年因为磨损得很厉害,才不得不丢弃。
他到处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发财的机会,但一无所获。几天后,几乎没有做什么调查,他就通过广州的关系——在这之前,他和他哥哥做过一些物资生意,诸如衣服、电器的贸易——要来了差不多价值15万元左右的衣服,他决定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商人生涯,做一个服装销售商。这里比内蒙古的城市大很多倍,生意也应该很好做,黄光裕想。
1986年,在北京待了一年,搞一些推销,主要是广东的一些货。对于这一年,黄光裕如此概括。黄光裕的独立商人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这个主要做推销的年头也成为黄光裕发迹前的最后一个年头,但黄光裕走上国美之路却又和这一年的推销密不可分。这一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黄光裕每天就做几单生意,挣几十块钱。他的衣服远不如想象中好卖,甚至还出现了积压。后来黄光裕承认,自己的这个选择是错误的——他选的衣服根本没有人喜欢。
1986年下半年,黄光裕不得不为这些衣服寻找出路。他听朋友的介绍,找到了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的一家100平方米的服装店,和当时的服装店老板谈了代销的生意。这家服装店的店名就是国美服装店。
10月份,黄光裕对零售业产生了兴趣,做了多年推销的他突然觉得行商不如坐商,他向服装店老板提出了承包的要求。1987年早春,黄光裕和他哥哥借贷3万元,租下了国美服装店。
国美服装店成为黄光裕零售业的开始,尽管这和他后来所涉及的产品领域是如此不同。
国美服装店生意并没有预期的红火。总之二十多年前的黄光裕还是个普通的生意人,和其他千千万万商人一样,起早贪黑打理着店面,一不留神就把买卖做亏了。
即使坐着卖服装,也让黄光裕头疼,因为服装有款式、面料、质地、规格、季节等各种差异,变化很多,潮流更新快,黄光裕自言不太懂,而且这个半大小伙子也没有兴趣去学。他的兴趣是在观察为什么他的邻居的家电生意比他好,他在学习人家是如何做生意的。他发现当时的家电销售是卖方市场,只要找到货源,转手就能卖钱,而且相对于服装,家电是扩展性最好的商品,也不用担心很快会被淘汰。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于是,黄氏兄弟决定改做家电生意,专营电视机。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