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 彩电股

  一、行业背景

  彩电行业是我国较早进入生产能力过剩和质量稳定阶段的家电行业之一。由于彩电生产门坎低,早期出现的超额利润导致不少公司纷纷加入其中,长期的重复建设形成了不顾市场的大批量生产,彩电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为了减少库存,避免产品积压,彩电企业陷入了无休无止价格大战之中,以利润的减少换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连年的彩电大战,其必然结果是利润率的下跌,使彩电上市公司告别了绩优高成长,彩电行业的整体利润开始走向稀薄, 从高盈利行业转变为接近社会平均利润的行业,直至现在彩电行业步入微利时代。整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竭。面对这种局面,各彩电厂商都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由于种种价格优势已远远无法弥补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不足的致命弱点,因此一些彩电企业开始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行业竞争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转移。

  彩电业的现状也迫使彩电巨头们纷纷瞄准新产业,相当一批公司正以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

  在众多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公的2005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中,彩电企业依然是相对较好的。以海信、厦华为代表的彩电新势力逐渐开始称雄市场,而TCL、康佳等彩电老巨头的业绩增长势头相比就弱了许多。海信业绩同比大幅增长100%以上,这得益于海信全力推进等离子、液晶彩电销售的经营策略。厦华电子(600870 )也显示其主营业务同比增长了75%以上。相比之下,TCL、康佳等老牌彩电巨头的状况就显得较为平稳。TCL集团(000100 )的三季度报表显示彩电仍然是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彩电国内销售毛利率高达22.48%、海外达到13.9%,三季度彩电总销售额达81.92亿元,同比增长22%以上。其中平板电视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额22%。深康佳(000016 )则出现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18%和38.69%的状况。

  二、彩电股投资策略

  平板电视是彩电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如果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规模优势、确立技术优势,企业才能建立较好的持续盈利模式,投资者应关注以生产平板电视为主的上市公司。

  三、行业内重点公司投资技巧

  1、厦华电子(600870 )

  公司生产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居行业前列。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参股的联创微电子是全国首批认定的十一家著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拥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数字电视专用控制芯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示范工程等项目,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其应用产品开发。这意味着厦华电子已经掌握了数字电视芯片的核心技术,在竞争中保持了明显优势。

  2、海信电器(600060)

  数字电视龙头,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从1997年起即开始数字电视机顶盒研究,几乎与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同步。几年来,公司相继在青岛、上海、北京以及美国硅谷成立了数字电视研发中心,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力挫群雄,频频得手。在数字技术产品领域,公司已形成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背投电视、高清CRT电视、机顶盒的全系列产品,其中平板类电视、高清CRT电视在行业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机顶盒产品在国内竞争中,首批入围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招标;在国际合作中,与美国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USDTV公司签订了40万台机顶盒订单,并开始大批量出口。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生产的海信牌数字机顶盒率先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表彰和推荐,从而确立在在数字电视领域的龙头地位,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值得中长线投资操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