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给自己一个微笑的太阳

  洪战辉的高中生活在磕磕绊绊中度过,别人读三年的高中就参加高考了,算上辍学的时间,他读了五年。

  在这五年中,他两度辍学,三次上高中。

  第一次是初中毕业后考上河南省重点高中——西华一中。在西华一中读书时,为了照顾妹妹,洪战辉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县城的所有开支都比以前大,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为了交学费,他利用课余时间打过工,做过小生意,在校园里卖过圆珠笔、英语磁带、复习资料等等。如果学校停电,他立马跑去按批发价购进蜡烛,然后一个班一个班地去销售。校园推销是一个被别人看不起的事,洪战辉的举动被不知情的老师赶出过教室,被不理解的同学恶意诽谤过。有一次,洪战辉到一个班去推销复习资料,被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碰上了,这个老师一边把他往教室外赶,一边说:“你是来读书的还是来当小贩的?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你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洪战辉没有辩解,强忍着泪水离开了。

  后来,学校知道了洪战辉的一些情况,就将他定为特困生,决定每月给他发放50元的特困生补助。当学校要他去领特困生补助费时,他硬着头皮走进了学校的财会室。他拿出校长批的条子,向财会室的人说明情况,却没有一个人理他。发补助费的人连头都不抬就把50元钱往桌子上一扔。当他拿起50元钱往门外走时,那个人朝着他大喊:“回来,按个手印才能走!”他非常纳闷,为什么还要按个手印?在他的印象中,按手印是被逼无奈的举动,按手印和卖身差不多。他觉得,按了那个红红的手印,是按掉了他的全部尊严,按出了他的耻辱烙印。就是这次领特困生补助费深深地伤害了洪战辉的自尊心,改变了他对捐助的一些看法。从此,他再也没去领过那50元的特困生补助费,他发誓以后决不接受别人的捐助,一定要用自己挣来的钱。

  洪战辉继续在校园里推销各种商品,由于他卖的书比别人便宜,甚至招人妒忌而引来了一顿顿毒打,导致左眼失明。

  高中二年级,洪战辉正在抓紧学习的时候,父亲的精神病突然发作了。父亲需要照顾,欠了很多外债和人情的洪家需要洪战辉来救急。他挥泪告别了难舍的校园。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给老师留了一封信,说他要去挣钱了,等挣足学费以后,他还会回来读书的。

  回家的一年中,洪战辉一边照顾父亲和妹妹,一边干农活、做生意,挣了钱以后把借钱给父亲治病的债都还了。

  到2000年,父亲的病情基本控制住了,洪战辉重返校园的愿望日益强烈。恰好这年秦鸿礼老师和李永贵老师调到了西华二中,他们是以前洪战辉在西华一中读书时的老师,在他们的关心下,洪战辉第二次上高中。由于西华二中的高中部是新建的,洪战辉只能重新从高中一年级读起。

  可上天颇有些捉弄人的味道,在洪战辉进入高中二年级两个多月后,父亲的精神病再度恶化,必须住院治疗。学业与孝心发生了冲突,于是洪战辉第二次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

  在外地打工的日子里,洪战辉愈加懂得知识的重要。每当看到同龄人在校园里开开心心地读书时,他重返校园的渴望就难以抑制。

  他想到了母亲,想找母亲诉说自己的愿望。他终于找到了母亲,母子再次相聚,两人显得都很冷静,都没有流泪。他把想上大学的愿望告诉了母亲,母亲却无奈地说:“咱家祖坟上就没冒那股青烟,你就别想那么高啦!”洪战辉没想到母亲不支持他的想法。难道自己想上大学的愿望真的不能实现吗?难道上大学就是富人的专利吗?虽然自己穷,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学费,同样也可以上大学的。他不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宿命。无论别人怎么说,洪战辉始终没有放弃重返校园的念头,并且这种信念越来越强烈:我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秦老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洪战辉还想继续读书,就连忙带着他找到了西华二中的校长,校长非常同情他的遭遇,答应减免他的学费,让他重返校园。于是,洪战辉第三次上高中。

  在洪战辉重返校园之后,学校就组织老师和同学们为他捐款,秦老师为他向学校申请了贫困生救助金,校领导还特意安排学校食堂免收他的伙食费,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认为贫困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贫困也不是接受别人捐助的理由,他要用双手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一切。

  在这五年中,河南省的高考制度发生了变革,考试模式由原来的“3+文科综合”(即文科: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或“3+理科综合”(即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变为了现在的大综合,也就是9门功课全部要考试。而洪战辉原来选择的是文科,这意味着他必须从头再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搁置了很长时间,大多都遗忘了。为此,他既要照顾好妹妹的生活、学习,还要争分夺秒地补习功课。白天,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他经常坐在教室里边啃馒头边看书;晚上,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认真算题,甚至有时去厕所的时候,也不忘记拿本书去。在这五年中,他一直没有放弃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想法。2002年高考,他走进了考场。

  考试结果如他所料,并不理想,他的分数只上了大专的录取线,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河南新乡一所大专的录取通知书。尽管只是大专,洪战辉想上大学的愿望还是实现了。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洪战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父亲虽然识字不多,但他知道这张红纸上印着的几个大字意味着什么,手捧着通知书一个劲儿憨憨地傻笑。

  兴奋的心情还没持续多久,洪战辉又为学费犯起愁来。上大学一年就得要几千块钱的学费呀!怎么办?没别的办法,洪战辉只能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在临近开学的时候,他跑到舅舅家,说明来意,却被舅舅数落得无地自容,说一个大专读出来没什么用等等,说完就递给他50元钱当路费,打发他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天舅舅家正在为女儿考上大专而大宴宾客,村外的路上停满了小车。

  洪战辉没有接过那50元钱,在他眼里它是那么的刺眼。他一走出舅舅的家门,就含泪把通知书给撕了。

  通知书虽然撕掉了,但是却没有撕毁洪战辉想上大学的愿望。他再一次走进校园,成为一名“高四”的复读生。

  洪战辉怀着一定要考上大学的信念,不屈不挠地克服各种困难。2003年6月,他再次走进了高考考场。7月,高考成绩公布。最后,洪战辉以490分的成绩被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录取。考虑到连学费都得欠着,去的又是新地方,开学这段时间,洪战辉不准备带小不点去学校。

  2003年寒假,洪战辉回到了久别的家,看到失学在家的妹妹,洪战辉的内心,一种内疚油然而生。“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妹妹辍学,我要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暗下决心。

  回到怀化后,洪战辉开始为小不点联系学校。他找到了怀化学院附近的鹤城区石门小学的校长,提出了妹妹插班读书的请求,校长同意了。妹妹读书的学校总算是找到了,但是她的住宿却还没有着落。

  后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领导和老师知道了洪战辉的情况,在系党支部的组织下,领导和老师们纷纷捐款,共捐了3190元钱,但洪战辉却一再谢绝,坚决不接受。系党支部只好把这笔钱直接交到学校,冲抵洪战辉的学费。当系领导问他还有什么困难时,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把妹妹带来上学。不是血缘却超越血缘的兄妹之情感动了怀化学院的领导,他们破例同意洪战辉将妹妹接来,并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寝室,方便他照顾妹妹。

  2004年暑假,洪战辉不打算回家,他想利用假期挣够下学年的学费。他打电话给正在河南工业大学上学的高中同学张永光,要他和另外一个同学帮忙把小不点带到怀化。

  听说要见哥哥,小不点很兴奋,一夜都没有睡好。列车快到怀化的时候,小不点就坐不住了,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窗外。张永光知道,她太想哥哥了。

  6月27日,小不点终于在怀化火车站见到了哥哥,她一下子抱住洪战辉的腿,久久不愿松开。仅半年不见,洪战辉见到妹妹时,大吃了一惊,头发凌乱,脸色发黄,一身衣服很久没洗了。

  小不点洗了澡后,又换了套新衣服,剪了头发,面貌顿时焕然一新,一张原本清秀的脸重新绽放出了甜美的笑容。

  小不点又重新回到了学校。每天一早,洪战辉6点准时起床,为妹妹做早餐。随后,小不点去1公里左右的石门小学上学。最初几次,洪战辉不放心小不点,就悄悄跟在后面,跟了几次,看到小不点能照顾好自己,就停止了护送。小不点的午饭在小学食堂解决,洪战辉每天给她5元钱,作为她中午的生活费。送走妹妹后,洪战辉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即使没有课的时候,他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为了挣得兄妹俩的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要推销不少商品。每天,上课、进货、推销,常常要忙到很晚。忙了一天回到家中,洪战辉还要给妹妹补习功课,教她普通话。

  小不点学会了做饭,如果有时哥哥出去推销东西,没回来,她就一个人做饭,然后等哥哥回来吃。不论夜多深,不见哥哥回来,她就不会上床睡觉。2005年4月的一个周末,洪战辉去外面推销商品,回来时误了公共汽车,只得步行回家。从怀化市中心到怀化学院约4公里。洪战辉回家时,已很晚了,打开门,却惊讶地看到小不点还没上床,而是伏在桌上睡着了……多好的妹妹啊,洪战辉不由得一阵心酸,忙抱起她放到床上。就在挨床的一刹那,小不点醒了,睁开眼睛就扑到了他的怀里:“哥哥,我等呀等呀,你怎么才回哟!我担心你路上不安全咧!”年幼的妹妹如此懂事,洪战辉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每次看到洪战辉不高兴,小不点都会记在心里,她听哥哥的话,尽力帮哥哥做事。哥哥贩了电话卡,去女生宿舍推销不方便,她会拿着去一个个宿舍叫卖。路上看到空瓶子,她会捡回来。遇到哥哥从市里进了学生用品回来,她也会去帮着搬运。

  洪战辉带着妹妹求学的故事渐渐传遍了校园,并通过新闻媒体传到了全国各地,经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人给他捐款,一份份汇款单从邮局送到他手里,他又把一份份汇款单从邮局退回去。怀化一家企业的老总听说洪战辉的事迹后,主动跑到学校给他捐款,而洪战辉却笑着对他说:“我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照顾家庭的能力,你把钱捐到贫困山区那些比我更贫困、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身上,那将更有意义。”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这家企业在假期给洪战辉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他欣然答应了,并且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业绩。

  2005年12月8日,洪战辉在某媒体上发表公开信,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任何社会捐款。在公开信中他这样说道:“我的态度是,我决不会在网上和媒体上公布自己的账号,也请大家务必注意,去年就有人冒充我的老师,以我的名义在网上公布捐款账号。我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需要帮助的!”

  2005年12月16日,教育部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

  2005年底,洪战辉被评选为“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洪战辉的母亲已于2005年11月回到家中。父亲的病情已明显好转,进入2006年以来一直没发病。今年春节期间,洪战辉和女朋友宋娜杰回到家中,洪趁趁(小不点)已在他们之前回家,在外打工的弟弟也带了女朋友回家,全家实现了大团圆。

  洪战辉的弟弟决定继续读书。先是进了湖南的一所中学,后又转回河南读中学。

  为了帮助家乡发展经济,2006年8月2日,洪战辉带着几名浙江商人到西华县进行实地考察,洽谈投资建厂事宜。

  洪战辉已将自己的名字“洪战辉”、“战辉”注册了文具类商标,并为此设计了广告语:“用战辉笔,走自强路”。他说:“在当前的社会,无论我是一个多么小的弱者,通过努力和奋斗,将来我一定成为一个强者。现在之所以选择经商,是因为我将来要做一个企业家,这也是我的理想。做一个企业家,不但能够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有钱的人,也能够给别人提供就业、生活和挣钱的机会。”

  8月28日晚,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汗城的金顶大帐中,洪战辉难抑心中的兴奋,与恋爱多年的女朋友宋娜杰共同举起手中的银碗,将象征幸福长久的订婚酒一饮而尽。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草原歌手为这对情侣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了草原人民对他们的诚挚祝福。洪战辉的妹妹小不点举起酒杯,为哥哥嫂子送上真诚的祝福:“祝你们白头到老,永结同心……”。

  洪战辉谢绝了对外经贸大学免试免费读本科的邀请,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南大学商学院。

  尽管中南大学向洪战辉的入读表示欢迎,但并没有给洪战辉特殊的照顾。学校唯一的特例就是允许他继续带着小不点一起读书,并为小不点联系了附近的学校,而且安排小不点住在中南大学的女生宿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