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翰墨风流——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

  一

  有幸生活在水乡绍兴,儿时的嬉戏和成年的回忆始终离不开岸边或水中。小河水的深刻记忆,石板桥的特殊情结,乌篷船的浓浓恋情,以致使我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不管走到哪里,总是在床前明月光的银辉中,萦回着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在绍兴城内外的水流中,最为历代文人赞不绝口的莫过于若耶溪和山阴道。越中山水本来就充满诗情画意,又有了若耶溪和山阴道两道幽雅的风景线,就如同在美丽的西湖中放上了苏堤和白堤,锦上添花,景色倍佳。最早陶醉于山阴道美景并对此大加赞叹的文人,当属东晋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第一个把山阴道比作美女照影的镜子,他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不知道是否受到先辈这一新颖比喻的启示,苏东坡后来就以手执镜子的照影惊鸿——西子来比拟美丽的西湖。王献之对山阴道赞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于是后人白居易遂将应接不暇的妙语加以诠释,发挥到了白堤上: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王氏父子为山阴道创作的两段绝妙广告词,广而传之,远而播之,令无数文人引颈遥望,络绎来访。历代文人前赴后继地在这条镜中游的水路上挥洒诗篇,对其中最美的一段兰亭道(或天章道)更是交口赞美。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天章道中》一诗云:

  画低飞湖水平,高低楼阁满稽城。人游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尽是荷风香不断,忽逢溪雨气尤清。蓝舆却上兰亭步,猿鸟云萝伴此行。

  清代诗人查慎行的《山阴道中喜雨》诗描摹的是另一番镜象:

  谢家双屐旧曾携,转觉清游爱会稽。白塔红亭山相背,赤栏乌榜岸东西。波光拂镜群鹅浴,竹气通烟一鸟啼。野老岂知身入画,满田春雨自扶犁。

  山阴道上朦胧的波光山岚、幽雅的诗情画意,汇到绍兴籍大文豪鲁迅的笔下,就变成了具体的形象和真实的速写: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鲁迅记述的情景于我来说是如此的熟悉和记忆犹新。贫穷保护了原始,落后使自然幸免毁坏,因此虽然与鲁迅相距整整一个花甲的年岁,但是吾辈后人却仍有幸亲历山阴道,品尝到镜中游的幽趣。当然在跨入现代化的今天,两岸景色惨遭破坏,镜中游已成了水月镜花。此外,霸气十足的奔驰、宝马已经毫不留情地取代了沿河爬行的乌篷船,曾经走过山阴道的吾辈也只能望风怀想了。

  其实山阴道的魅力和价值,远不仅限于自身,它与兰亭连在一起,像一条通往兰亭的彩虹。如果说山阴道对古城绍兴来说,犹如王母娘娘脖子上挂的一串项链,那么项链上坠下的那颗绿宝石,就是兰亭。

  绍兴历来被称为风水宝地,而兰亭可以说是这块宝地中的福地。兰亭兼有山水之秀、园林之美、环境之幽和艺术之雅。如果把兰亭仅看作是一座供人游览的园林,也许它只能是江南某些名园中的点缀,而聪明的古越先民给予兰亭一种独特的设计,使它一诞生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他们把兰亭安置于崇山峻岭的怀抱之中,并且以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作为它的襁褓;他们以古越独有的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来培育和滋润兰亭的文化艺术,造就了这一块饱溢秀色又满怀豪情的福地。

  家乡名胜古迹本来就多,而近年又开辟、修复和扩展了不少新老景点,在一些人眼中,兰亭的地位也许今非昔比。但于我来说,心中的第一位置却始终是兰亭,这大概与孩提时代在远足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深厚感情有关。远足,顾名思义是以足步行远游,其实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们,远足却是以船代步、乘舟春游。每年冬去春来,当桃脸泛红、柳发转绿的时候,小学生们盼望的春假姗姗而至,激动人心的远足也就开始了。远足是一幕难忘的电影,而去兰亭的远足则是电影中最精彩的镜头,兰亭那得天独厚的秀美自不必说,还有一见就能让人记忆终生的山阴道,即使是小学生也能领悟到其中的部分真意。

  然而兰亭的魅力又何止于此,山的豪气、水的灵气只不过是它的表象,竹的秀气、林的生气也仅是它的外观。兰亭的独到之处更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沉淀,兰亭的别具一格又在于它精深的文化内涵。昔日群贤毕至,会稽名士在这里集体创作的曲水流觞,是一幅前无古人的风情画图;当年少长咸集,东晋书圣在这里尽情挥写的《兰亭集序》,是一篇后人仰止的千古墨宝。留在这里的还有三座沉甸甸的石碑——父子碑、君民碑和祖孙碑,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艺术魅力,穿透时空,传播古今。

  王羲之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才华,在兰亭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书法艺术巅峰之作《兰亭集序》正是诞生于此。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孙统、谢安等41位名士,列坐水边,修禊宴集,让盛酒的羽觞顺流而下,如停于某人之前,他就得即席赋诗。结果26人作诗37首,多喝了几杯酒的王羲之,带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为诗集作序。他援笔一挥,文不加点,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兰亭集序》。厚积薄发,更上层楼,就凭着这28行、324个字,王羲之登上了离他仅一步之遥的书圣宝座。如今,在古色古香木结构的流觞亭前,一泓碧溪仍蜿蜒于石岩之中,涓涓而下,长流不息,尽管是仿造,却也足以供后人怀古续胜,游览追访。

  兰亭固然因为有一个王羲之而名扬天下,但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成了千古名篇,又何尝不是从兰亭的青山绿水中汲取了灵感?

  二

  步入兰亭,踏过一条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后,一泓碧波微漾的鹅池映入眼帘,数只红冠白鹅在水面上悠闲浮游,一种超然于世外的感觉迎面扑来。到了鹅池就意味着进入了王羲之的世界,而再走进池边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观赏刻在石碑上的鹅池两个大字时,才是真正走到了书圣跟前。笔力遒劲的鹅池两字,并非王羲之一人所书,传说他写此碑时,刚写好鹅字,忽闻皇帝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其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虽是鹅瘦池肥,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想起两位绝代佳人赵飞燕和杨玉环,燕瘦环肥,却都是亭亭玉立,倾国倾城。在中国,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反而成全好事的故事太多了,那道不合时宜的圣旨也是在无意中点石成金,成就了书法史上千金难买的二圣合璧父子碑。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兰亭碑亭,也称小兰亭,被视为兰亭的标志性建筑。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由于游人历年摩挲,字口因此而稍微变平,成为无意中形成的君民以手同书的君民碑。文化大革命中君民碑惨遭不测,被砸成四块,20世纪80年代虽被修复,但碑面兰字缺尾,亭字缺头,已成残疾,幸好字体仍骨肉丰满,古意盎然。

  八角重檐的御碑亭,也始建于康熙年间。亭中立着有东南第一大碑之誉的御碑,是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清朝原碑。在这块高6灡8米、宽2灡6米、重1灡6万余斤的巨碑上,镌刻着一文一诗:碑阳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长达324字的《兰亭集序》全文,碑阴是乾隆皇帝的七律《兰亭即事》。1751年,风流皇帝乾隆南巡江南,驻跸越中,游览兰亭,面对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大好山川,喜不自禁,诗兴顿发,于是龙飞凤舞般地御笔手书了《兰亭即事》一诗:

  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青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繁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古不易评。

  祖孙两代皇帝都是书坛数得上的书法家,洋洋洒洒且又恭恭敬敬地同书一碑,以此表达对书圣的仰慕之情、对兰亭的赞美之意,堪称书法史上的盛事。因此这块御碑又被后人称为祖孙碑。

  在文化大革命中,祖孙碑毫无例外地被造反派盯上,陷于险境。当时驻扎在兰亭的血吸虫防治所医生们,在听到造反派密谋砸碑的消息后,急中生智,用白灰涂抹碑面,再用红漆正面写上毛主席的《送瘟神》诗词,背面写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毛主席语录。泰山石敢当!面对这神圣不可侵犯的诗词语录,举到半空的罪恶铁锤也只能戛然而止了。真应该感谢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勇敢和机智,保全了兰亭弥足珍贵的一绝、保全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一宝。

  兰亭三碑——父子碑、祖孙碑、君民碑,成为兰亭三绝,文坛佳话。这样的胜景和佳话,恐怕很难在别的名园中找到了。而树在兰亭的父子碑更是告诉后人,王羲之永远站在这里,祖孙碑和君民碑又记载了从皇帝到平民对他的承认、崇仰和怀念。中国的园林之最莫过于江南园林,在江南名园中,历代文人的诗文书画比比皆是。但这些园林本身却都与文人墨客无缘,因为他们并不是园林的主人,真正的主人不是官宦就是商贾。兰亭却是个极大的例外,它不属于任何人,它的主人只有一个王羲之,古越人民把兰亭的产权证作为厚礼,奖给了外来的移民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开创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尊圣之先,当然也成了古越文人中的首圣。王羲之与他的后辈诗圣陆游、画圣徐渭一起,成为绍兴这座人才宝库中的古越三圣。三圣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绍兴酒的特殊偏爱和嗜好,他们无一不与绍兴酒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由于社会时代、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的差异,三个人喝的却是不同滋味的酒。凭借王家高门贵族的不凡背景,王羲之一生中可以常与亲友聚会欢娱,畅怀饮酒,饮的自然是乐酒,那一篇《兰亭集序》也正是在欢乐的气氛和极高的兴致下写成的。

  对报国无门又遭棒打鸳鸯的陆游来说,就不可能有他那种放达的情怀了。陆游在沈园强饮苦酒后写下的千古绝唱《钗头凤》,情意凄绝,引得多少人洒下同情之泪。而在他终身不得志的艰辛岁月中喝下的酒,甚至比沈园那杯酒更苦更涩。至于奇才徐渭,更是个酒鬼,杯不离手,手不停笔,在酣然大醉中作成篇篇佳品。然而一生穷困潦倒的他,饮酒更是为了浇愁,徐渭喝了一生悲酒。

  陆游和徐渭都不止一次到过兰亭,并先后在这一书法圣地,抚今思昔,触景生情,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怀古诗。陆游的七律《兰亭》云:

  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

  感今怀昔,陆游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即使在纵游中,他还是从王羲之想到江左诸贤。对于徐渭来说,在他的《兰亭次韵》中表达了另一种感慨心情:

  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面残帖解开花。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

  回首永和,怅望晚霞,徐渭吐出的是一股英雄无泪、郁勃不平之气。然而三圣的幸运儿、生前活得还算潇洒的王羲之,最终也没有逃出中国文人的厄运。在王羲之死了271年后,他最钟爱的杰作《兰亭集序》到底还是成了皇帝的殉葬品,他的灵魂还是被中国的封建王朝玷污了,而且他的后代还为此赔上了一条人命,这难道不是他的悲剧、不是中国文人的悲剧吗?《兰亭集序》是王家后人的稀世珍宝,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智永临终前又传给弟子辩才。酷爱《兰亭集序》而遍求真本的唐太宗得悉情况后,派御史萧翼扮成穷秀才,专程赶到越州拜访辩才。两人往来很密,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将《兰亭集序》真本取出置于桌案之上,使萧翼得以伺机盗走,并致辩才痛心疾首,惊悸而亡。

  从此,《兰亭集序》就成了深藏于唐宫的稀世国宝,唐太宗去世之后又随他陪葬昭陵,永远被囚禁于暗无天日的九泉之下。中华文明的一件稀世瑰宝如黄鹤杳然、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了一代代文人无奈而苍白的叹息和一个属于王羲之的永不消逝的书法圣地兰亭。

  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这是陆游在怅叹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这是王冕在发问定武石空在,兰亭迹已讹。——这是袁宏道在怀古尽管《兰亭集序》真本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经过响拓刻印、摹临钩填的《兰亭集序》序帖,恰如春城无处不飞花,飞满天下,仅南宋的宋理宗就收集到一百一十七种。宰相贾似道投其所好,在民间收集序帖珍本献给皇上,因而多次受理宗褒奖。《兰亭集序》成了立功受赏的敲门砖,当然是王羲之始料不及的,但同时也足见他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甚至他的书法刻石也是价值连城,诚如宋朝大书法家米芾作诗赞曰:

  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值万金。

  古老的文明之邦中国,失去的国宝太多了,一部《兰亭集序》充其量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了。

  三

  王羲之生活的年代,正是经过六十余年的战乱,中国的历史从三国鼎立进入了统一的晋代,中国的书法史也谱写了一页新的篇章,耸立起一个新的高峰。到了晋代,篆、隶、草、行、楷诸体皆已发展,特别在楷书和行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后世留下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登上晋代书坛的大书法家是钟繇(151~230年),后起之秀则是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生于一个在晋代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士族。王羲之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首倡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闻名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玡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居住于琅玡国临沂县的王氏家族,在族长王导的率领下,相拥琅玡王司马睿南渡至建业(今南京)。在浩荡南迁的由众多王家男女老幼组成的大军中,5岁的王羲之也夹杂其间。王家大族挑中了建业城中宝地乌衣巷作为他们的宅地,另一晋代望族谢氏家族与他们相毗而邻,两家权贵子弟在这里进进出出,备受瞩目。乌衣巷曾经走出了一代国之栋才,走出了一代史之文才;乌衣巷却也留下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一幕惨淡景象,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声喟然长叹。

  出身于如此煊赫家庭的王羲之,旷达、潇洒而又才干超群,深受朝廷公卿喜爱,屡次征召他为官,偏偏他不慕荣利,不愿当官,倒喜爱清静无为,更喜好舞笔弄墨,因此总是坚辞不受。从小爱好书法的王羲之,7岁拜师于其姨母、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后来又遍学前辈书法大师李斯、钟繇、蔡邕、张芝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得以博采众长、独树一帜。更有幸的是王氏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使王羲之获益匪浅。

  后来王羲之不得已而任官,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东晋权臣、外戚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可贵的是,不管王羲之在宦途上怎么东西奔波,一支鼠须笔总是伴随着他,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书法已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门功课。机遇没有将王羲之遗忘,历史将他送到了一个山明水秀之地,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史称王右军、王会稽。在任职期间,他决不尸位素餐,曾对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还对饥民实施过开仓赈济之举。

  热情好客的绍兴人特别喜爱和尊敬这位从千里之外的山东琅玡南迁定居于斯的大书法家,而王羲之来到绍兴,面对这一座历史与地理交汇、文化与自然融溶的古越名城,也找到了氛围,找到了感觉,找到了知己。当时正值绍兴鉴湖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全盛时期,稽山镜水的旖旎景色,激发王羲之吟出了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千古名句。也正是在他任会稽内史期间,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兰亭集序》得以问世,从而奠定了王羲之作为书圣的崇高地位。无论从书法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看,《兰亭集序》都堪称一绝,在书法上它被誉为法帖之冠,而在文学上它又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王羲之没有辜负绍兴人的厚爱,以他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在古越大地坚实的历史和文化深厚沉淀的基础上,构筑了一座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殿堂,为古城增添了千年不泯的光彩。

  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轮美奂的书体,是王羲之在古代书法艺术上的一大推动和革命。他创造了浓纤折中的草书、势巧形密的正书和遒劲自然的行书,将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艺术和情趣的境界,从发现书法美一步跃进到表现书法美。对王羲之的书法,后人以最大度的心胸和最慷慨的笔墨,做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古今之冠、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马行空,游行自在、龙飞凤舞,铁划银钩等。中国语言中最美妙和生动的形容,都成了对书圣书法艺术的赞颂。难以改变文人相轻恶习的中国文人,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却表现了少有的众口一词。

  王羲之的技巧委实太精湛、太高明了,在《兰亭集序》这篇324字的文章中,出现了20处之多的之字,而20多个之字竟然各具异彩、字字俊美,足以说明他具有鹤立鸡群、技压群芳的功底和实力。难怪唐太宗称赞王羲之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唐太宗的评语是帝王之言,一言九鼎,自然分量极重。然而王羲之书法的广泛影响,更多却寓意在绍兴当地许多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中,老百姓的敬慕之心,并不是皇帝所能指使的。据说一次王羲之外出访友不遇,就在友人的茶几上写下几个字,友人看到后却是再也擦不净、洗不掉,直到木工拿去雕刻时才发现,墨汁渗透入木板已足有三分深,从此人们称王羲之写字有入木三分的笔力。又一次,王羲之在蕺山下见一卖蛋老人哭泣,询问之后方知是因为蛋被衙役抢走。他怜悯老人却偏又未带分文,于是借来纸笔写了一张二十文钱的字条,叫老人凭条到他家取钱。途中,老人听见一声铜钱声响,竟发现是字条落地发出的声音,十分惊讶。他再将字条掷地,又闻铜钱声音,再三试验,引来许多路人围观,无不称奇。后来人们还发现,王羲之的字,凡是金旁和玉旁,掷在地上,都能发出响声,被称为金玉其声。

  王羲之的书法,不仅使地上的皇帝折腰,而且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为此,玉帝派了一对仙鹤,化作兄妹两个孤儿下凡,在骗取了王羲之的同情和喜爱后,被收容于他家割草放鹅。一天,王羲之看见兄妹俩开刀砍草,砍出一座宫殿,殿门上方有灵霄宝殿四个字。正当他十分惊异时,兄妹俩请他分别书写灵霄和宝殿四个字。刚写完,兄妹俩就抢走,就地一滚,化成两只仙鹤,直飞九霄云外。所以玉帝的灵霄宝殿上挂的匾,原来是王羲之用龙爪书法写成的刀砍书。

  看来,王羲之已经是一位被神化的艺术家,或者说被捧上神坛的文人,当然神化或美化他的仍然是文人。王羲之使文人们感到可敬可亲,而且又使他们有扬眉吐气之感。历史上要是多出几个王羲之,中国文人的地位是否就会上一个台阶呢?

  遗憾的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无一留存,现存他的书法刻本,如《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而王羲之的传世墨宝《寒切帖》、《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行、草书,虽然是唐人钩填摹本,仍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珍藏的《三希帖》之首。

  根据记载,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应该是很丰富的,据说梁武帝曾收集其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有二百四十三纸。人去楼空,财宝散佚,在王羲之书法珍品中,不知有多少被几代皇帝的幽灵所遮盖而至今未能重见天日。

  四

  在兰亭聚会后两年,王羲之因不受朝廷重用,自己也无心在宦海中随波逐流、俯仰一世,遂53岁时称病去郡,放迹于他所爱慕的越中山水,尽情寻求和发展自己的两大爱好:作书和养鹅,直至终老。

  王羲之爱鹅,与鹅结下了毕生不解之缘,鹅是他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所以在他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墨池,也总有鹅池。《嘉庆山阴县志》载:逸少既善笔札,性爱好鹅,所在穿池涤墨,其旁必有牧鹅之所,此地是也。如今一方鹅池仍在兰亭,当然是后人克隆的山寨版。而另一方原在王羲之古宅戒珠寺前的鹅池,也就是宋朝诗人高翥在《蕺山戒珠寺》一诗中曾提及的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却在近三百年中湮灭了。

  在史书和民间留下了许多王羲之和鹅的故事,他以字换鹅已成为世人美谈。一天王羲之乘舟游览,见到一群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好不爱慕,一打听,原来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他向道士请求买下这群鹅,道士则请他写一本《黄庭经》作为交换条件,他欣然许诺,写下了传颂千年的《黄庭经》。唐朝李白有诗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宋朝朱熹亦作过诗:数纸黄庭谁不重,退之犹笑博鹅时。

  相传王羲之曾有一颗朝夕赏玩的掌上明珠,突然不翼而飞,恰巧日前一位过从甚密的老僧到过王宅,从而引起他的怀疑。消息传出,老僧感到有口难辩,遂含冤自尽。不久,王羲之的一只鹅不食而死,宰杀时发现珠子竟在鹅肚内。王羲之感念老僧冤死,追悔莫及,于是舍宅为寺,并亲题戒珠讲寺匾额,以示警戒自己,永不玩珠。戒珠寺虽曾屡毁屡建,但一直是历代文人游览咏叹之地,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还为寺门撰写了一副饶有趣味的楹联:

  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人们后来发现,王羲之爱鹅并非单纯将鹅当作宠物,而且还与他钻研书法联系在一起。他以为习字执笔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如鹅掌拨水,方能全神贯注于笔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以诗作证:

  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王羲之的书圣真是做到家了,连他养的鹅也为他出上了力。墨池、鹅池,池水不深,却蕴涵着一代奇才的无穷奥秘。

  361年,王羲之病逝,而对他究竟终老何处,由于记载不一,众说纷纭,又颇费后人猜测。部分学者认为他终老于山阴应是情理中事,他的七世孙、永欣寺高僧智永,就因其先祖墓在云门山,为便于拜扫而移居云门寺。作为王氏后人,智永所祭王家之祖当首推王羲之,因此王羲之终老之地也应在此。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王羲之非终老山阴本地而是在诸暨苎萝。

  近年来,王羲之终老嵊县金庭之说,为古今多数学者的倾向,也是较为可信的说法。其理由:一是可据的史料较多;二是唯金庭至今留有遗迹及许多传说,附近不少地名也与王氏有关;三是金庭位于被称为道家第七十二洞天的剡山地区,当时与王羲之交往甚密的高僧竺法潜、支遁、白道猷等多在离此不远处建寺修禅,崇尚隐逸的王羲之选金庭为归隐终老之所具有最大的可能性。如今嵊县金庭墨池尚在,墓穴犹存,谱牒可稽,史籍记载亦多,因此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晋谒祭祀者络绎不绝,留有不少诗文。金庭仙境依旧蓬勃,书圣墓田何其寂寞,清人朱渌在《金庭观谒王右军墓》一诗中抒发了一腔感慨之情:

  四野奇峰积翠连,溪声送客到门前。金庭石室真仙境,赤水丹山古洞天。东晋衣冠犹有像,北齐桐柏尚含烟。墨池鹅沼迷荒草,寂寞何人向墓田?

  来得风光,走得悄然;活得潇洒,死得黯然。兰亭没能保存书圣的杰作,绍兴却刻下了他的足迹,还有历代文人对他的吟咏,为这座江南古城留下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王羲之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那么久,而且还将与今天和明天的绍兴人永远生活在一起,他的影响之深远自然是不言而喻。绍兴人感谢王羲之,为他保存了两块他最喜爱的领地:一块自然是兰亭,另一块则是以绍兴城内其故居戒珠寺为中心的故地,如鹅池、墨池、题扇桥、躲婆弄、笔飞弄、笔架桥等。大方的绍兴人甚至把戒珠寺背依的蕺山也送给了王羲之,并将这座山称为王家山。

  王羲之每到一处,都要不停顿地练字、洗笔,年深日久,竟洗黑了几处池水,因此在他足迹所到之地,都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墨池。在兰亭流觞亭左侧的右军祠内,有一泓南北狭长的池水,据说就是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在戒珠寺的王羲之故居前,也有一方14米长、7米宽的墨池。明人贾诗的《王右军墨池》一诗云:

  墨池千古复青冥,内史当年写道经。换却白鹅今不见,空遗寒碧照山亭。

  绍兴当地父老,总是把读书称为喝墨水,在这座文化古城中,喝墨水已经成为每个人在人生旅途起步时的必要条件,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而墨水喝得多少的标志,就是看你能否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不知道这是否是受王羲之及其墨池影响的结果。

  在绍兴城里有一座古朴苍老的题扇桥,名气不小,古今史志多有记述。据说王羲之遇到一位在蕺山下桥头卖扇的老婆婆,为她在每把扇子上题了五个字,老婆婆因扇子被弄脏而感到不悦,王羲之告诉她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可以出价一百钱。老婆婆的扇子果然即刻被抢购一空,题扇桥由此得名,清人沈炜以《题扇桥》为题咏道:

  石梁斜架蕺山根,行忆当年笔有神。六角骤腾书后价,百钱争购市中人。红腰水落龙蛇影,雁齿香留裙屐痕。谁向戒珠寻故宅?日驰车马认通津。

  此后老婆婆屡次纠缠王羲之,请再题字,为躲开这位老婆婆,王羲之不得不进入题扇桥北的小弄,此弄就被后人称为躲婆弄。现存躲婆弄全长60米、宽仅2米,十分狭窄。由于向王羲之求书者络绎不绝,那位老婆婆更是纠缠不休,使他不胜其烦,索性将笔向空中一掷,飞到了躲婆弄附近的一条窄小的弄堂内。此弄就是笔飞弄,落笔之石即为笔架石,附近的桥也因此得名为笔架桥。

  前几年我曾在长兄陪同下专门步行到王羲之的故地,但限于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视了几眼,无非是为了表达一个喝墨水的文人对先贤的景仰,也为了了结一个绍兴人遍访家乡古迹的夙愿。本来想停步在饱经风霜的题扇桥前拍照留念,但是看到石砌桥栏上横七竖八地晒着一条条棉被,不仅有煞风景之感,而且也不忍心将这座历史古桥受冷落而哭泣的镜头记载下来,于是作罢,只是衷心希望下次前来重访时能看到一座在没有被褥重压下自由舒畅地微笑的古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