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大禹实在太老了,老得远远地走出了历史圈,因此给后人留下的除了传说,还是传说。幸亏西汉太史令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在酷受腐刑、忍辱负重的情况下,苟活写成的不朽史学著作《史记》中,记下了夏禹的业绩和夏王朝的兴衰。诚然,司马迁的史料来源或许也是传说,但两千多年前的传说与现在流传的故事相比,失真度毕竟大相径庭。
大禹姓姒,据说是尧所赐,名文命,字高密,号姒戎。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父亲叫鲧,是尧帝的大臣。尧帝在位时,洪水滔滔,大地茫茫,九州泛滥,民不聊生。尧任用鲧治理洪水,九年未见成效;舜继承帝位后,惩罚了鲧,将其流放羽山,并任命有远大抱负和务实精神的禹继续治水。鲁迅在《理水》这篇小说中,以他独特的风趣笔调,描述了四千年前的禹被任命治水的一幕:
这时候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舜爷的百姓,倒并不都挤在露出水面的山顶上,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从岸上看起来,很富于诗趣。
远地里的消息,是从木排上传过来的。大家终于知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儿子文命少爷,乳名叫作阿禹。
舜帝派禹治水,引起议论纷纷,不少人对他并不看好:
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我曾经搜集了许多王公大臣和豪富人家的家谱,很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得到一个结论:阔人的子孙都是阔人,坏人的子孙都是坏人——这就叫作遗传暞。所以,鲧不成功,他的儿子禹一定也不会成功,因为愚人是生不出聪明人来的!
O灡K!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说。
不过您要想想咱们的太上皇,别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道。
他先前虽然有些顽暞,现在可是改好了。倘是愚人,就永远不会改好……
O灡K!
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暞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暞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
禹继承父业,奉命赴任,一路考察勘测,来到大越,在涂山遇见一位名叫女娇的涂山氏女,一见钟情,喜结良缘。新婚燕尔第四天,禹就离别女娇,毅然踏上了成败难测、存亡未卜的前程。禹离家十个月后,从女娇的土屋里传出了清脆的呱呱啼哭声,禹的儿子启来到人间。但是作为父亲的禹,千里迢迢,奔波四方,一走就是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当然无法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儿子。现时流行一种时髦的企业精神,不管执行不执行,但常常醒目地布置在工厂或公司的大门口,内容不外乎八字诀或六字诀——团结、奉献、拼搏或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可谓司空见惯。什么叫奉献?殊不知此乃大禹首创:十三年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就是奉献精神。
吸取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禹怀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决心,穿山越岭,风餐露宿,过着与风雪雷电伴行、豺狼虎豹为伍的艰险生活。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握着规和矩,身上还带着四时定方向的仪器,指挥组织罪人和民众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整治九个大湖、测定九座大山。在治水的沿途,他赈济灾民、调查物产、观察地貌、指示交通。最后,禹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古中国形成了百川归海、万方朝圣的空前统一、安定、团结、祥和的大好局面,而功臣也理所当然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有志者事竟成,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业,往往是在背负沉重负担和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得以成就的。对他们来说,负担和压力又是一种反作用力和推动力,促使其激发出一往无前的决心,迸发出异乎寻常的潜能,最终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舜帝逝世后,禹继承了天子之位。
大禹治水,功德无量,成为古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和中华始祖三王五帝中最受颂扬与推崇的天子,连威震四海、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也曾毕恭毕敬地上会稽,祭大禹。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出游,由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随从,南至云梦(今湖北省境内),沿江而下,在会稽山祭大禹庙,登临天柱峰以望南海。面对古越大地,怀想先祖夏禹,秦始皇颇为感慨。也许觉得自己统一中国,功追大禹,业比治水,就命左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皇帝创造了盛大的功业,境内平定为大一统的天下,德泽恩惠是何等悠久漫长……)
此石被竖于会稽鹅鼻山(故鹅鼻山又名刻石山)山顶,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又称李斯碑;而天柱峰也因秦始皇这一望而被命名为秦望山。
二
做了天子的大禹,巡行各地,最后又回到大越。他登上茅山,召九州群臣都来朝觐,以总结治国之道,传达国家政令和制定休养生息政策。随之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给功臣,赏赐爵位给德高望重之人。他不徇私情,赏罚分明,小过亦罚,微功亦奖,群臣无不信服和钦仰。《史记》中的夏本记赞上有这样的记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此后,茅山改名为会稽(计)山,这也就是史书所载禹致群神于会稽的由来。
全世界的会计,是中国人开始的,是大禹开始的。大禹到绍兴来,创立了会计制度……你们学会计可以把他放得大大地供起来,我们的祖师就是这个大禹。一点也没有错,大会计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倒推回去是四千多年以前,会计在绍兴这里开始的,那时西方文化还没有会计……国学大师南怀瑾如是说。
大禹召群臣会聚茅山,各路诸侯无不欣然前来,唯有一位资深大臣防风氏没有按时报到。防风氏人高马大,曾随禹父鲧一起治水,后又跟禹治水。他在四明山采用筑坝拦洪的方法治水,虽然不失为治水一法,但是没有成功。在茅山开会期间,他上山迟到,瞒着灾情来见大禹,其实大禹已了解了事实真相。尽管防风氏是两代重臣,而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按法已犯了死罪。大禹对防风氏的重大失误,毫不姑息和手软,下令立斩。
由于防风氏生得高大,大禹就叫人在山麓建造一个刑堂,堂中设立高台,行刑人站在台上,防风氏跪在台下,在当众宣读了防风氏的罪名之后,行刑人手起刀落,执行了死刑。据说,现在绍兴县的型塘乡,就是当年刑堂的转音。还有一说是虽然防风氏违法获罪,咎由自取,但他一生治水,也历尽千辛万苦,人们对他还是十分怜悯的。后来当地百姓在治理镜湖时,掘出一根七尺人骨,据说是防风氏的脚骨,于是将尸骨重新埋于马山,建了一座防风庙,并以志纪念。
就在茅山会议上,大禹建立了夏朝,成为中华民族建朝之始。禹把夏朝建于会稽后,动员大臣们在此定居,并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安置、建设、立法、制衡等工作。由于洪水平息,社会稳定,夏朝一派盎然生机,以至出现了凤凰来大树居住,鸾鸟到山麓搭窝,麒麟在庭堂漫步,百鸟在蓝天飞翔的吉庆局面。夏朝初期,禹封泰山,禅会稽,在泰山举行祭天典礼,而祭祀土地神即国土之神的典礼,则选择在会稽山(茅山)举行。按禹的遗嘱,他死后也葬于会稽。
大禹品格的完美,体现于他一生的旅程,直到他死时,以薄葬超前古,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又据《墨子》记载: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生前为民治水,功盖山河,死后丧事从简,节留万世。后人对大禹的缅怀,不仅是他的为国为民,还有他的克勤克俭。有了私生活的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又何愁腐败的滋生?然而这对任何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来说,却是谈何容易。
中国的山川无数,尤其是南方众多秀山丽水,千姿百态、各有风韵,但是,大禹的史迹和夏王的封禅,使南方诸山虽大且众,莫敢与等夷。于是,会稽山不仅成了中国名山,而且雄居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冠,在隋朝又被列为中国的五岳四镇之一。
会稽山成为名山的另一个原因是号称东南天柱的宛委山位于其中。宛委山又名石匮山、石篑山或玉笥山,流传于绍兴的晴禹祠,雨龙瑞之说中的龙瑞即指宛委山。宛委山的神奇之处是禹穴,其余的胜迹如阳明洞天、龙瑞宫、葛仙翁丹井等,也使其显得神秘而瞩目。然而宛委山只是会稽九峰之一,九峰中每一峰皆仙圣天人都会之所。可见会稽山之所以为名山,并非一峰之功,诚如唐朝孙逖《和登会稽山》中所言: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烟景画清明,九峰争隐嶙。
山川海渎之封,是历代帝王在开国登基、承继皇权时,对神权崇拜和敬意的表示,他们认为武功之成,虽借人力,然山川之神,实默相予。曾受历代帝王敕封的名山大川有五岳(五大名山),四镇(镇者尊也,四座各为一方之镇的大山),四海(四大海洋)和四渎(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而南镇会稽山则被历代加封名号:唐天宝十年,封会稽山之神,为永兴公;宋政和三年,封永济王;金明昌间,封永兴王;元大德三年,改封昭德显应王;明洪武三年,改称会稽山之神;到清朝,康熙、乾隆都曾到绍兴躬亲祀事,还先后御题南镇匾额秀带岩壑、表甸南疆。
早年在禹陵旁曾建有南镇庙,建庙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多次重修,民间习俗每年二月初一至二月二十九,为南镇观光的时节,当地人称嬉南镇,其形式与北京人逛地坛庙会或龙潭庙会相仿。清诗人朱彝尊曾以《南镇》为题作过一首诗,曰:
稽山形胜郁岧峣,南镇封坛世代遥。绝壁暗愁风雨至,阴崖深护鬼神朝。云雷古铜藏金简,灯火春祠奏玉箫。千载六陵余剑舄,帝乡魂断不堪招。
晚年的鲁迅多次想偕夫人许广平去南镇、禹陵游览,但惜未能如愿。
三
古老的中国,遥远的年代,从盘古女娲到三王五帝,留下了讲不完的玄玄乎乎的故事,也留下了猜不出的神秘兮兮的谜语。在这许多故事和谜语中,至少有小半是关于治水之神大禹的,而大禹的传说和故迹,又如花草林木般地遍植在绍兴的会稽山。
当初大禹奉舜帝之命治水时,既负重任又继父业,加之新婚别妻,心急如焚,恨不得一蹴而就,百川归海。但是年复一年,光阴易逝,已经七年过去了,大禹治水并无显绩。他感到长此下去,必蹈先父覆辙,于是回头查阅《黄帝中经》,其中有圣人记述,曰:天下九大名山中,有东南天柱,名宛委山,其岩之巅,有一部书,用黄金做简,用青玉做字,用白银编缀,内容是治水之道。
宛委山指的是哪一座山?经典的说法是南岳衡山。大禹来到南岳衡山,在盘亘八百里的南岳七十二峰中盘旋攀缘,寻找宝书。一日,大禹在山中枕石而卧,睡梦中见一个自称是玄夷苍水使者的神人,告诉他欲得金简玉字之书,须到黄帝岩的山顶,顶上有一盘石,可凿石得书。大禹按神人吩咐斋戒沐浴,如期登上山峰,果然喜获宝书。治水后,他又把金简玉字书送藏原处,从此宝书不知去向。
然而,绍兴人却有另一种版本:大禹按《黄帝中经》提供的线索,登上衡山即会稽山,杀白马祭祀,而后下山斋戒三月。等到庚子日他登临宛委山,打开一个三尺高的玉匮后,果然得到金简之书——《玉匮书》共十二卷,据说玉匮左右赤圭如日,碧圭如月,各长一尺二寸。大禹阅读了金简上的青玉文字,才了解山河体势和水源地形,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遂通治水之理。于是因势利导,疏通百川,终于使治水大功顺利告成。治水之后,大禹把这部金简玉字书复藏于原处,这就是会稽山禹穴的由来。
宛委山古为越中道教圣地,洞天福地。山下的龙瑞宫中,有一篇被镌刻于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是唐朝天宝三年(744年)春辞官还乡的黄冠道士贺知章的笔迹,迄今犹存,上面写着:
宫自黄帝建候神馆……洞天第十,本名天帝阳明紫府真仙会处。黄帝藏书,磐石盖门,封宛委穴。禹至开得书治水,封禹穴。
从飞来石南行30米,有一块高5米、长8米的巨大鹅卵石(道家称为荷合石),搁置在山麓平岩上,中间有一条宽仅20厘米的裂隙,把巨卵石一分为二,这石中巨隙就是传说中大禹得金简玉字天书的禹穴。
历代相信绍兴禹穴之说的人还真不少,上至秦王汉吏,下至黎民百姓。而对禹穴寻访最多和渲染最甚的还是文人,特别是唐代,很多大诗人都发表高见,其中有宋之问、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元稹、白居易、李绅等。
李白对禹穴一说持肯定态度: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送二季之江东》)
杜甫也有南下寻访禹穴的想法: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孟浩然认为无论如何,禹穴值得一探: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
(《送谢录事之越》)
刘长卿则希望找到金简玉字之书:
旧都怀作赋,古城觅藏书。
(《无锡东部送友人游越》)
元稹似乎更了解禹穴的成因:
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李绅仿佛亲眼目睹大禹会诸侯、探禹穴的情景:
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禹庙》)
四千多年后,当我们听到禹穴的神奇故事时,不禁会哑然失笑,也许觉得古人太愚蠢了,居然相信这样荒诞不经的传闻,连那么多大文学家也深信不疑。其实,即便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科学似乎已经主宰了人们的生活,但我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成为历史荒诞剧中的群众演员。
古越后人对大禹从尊重、热爱、崇拜甚至一部分人有些迷信,于是大禹不再是血肉之躯的人,而成了麟凤龟龙的神,流传于绍兴一带关于大禹的故事,自然也就变成了神话。
据传古代有座大山,屹立在舜江(曹娥江)边,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山下百姓安居乐业。一天,江中冒出一个妖怪,口吐洪水,兴风作浪,拔树掀屋,吞噬生灵。大禹闻讯后,决心为民除害,就变作一条鱼,潜水察看,发现水下有个巨大的蛇窝,一股腥臭的浑水从洞中源源喷出。于是,他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对准大山用掌猛劈,在轰雷般的巨响中,大山被劈成两半,沿江的半山飞向空中。妖怪被震惊了,露出水面,张牙舞爪,与大禹展开恶斗,互相变法和化身,打得昏天黑地、飞沙走石。最后,大禹打死了妖怪,妖怪现了形,原来是一条罕见的大蛇。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而大山却只留下一半了,人们称为半边山;另一半落到后海,在海面露出顶盖,百姓们为纪念夏禹,就命名为夏盖山。
还有一座小山在嵊州境内,叫了山,当地人又称余粮山。山上草木葱茏,山花烂漫,花木中间杂着不少形如小馒头的石块,石块里面是黄色粉末,人们称为石馒头或禹余粮,是一种药材,据说源于大禹。有一次大禹治水到剡(嵊州),见剡溪浊浪排空,波涛汹涌,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大山一角,将洪流导入舜江,于是组织民众并带头掘土移山。某晚,大禹还在工地忙碌,其妻女娇装了一篮馒头,越岭给禹送晚餐。到了半山,在月色朦胧中,她猛然望见山上一只庞然怪兽用粗长的鼻子在拱山,在一声巨响中,山又倒下一角。女娇大惊,不由得发出一声尖叫,手中的篮子也松手滚下山去。其实她哪里知道,怪兽正是禹所变的。
听到尖叫,禹恢复原形来到女娇身边,两人一起下山找到篮子,篮内只剩下几个馒头,其余都丢散在山中了。禹说:晚餐已够吃了,其余馒头就算我的余粮,放在山上吧。不久,大山劈开了缺口,剡溪顺从地流注大海,而了山上却出现了许多馒头形的圆石块,当地人知道这是大禹的余粮,就称之禹余粮,亦叫禹粮石,山名也改作余粮山,女娇翻越的那座岭就叫余粮岭。史称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就在此地。
大禹晚年时曾想效法先帝尧、舜,选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先死。他后来在东巡死于会稽之前,曾授政于益。据说益又将天下让于禹之子启,或说益在与启争夺最高权力时,失败被杀,诸侯都去朝见启,启遂登上天子之位。不管哪一种说法,启继禹位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父子传承的朝代,也拉开了家天下的时代序幕。
公元前2033年~公元前1562年的夏王朝,宣告了先前在中国延续几万年的原始社会的结束,标志着后来绵延数千年的阶级社会的开始。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历经近五百年。
大禹在中国的出现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是部落联盟阶段的最后一位英雄人物,也是阶级时代的第一位君主。
四
大禹以其治水之功成为古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与同是历来备受崇敬和颂扬的尧、舜相比,人们对大禹另有一种亲切之感和感激之情。这是因为他治水的功绩,利在千秋万代,情牵千家万户。后人由衷地赞叹感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龟乎!(大禹功高德远!如果没有大禹治水,我们恐怕早已变成鱼龟了)
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遍布各地,他的遗址也遍布九州。又由于对大禹的纪念在历史上早已成为时髦,因而大禹的遗址和纪念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甚广,遍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十余省。当然其中也难免夹杂着牵强附会者、以讹传讹者、复制克隆者。
禹穴是大禹人生航程中最重要的停泊港湾,如今留下的名正言顺的禹穴就有四处:四川北川禹穴是大禹降生之地;浙江绍兴禹穴是大禹下葬之地;湖南衡山禹穴是大禹藏书之地;陕西石泉禹穴是大禹憩息之地。浙东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是与大禹结下最深厚感情和最难忘缘分的地方之一,四千多年来,治水的传说如烟霞般地弥漫在禹王庙内,大禹的故迹像雾霭似地散落于会稽山中。
会稽山下的大禹陵,一直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这是一组规模宏大、高低错落的古建筑群,由禹陵、禹庙、禹祠三部分组成,占地四十余亩。它背山而坐,气派恢弘,形象古朴,神色庄严,宛如大禹这个神话中的巨人依然目光炯炯,端坐于此,注视着中华大地、华夏子孙。
来到禹陵前,拾级而上,走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长长甬道,尽头就是大禹陵碑亭。碑石由绍兴知府南大吉于明嘉靖十九年所立,并书刻大禹陵三个豪放雄浑、颇有顶天立地气概的大字。碑亭左边是禹穴辨碑亭,右边是咸若亭。咸若亭为宋隆兴二年(1164年)所建的一座镂空雕饰的石结构亭,亭名取自《尚书·皋陶谟》中大禹与皋陶讨论实行德政和治国政策时说的一句话: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万物若能顺其自身的规律,就能得到它的好处)亭子上面以好生遗化四字颂扬大禹的教化之德,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美好期望。
禹庙在禹陵北,据传由禹的儿子启所建,现存禹庙为清初嘉庆年间的建筑。从西辕门进庙,经午门,过甬道,登上百步禁阶,就是历代祭祀大禹的祭厅,或称拜厅。经过祭厅,迎面矗立的是重檐飞角、画栋雕梁的大殿,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环顾四周楹联、匾额,其中有康熙撰的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思道心和乾隆撰的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道三王以及康熙引自舜对禹评价的御书地平天成。瞻仰大禹高达6米的立像,不禁想起他的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伟大抱负和崇高誓言,更令人增添几分敬重之情。
当年唐朝诗人李绅来到会稽山下的禹庙,曾恭敬地默立在负斧扆而朝侯的大禹像前,无限景仰这位治水英雄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和克勤克俭的高风亮节。他的《禹庙》一诗表达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是世代人民对大禹的敬仰之情: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秘文镂石藏青壁,宝剑封云化紫泥。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禹庙中有两处独特的古迹:一是岣嵝碑;二是窆石。岣嵝碑又名禹王碑,据说此碑为大禹治水所书刻,其实是谬传。碑上刻文与金文相仿,唐文学家韩愈的诗中描述碑字形状为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状如秤锤的窆石,引起历代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石上也留下不少名人题咏和题名。一般认为此石是大禹下葬时用的工具,也有说法认为是下葬后的镇石,即陵墓位置的标志。鲁迅认为窆石乃为碣,是古代的一种刻石。
禹陵之南是大禹陵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禹祠,据史书载由禹六世孙少康所立,历史上禹祠屡有兴废,现存禹祠为1983年重建。据说梁大同十一年(545年)重建禹祠时,祠中还保存着禹剑,当时在修建禹祠时,采用了风雨中漂来的一株梅树作梁,称梅梁,梅梁常变蛟龙飞入鉴湖,后来被人们用铁缆锁住,由此产生了梅梁的传说。吴越国时,钱镠之孙、忠逊王钱倧闲适会稽,特去祭祀禹庙,看到梅梁依然锁在尘埃之中,而禹剑也仍莹无锈涩地保存在禹祠,于是在深邃广阔的夜幕下和肃穆幽静的气氛中,追思大禹的功业,更感到其崇高、伟大,钱倧遂吟下一曲发自肺腑的颂歌《禹庙》:
千古功勋孰可伦,东来灵宇压乾坤。尘埃共锁梁犹在,星斗俱昏剑独存。蟾殿夜寒笼翠幌,麝炉香暖酹琼樽。会稽山水秋风里,长放松声出庙门。
此外,绍兴还另有一处大禹庙,在北面濒海的涂山。涂山在大禹心目中的分量,绝不亚于会稽山:大禹在这里邂逅女娇,喜结连理,禹之子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大禹即位天子之后,曾两次会盟诸侯,一次在会稽山,另一次则在涂山。涂山上大禹庙的建立,据推测应在南朝之前,史载:圣姑从海中乘石舟张石兜帆至此,遂立庙。据说明朝国师刘基(伯温)来此,认为又名旗山的涂山,与其西面的鼓山(白马山),遥相对峙,旗鼓相当,有出帝王的风水,为破之,拆除禹庙,凿破鼓山。尔后祭祀活动就移到大禹陵。
千百年来,祭祀禹陵的香火袅袅不熄,朝拜禹庙的足迹岁岁不断,凭吊大禹的诗文绵绵不绝。是英雄、先祖、帝王,更是圣人,大禹这个空前或许也是绝后的丰碑,树立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树立在一个古老民族的心中。
宝穴千峰下,严祠一水傍。夜声沧海近,秋势越山长。薄葬超前古,贻谋启后王。万灵何以报,终古咏怀襄。
(宋·张伯玉《题禹庙》)
会稽南镇夏王封,蔽日腾空紫翠重。阴壑烟霞辉草木,古祠风云出蛟龙。玄夷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安得普天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
(元·刘基《会稽》)
历代诗人们,一个个妙笔生花,在禹庙和禹陵前,吟诵着精雕细镂的华章,真诚地向大禹献上一片敬意。要征服文人的笔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赢得千百年不变的敬仰,更是不容易。秦始皇焚书坑儒,能做到强奸一代民意,换来万众缄口、万马齐喑的局面。文化一时萎蔫了,历史也短暂空白,充斥在文坛和史学阵地上的只有不绝于耳的无耻颂诗和肉麻赞歌。然而,刺刀能歪曲历史,却不能代替笔改写历史,曾几何时,秦始皇寿终正寝,永无休止的口诛笔伐,使他在地下也得不到一天的安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旧称庙下姒家村的绍兴禹陵村,迄今还聚居着一支姒姓的氏族,据传他们是于越时代奉命守陵的禹的后裔,迄今姒姓已传至一百四十五代共数百人。当年大禹六世孙少康,恐禹祠绝祀,乃封其庶子无余到于越,从此就有了于越国的兴起,也逐渐形成了姒家村。难能可贵的是,姒姓族人祭祀大禹的仪式,竟已延续了四千多年,虽形式有所变化,但隆重的礼仪从未中断,恐怕也称得上中华一绝了。
一位欧洲哲学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伟大人物异乎常人的地方,不是救一己的生命,而是果行一己的职分,不玷污自己的名誉。
大禹做到了,而祭拜过大禹的秦始皇却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