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是一阕江南月夜畅想曲。
我多次观看江海的月现月隐,云烘雾托,含蓄而深沉;塞外明月,莽莽苍苍,一览无遗,“铁马夜嘶千里月”,道出了它的雄浑和寥廓;“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描写的是北方山间明月,好像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而江南的月色,皎洁、朦胧,别有一番梦幻美。它的清辉,透过山水冈溪、楼阁庭院、荻港芦滩、小桥村舍,以重重叠叠扑朔迷离的幻影,勾起人们的心潮涟漪。阿炳的《二泉映月》,反映的正是多重感受的江南月。
在阿炳的这首乐曲中,人们想起当时荒芜破败的惠山寺,如水月华洒落在南北朝、唐、宋、明、清历代建造的山门、颓殿、古木、莲池之间,既显得凋零,又使人想到它昔日的辉煌。“曲栋接游禽,危栋凌层空”的云起楼,是清康熙年间建造的悬空长廊,从这个制高点极目远眺,惠山如青龙盘旋,太湖澄碧万顷,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
惠山分明龙样活,玉脊琼腰百千折。
锡山泉止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半轮晕月,一角山影,投向二泉池,红色的鱼在轻烟笼罩碎月晃动的山树花石、轩廊台榭的水影中游弋,山峦夜雾的烘托,仿佛是“高处不胜寒”的“琼楼玉宇”。
此情此景,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宇宙的无穷,造化的莫测,人生的变幻。阿炳从青年时代就开始酝酿《二泉映月》,生活的日益潦倒使他饱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阅历丰富了《二泉映月》的内涵,加深了作品意境的深度,使一阕吟咏良辰美景、风花雪月的乐曲,成为感叹生活的歌唱。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孤寂老人在月光下的抒怀和倾诉,曲调苍凉而柔和,节奏舒缓而跌宕,生活的煎熬、世情的浅薄、人世的不公,都化为似乎看透一切的心平气和的旋律。压抑中不失激情,孤寂中传递温馨,荡气回肠,绕梁三匝,真正达到“哀而不怨”、“忧而不困”、“复而不厌”,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高境界。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评价,正如美籍学者沈星扬所说,“阿炳的音乐是人与宇宙的对话”。阿炳的音乐创作,靠生活积淀,靠心灵感受,更靠华夏民族传统音乐的滋润和哺养。
江南是一片适宜音乐滋生和繁荣的“沃土”,温和而湿润的空气中,仿佛飘游着柔和的音符,“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是蕴涵着美的音乐旋律。在明清两代,江南就出现专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社团,昆曲和江南丝竹从这里走向全国。从小镇古旧的墙门里,从水乡农村的茅舍中,走出了一位位声震乐坛的音乐家,如江阴刘天华、杭州李叔同(弘一法师)、川沙黄自、常州赵元任等。瞎子阿炳,以其在音乐多方面的深厚造诣,带着严酷生活留给他身心的累累伤痕,拉着自制的二胡,步履艰难地投入这个行列,以他独特的格调当之无愧地走进神圣的音乐殿堂。
阿炳和江南丝竹的渊源深远,江南丝竹合奏的乐曲,大都是柔婉秀丽的抒情乐曲和活泼轻快的民间小调。阿炳出身于道家,旧时祭祀典礼,如祭天地、祭孔、祭祖庙、出庙会、做道场等,也都用道教音乐,而丝竹乐是道教音乐的主体,所以吹笛子和拉二胡就成为儿时阿炳的“强项”。加上阿炳不是修身养性的道家“全真”,他生活在民间底层,又能从滩簧、吹打、道情等民间音乐艺术中汲取养分,因而他克服了道教音乐的单一、刻板和拘谨,显示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演奏技巧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如今阿炳的作品已经蜚声海内外,《二泉映月》被卫星带到太空播放。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音乐家的故事,出现在影视、戏剧、评话中。在他的故乡锡山区东亭镇,人们建造起“华彦钧纪念馆”,引起众多国内外游人的兴趣。但是这些毕竟距离阿炳逝世已近半个世纪,阿炳生前并没有看到自己创作乐曲的广泛传播。
五十多年前,阿炳梦寐以求的,只是取得一饱。即使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他只有一件补了又补的单长衫;他的老伴每天要到崇安寺去捡人家买菜时剩下的烂菜皮。他一生从事音乐,但临终前家里找不到一件乐器。生活的艰难,已到了冻馁而死的绝境,然而在他创作的乐曲中,却很少找到凄惨、悲切和怨愤,他总是在娓娓倾诉,倾诉欢乐、忧患、坎坷,倾诉对生活的热爱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倾诉祥和与谅解,仿佛饱含着热泪,仍朝着人们深情地微笑。这恐怕是不少满腹经纶、学贯中西的艺术家们很难做到的,但从阿炳的作品中,我们却找到了完善的艺术人品。
有些材料在介绍阿炳音乐成就的同时,总要带着一点遗憾的口吻,拖上一个“尾巴”:“年轻时纵情声色,染上吸食鸦片”、“庙产卖光后变卖法器”、“不过这一切都是瑕不掩瑜”。我总觉得这不像是对一个音乐家的评价。
我幼年曾到过瞎子阿炳当道士的崇安寺雷尊殿,三间破旧平屋,一个小天井,屋内供三清神像,还有一尊不大的雷神泥塑。屋角有一口烧饭的行灶,天井里几竿修竹,一堆碎砖,远不及苏州玄妙观小小一角。寺观由他和他的堂哥华秉钧轮流掌管。如此巴掌大的寺庙,有多少“香火”,有多少“庙产”和“法器”可供他“纵情声色”?令人惘然。
倒是日本音乐家小泽征尔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奏《二泉映月》,我们是应该跪着听的。”语意虽带有夸张,但掂出了这位来自民间的“音乐奇才”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