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江南山水,陶冶了阿炳的情操,也铸造了阿炳的乐曲。他的乐曲,大都以江南山水为依托,将水乡风情和人生悲欢融为一体,联人生畅想,融山河深情。

  和很多“老无锡”一样,阿炳爱惠山。惠山本是江南的佛教名山,始建于南朝。山门两侧的六米高的石幢,分别为唐代乾符年间和北宋熙宁年间所建。其中一座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经文的译者是阿富汗著名佛陀波利,是佛教珍贵的古物。

  山门内有一方水池,曰“阿耨水”,为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阿耨,梵文意译“极微”,今译为“原子”。“阿耨水”是印度“天热恼池”的译名,佛经上称为“八功德水”,是万河之源。现在“阿耨水”的原名早被人们忘却,只是俗称“日月池”。但明代在池上建造的“香花桥”,名称一直保持至今。“积德行善,香花伎乐来迎”,似乎对善男信女们更有吸引力,因为人们向往的,是天堂里的凡俗世界。

  不远处是宋代的金莲桥,池中开满金莲。金莲,俗称“草蓬莲”,睡莲的一种,开黄色复瓣小花,满池金黄,烘托出佛教的圣洁、庄严和纯净。拾级而上,是南朝梁武帝时建造的大同殿和大同井(又名“龙眼泉”),井边的六角石柱小亭中,有一块长两米平滑的褐色大石,名“偃入石”,俗称“量人石”。传说,石床可按人体高矮而伸缩,但后来一孕妇睡上该石,“秽气”冲走了“灵气”,石床从此就不灵了。因为当时石床附近栽有六朝古松,唐代名士李阳冰为之题名为“听松石床”。唐代诗人皮日休曾描写这里的风光: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这只是惠山一角。一处名胜的形成,往往凝聚着很多代人的智慧和辛劳。它不仅有如诗似画的景观,更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有人以为在风景区建造些楼台亭阁,名胜旅游景点就可以一蹴而成,其实不然。代代相传的人文景观,真正的民族文化积淀,不能像做买卖那样“现买现卖”,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如炬目光,精雕细刻地培育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菁华。

  在阿炳的很多作品中,总能够咀嚼到浓郁的惠山情韵,但却找不到老惠山特有的那种佛教的氛围,找不到佛子的肃穆,只有道家的飘逸,更多的还是对山水的吟咏和人生的感怀,是山水清音,也是生活之歌。所以阿炳是个“俗人”,一个非凡的“俗人”;所以他的音乐语言才能和寻常百姓的心贴得那么近,靠得那么紧,并得以久远流传。

  在阿炳生活的时代,“听松石床”周围的六朝古松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棵高达二十一米的明初洪武年间的古银杏。它斑痕累累,枝叶茂盛,傲然挺立,以六百岁“高龄”阅尽人间春色。但绵亘二十余公里的惠山却是松柏满坡,在万籁俱寂的月夜,站在惠山任何一角,都能听到松涛的喧嚣。特别在山的深处被称为“七十二个摇车湾”的曲径小道上,那迎风长啸的参天古松,如流水、似钟磬、像私语、若低吟的各类松柏和谐发出响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亲切呼唤。

  阿炳是用心灵去感受这大自然的语言的,他的著名二胡演奏曲《听松》、《寒春风曲》,就是将这种十分敏锐而又非常难辨的“天籁”,跟自己心底凝结的块垒拌和、搅碎、磨细,化为浓浓的血液,以优美的旋律、跌宕的节奏,缓缓地流淌着,流淌着……令人仿佛感觉到在松的咏叹调中,在苍劲的主旋律笼罩下,山在絮语,风在轻歌,花木在吟哦,而身负重荷的人们在一步步地前行。它以江南特有的温馨,让人们用心灵去一点一点地消受那精致的曲曲弯弯和透射出苍凉浩茫的深邃。

  后人往往根据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来诠释阿炳的音乐作品,评价他的作品“预示寒冬过后春天必然来临”,充溢着“倾诉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热情”等。这当然很高明,这种“贴标签”的思维程式,曾经风靡过整整一代人。它的可爱之处是简单易行,“放之四海皆准”。试想,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针对一个复杂的人物心态分析,学生一下子就能回答出这是什么“主义”,那是什么“思想”,多能抓住要领,又节约了多少“废话”啊。

  然而,不知什么缘故,我总感到这并不能代替真正的音乐感受。就像舞台和荧屏上出现的阿炳一样,或似落魄书生,气质类似锡剧《珍珠塔》中的方卿;或像革命志士,经历很像电影《聂耳》。我不敢轻率地否定作者的劳绩,他们曾深入民间,甚至了解阿炳生前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但作品经过一次次修改,人物一次次变样,最后仍成为“标签”模式。其实,阿炳就是阿炳,他的艺术成长道路和所有音乐家不同。阿炳的音乐作品,有它独特的艺术深度,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恐怕很难属于贫乏得可怜的“标签”范畴。

  阿炳是挣扎在城市贫民群中的“贱民”,他双目失明后,贫病交困,用光父亲留下的微薄积蓄后又身负债务。他在40岁左右,与寡妇董催娣同居,从此两人相依为命。阿炳每天由老伴搀扶着,上午在崇安寺茶馆里卖艺说唱,下午和晚上则身背琵琶拉着二胡走街串巷,听任好心人的赏赐。

  无锡旧城中心的崇安寺,类似苏州的玄妙观和南京的夫子庙,这里小吃摊云集,汇聚三教九流,如医卜星相、打拳杂耍、卖梨膏糖、唱“小热昏”,在有些人眼里,他们均属“无业游民”。在这里,阿炳拉二胡,有时还要来一段“说新闻”,把当天报纸新闻改编成快板,在茶馆里说说唱唱。这种“说新闻”有着强烈的社会性,他用说唱形式,揭露劣绅强奸婢女、欺压乡邻的丑行,宣传爱国学生要求抗日的请愿运动,抨击汉奸为虎作伥、鱼肉百姓的无耻嘴脸……

  但这些并不是衡量阿炳的音乐标尺。在那寒夜小巷凄婉而孤寂的二胡声中,有着只属于阿炳的那独特的思绪和情韵。

  “文穷极而后工”,他酝酿了二十多年的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终于在这里脱颖而出。可是当这首世界名曲第一次演奏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一个听众也没有,除了深夜寒风,江南秋雨,紧闭的门窗,冷峻的砖墙以外,留下的只是这对贫贱夫妻蹒跚的步履和对明日三餐的愁思。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