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曾被称为“时代骄子”。他们站在历史变革的前沿,敏锐思考,振笔疾书,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晚,比西方新闻业的历史短得多,但其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却举世无双。在曲折崎岖、风雷迭起的道路上,他们用血和汗写成的百年新闻史壮丽多姿,足以彪炳史册。
在我国早期的报人中,首屈一指的要推王韬。
王韬(1828~1897年)本名利宾,又名瀚,字兰卿,紫诠,去香港后改名王韬。1828年(清道光八年)11月,他出生于苏州所属吴县甪直镇的一个塾师家庭。苏州葑门外五十华里的甪直,古名甫里,是个典型的水乡小镇,四围河道纵横,湖荡泽池星罗密布,镇内弯弯曲曲的河道长达五千六百米,“小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小镇贴水建街,就水成市。全镇共有桥七十二座,现存四十座,桥与桥面转相接,桥桥相望,三步两桥,近在咫尺。
桥给小镇增添无限风情,这里有北宋初年的和丰桥,桥面浮雕典雅精美;有架在小溪之上的半步桥,不加雕饰天然古朴。有的如彩虹临空,姿态万千;有的庄重深沉,格调雍容;有的雕柱画栏,若妙龄少女;有的赤膊光背,如庄稼大汉……姿态不同,风格迥异,构成独特的水乡风景线。
淙淙清溪围绕千年古刹保圣寺,据载保圣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唐朝大中年间重建。寺内归有唐塑十六罗汉像,历经沧桑,现仍保存着九尊,人称“半堂罗汉”。相传这是由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所作,虽然有的已手断肢残,但仍然神采流溢。盘膝而坐的达摩罗汉,端庄凝重;温文尔雅的袒腹罗汉,坦然自若;深目隆准的降龙罗汉,气宇不凡;微微前倾的讲经罗汉,平和慈祥。保圣寺西侧,有晚唐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衣冠冢,墓前有斗鸭池、清风亭,亭内有陆龟蒙执卷阅书塑像。陆龟蒙号天随子,自称甫里先生,原住苏州,隐居甫里,与同代诗人皮日休常相唱和,时称“皮陆”。
在这样一个妩媚的水乡、文化氛围浓烈的古镇,王韬渡过了少年时代,“余少居甫里,莫有知余者”。五岁时他由母亲教书识字,后来随父亲王桂昌熟读四书五经,打下扎实的经学基础。少年王韬在念书之余,常到甫里镇上陆龟蒙墓前的斗鸭池观赏荷花,或到明代梅花别墅探梅。他最爱在夕阳将落时分到保圣禅院听松,“有如千军万马声,又如千山落叶,万豁泉流”,毕生难忘。17岁他中了秀才,次年南京应试落第,回乡设馆教书。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鸦片战争打开了这个古老封建帝国的大门,太平军如急风暴雨横扫了大半个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担心。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出现了畸形的繁荣。1847年,王昌桂到上海设馆授徒,次年初春,王韬去上海探望父亲,这次上海之行使他开了眼界。
一方面,黄浦江畔停满了外国兵船,外国水兵在街头耀武扬威;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开始在上海滩渗透。他听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博士创办的墨海书馆,用活字板机器印书,十分迅捷,便主动去拜访了麦都思。在印书车间,他看到用牛拖曳着机器,车轴旋转如飞,一日可印几千张。汉语说得很流利的麦都思,对王韬的学识也很欣赏,以后他们成了朋友。
1849年王昌桂去世,家庭重担全压到了王韬身上,加上这年发大水,颗粒无收,生活无法维持。麦都思雪中送炭,两次派人持信前往甪直聘请王韬,王韬欣然前往。从此,他在上海住了十三年。在墨海书馆,王韬担任中文编撰。他先后和西方学者伟烈亚力、艾约瑟等合作编译了《格致新学提要》、《西国天学源流》、《重学浅说》、《光学图说》、《华英通商事略》和《泰西著述考》。
《格致新学提纲》是介绍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综合性书籍;《西国天学源流》为中国学子打开西方天文历法研究之窗;《重学浅说》是物理学通俗读物;《光学图说》为第一本阐明光学理论的中文书籍;《华英通商事略》叙述了英国东方贸易公司兴衰史;《泰西著述考》是王韬记述了自己学习西方著作所得,是一本学习西学的入门书。王韬努力将西方文化科学介绍给国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他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