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愈演愈烈,东林人士所面对的是一伙政治流氓兼“屠夫”。

  魏忠贤的“阉党”系统,包括了宰相和大多数政府官员,其核心组织是“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顾名思义,无论如何不会使人想到这是庞大政治集团的核心层,而俨然是江湖黑道帮会。从天启四年到六年(1624~1626年)两年中,惨遭魏忠贤杀害的东林党人可以开出一张很长的名单,其中包括:毙于“廷杖”的工部屯田司郎中万燥、江西道御史吴裕中;冤死刀下的兵部尚书熊廷弼、扬州知府刘铎;拷掠而死的四川道御史夏之令、内阁中书汪文言、吴怀贤,刑部尚书王之寀;戍边客死他乡的尚书赵南星、顺天巡抚邓汉等。

  “阉党”采用传统的冤狱手段,合法地屠杀东林党人。最先开刀的是掌握兵权、籍隶“东林社友”的当代名将熊廷弼,并以此为由头,对东林人士进行血腥屠杀。魏忠贤宣称,那些为熊呼冤的官员全部是接受了熊的“重贿”。于是包括左都御史杨涟、都给事中魏大中等一批东林人士都被逮入“诏狱”,最后惨死在酷刑之下。当杨涟的尸体被家属领出时,全身已溃烂,胸前还有一个压死他的土囊,耳朵里有一根横穿脑际的大铁钉。魏大中尸体直到生蛆后才被拖出来。真是惨绝人寰,手段之野蛮令人发指,几百年后重读这些史料,仍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然而,在血腥屠杀面前,绝大多数东林人士没有向“阉党”低头。他们崇尚节操,在位时清廉自守,遇难时浩气凛然,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一面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反映了东林书院办学育人思想的成功。为此,东林学派、东林人士受到当代人的钦仰和后来者的赞颂。

  当年,年轻的史可法从外地潜入京师,微服去狱中探望他的老师左光斗,此时左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双目被剜,四肢皆折”,听到史可法的声音,他勃然大怒嚷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不以国事为重,轻生前来看我,我还有什么希望?不如现在就扑死你!”说罢,从地上滚过去,举起戴在手上的镣铐扑向史可法,史只好流着眼泪悄悄离去。东林党人在邪恶势力面前的不屈不挠,为坚持正义而壮烈慷慨赴义的事迹,为后人树立可敬的榜样,为窝窝囊囊的后期明史增添了亮色。

  但是,在“学而优则仕”的群体中,也出现不少“有奶便是娘”的无耻之徒,天启六年浙江巡抚潘汝桢在杭州为魏忠贤首建“生祠”,各地纷纷仿效。这位煊赫的“九千岁”,人还未死,但“生祠”却已遍及全国,活着享用万家香火,这大概也属“史无前例”,中国历史进入最黑暗、最荒谬的时代。

  和历史上所有的虐待狂一样,魏忠贤一伙把培养人才的书院看成是产生反对派的渊薮。天启五年,“阉党”御史张讷上疏,请毁天下书院。无锡的东林书院,因赖罢官回乡的高攀龙的维护,只拆除了依庸堂,但讲会全部废止。在荒凉冷落的东林废院中,高攀龙和了叶茂才《过东林废院》一诗,他写道:

  蕞尔东林万古心,道南祠畔白云深。

  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

  在悲愤伤感的同时,蕴涵着百折不挠的斗志和傲骨嶙峋的浩气。

  魏忠贤并没有放过退居林下的高攀龙,不久厄运便降临他的头上。天启六年二月,借由“阉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的诬陷,魏忠贤派出缇骑逮捕周起元、高攀龙、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李应昇、黄尊素七人。三月十六日,当缪昌期、周宗建被捕消息传来,高攀龙自知在劫难逃,他说:“我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贪恋残生,岂不辜负了平生的学问!”早晨他去东林书院道南祠拜谒了杨时的牌位;中午和弟弟高士鹤及两个门生在后园池畔赏花谈心;其间,一连数次报警,他都神情泰然,谈笑风生;晚上全家款叙,他有说有笑,不异往常。深夜,风声更紧,高攀龙悄悄起床到书斋,写完《遗表》和《别友柬》,就换上朝服自沉于后园池中,时年65岁。高攀龙在《遗表》中写道:

  臣虽削夺,旧系大臣。大臣辱则国辱,故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君恩未报,愿结来生。

  表文涵意深沉,语气虔诚。在高攀龙和东林党人的政治生涯中,也许有着书生气十足的偏执,有过文人从政的失误,但他们的耿介、执著和廉洁,他们的节操和信念,代表了人间的浩然正气。遗憾的是,他到临终前都没有丢掉对朱明王朝的幻想。但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前人。

  高攀龙跳水自尽的池塘位于无锡南门水曲巷的高氏老宅,后人称为“高子止水”,经过多次变迁,这个池塘仍被一代又一代地保存下来。高攀龙死后不到一个月,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崇祯初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追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东林书院经明崇祯,清顺治、康熙三朝修复,逐步恢复旧观。

  东林书院经历了明朝朱翊钧(万历)、朱常洛(泰昌)、朱由校(天启)三朝,培育了大批人才。东林党祸,堪称浩劫,正直人士死亡枕藉,治国良才戕害殆尽。可悲的是,历来很多专制暴君和昏君,往往为财富的损失而心疼,而对人才的损失却不在乎。其实,财富是人创造的,而人才受到戕害是国家元气大伤的主要表现。在高攀龙死后十九年,李自成自西安攻入北京,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而攻破京师,明廷降臣之多,也算得上是历史之“最”。不久,清兵入关,朱明王朝寿终正寝。

  如今的东林书院,大部是清代历朝修复和重建的仿明建筑。书院肃穆宁静,森然有序,依然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这所培育了大批正义之士、在《明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学府,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东林书院所经历的充满血腥的沧桑变化告诉后人:拘泥于古道,不善于权变,是书生从政的弱点。然而它也向未来展示:即使在最黑暗的年月里,总还会有人在坚持正义,天地间,正气总是在回荡、在流溢、在撞击。

  三十多年前,报人邓拓写下了充满激情的诗句,给予东林书院和东林党人以很高的评价:

  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地间。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抛处血斑斑。

  今日东林书院,已一扫过去的残颓和荒芜,来到这里的朋友,可领略当年东林学子“冷风热血,洗涤乾坤”的壮志豪情。

  东林书院作为无锡人的骄傲,它不仅是一所精致恢弘的仿明建筑,而且是一份黑白分明的历史教材、一面燃犀烛幽的镜子。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狂傲的评论家——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