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和顾宪成齐名的,是比他小十二岁的高攀龙(1562~1626年),时人称为“东林顾高”。

  高攀龙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他第一次被罢官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癸巳京察”事件中。农历癸巳年朝廷对五品以下京官进行考察,主持这次考察的吏部尚书孙考功、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不徇私情,严稽细核秉公办事,得罪了朝中重臣,事后被首辅王锡爵罢斥。当时在京任职、后来成为东林学者的顾允成、薛敷教等上疏申救,也都被逐出朝廷,弃官回籍。高攀龙按捺不住内心激愤而仗义执言,呈上《君相同心惜才远佞以臻至治疏》,结果被贬谪到广东揭阳县任典史。次年,他就因亲丧退居林下回到无锡故里,与顾宪成一起复创东林书院。

  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二十七年,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年近花甲的老者。顾宪成病故后,由他主持院务。直到天启元年(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登位后,东林人士纷纷被重新起用,高攀龙被召回任光禄寺丞,他将东林院务交给叶茂才。过了三年,他又被擢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从此他就卷入了更加凶险的政治旋涡。

  这时的朱明王朝已处于大厦将倾的前夜,宫廷中先后发生了明史上著名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都是皇室内部的纠葛,但据说都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于是掀起轩然大波,在朝臣中也分为两大派,一丝不苟、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人士,当然主张追究到底。两派势力各不相让,剑拔弩张,结果是持棍闯宫的张差被匆匆处死;进献红丸的李可灼被处以极刑;李选侍搬出乾清宫。名噪朝野的“明宫三大案”草率了结,东林人士似乎占了上风,其中很多人都位居朝廷要津,成为在朝的一大政治集团。不过,这也将一批并非“东林学派”的官员推向了以后的敌对营垒。

  “三大案”的争论旷日持久,但在朝廷之外,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愤怒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地处东北建州卫的努尔哈赤早已秣马厉兵不断扩大地盘。而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有志之士,却将精力用于宫内无休无止的争议上,而且必欲置论敌于死地而后快,这种狭隘的排他性暴露出“书生从政”的弱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在东林党人和非东林人士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另一股政治势力从幕后走向前台。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时只有16岁,儿时带他玩耍的宦官魏忠贤当上了司礼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并很快组成蛛网般的特务系统,垄断了司法审判大权。原来的反东林人士和魏忠贤结成同盟,东林人士称这个新结合的政治集团为“阉党”。“阉党”一得势,就把东林党作为自己的对立面。魏忠贤进宫前本是市井无赖,东林人士碰到这样的对手,根本毫无道理可讲。天启四年(1624年),高攀龙上疏揭发“阉党”成员崔呈秀贪赃枉法的劣迹,这本是御史职责。但惊恐万分的崔呈秀,连夜拜倒在魏忠贤脚下做其干儿子,结果高攀龙被罢黜返乡。罢撤一个位列九卿的大臣,只凭太监一句话,如此腐烂透顶的王朝若不垮台,真是天理难容!高攀龙从天启四年四月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一月被撤职回无锡,前后不到七个月。这是他第二次被罢官,也是他仕途生涯的终结。

  高攀龙罢官返里后,隐居在城郊五里湖畔,居室四面环水,名曰“水居”。清人王永积在《锡山景物略》中对高攀龙的水居有着翔实的记载:

  ……室筑水中,堤环水外,湖又环堤外,小桥通焉。屋只数楹,四面临水,自春徂冬,溪光山色,树影花香,渔歌鸟语,目应接不暇。有一小楼,名可楼。堤前筑一石台,像圆,名月坡。堤外小港,渔舟夜集,以数百计,若外护然。

  高攀龙的水居屋舍不多,却是湖光山色赏心悦目。他很爱这座水居,曾在《高子遗书》中留下《水居》一诗:

  有客风尘归去来,兀然孤坐水中台。

  九龙山似翠屏立,五里湖如明镜开。

  春雨鳜肥菰米饭,秋风鲈美菊花杯。

  蒹葭白露伊人在,咨问江天一快哉。

  如今,在“高子水居”旧址,已建成“高攀龙纪念馆”,小园建构模样依旧,是无锡环湖景点之一。

  高攀龙还经常到几里外太湖边鼋头渚石壁下的湖滩上散步、洗脚,取意屈原《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如今“阉党”专权,举世皆浊,他只能在水边洗脚,借以抒发胸中悲愤孤寂之情。后人在湖畔石壁上镌刻大字“明高忠宪公濯足处”,表示对这位先贤的缅怀和纪念。

  然而,高攀龙并没有忘却君国社稷。天启五年,魏忠贤下令逮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当“阉党”缇骑前往浙江嘉善魏大中家里捉人时,高攀龙闻讯后立即赶往吴江平望镇,在官道旁迎候,为解押中的魏大中洗尘饯行。魏大中谈笑自若,毫无惧色,高攀龙雇了小船尾随其后,行了几十里水路,一直送到无锡北郊十里外的皋桥,在缇骑的催逼声中,师生依依惜别。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