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1465~1521年),有一群“隐居”在苏州一带的文人,他们大多并非是元朝倪瓒、王冕那种真正的隐士,而是居却不隐,悠闲地从事风雅潇洒的创作,轻松地参与赏心悦目的游乐。在这群文人中,有四位代表性的人物活跃在姑苏文坛,他们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人称“吴中四才子”,这四个人就是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四才子中的诗人唐伯虎和文徵明,又都是优秀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们所生活的苏州是当时全国的绘画中心,集中了很多优秀的画家,画史上称为“吴门画派”。这是因为明代中叶丝绸、棉纺织造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江南民众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的改变和进步,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书画艺术市场,为吴派画家的涌现开启了方便之门。

  “吴门画派”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坛不同流派的画风,将中国绘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唐伯虎、文徵明与沈周(石田)、仇英(十洲)一同组成的“吴门四家”是这个画派的代表。这四位书画家均为江南苏州一带人氏,以新颖的绘画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闻名画坛,他们的作品成为文人画发展进程中拔地而起的又一座高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周是吴派的领袖,后生唐伯虎是其中的佼佼者。

  唐伯虎(1470~1523年)名唐寅,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以寅名。伯虎是唐寅的字,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江南传说中的唐伯虎,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又是个翩翩美男子,讨得众多名媛淑女的欢心,以至他“妻妾成群”的风流韵事使很多人艳羡万分。直到我读中学时才知道传闻中的一切均属子虚乌有,史籍中的唐伯虎和传说中的唐伯虎根本是两码事。唐伯虎只是明代一个失意文人、著名的画家兼诗人,后来又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一直怀着好奇心,想亲自去探究真实的唐伯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我寻访到这位“吴门才子”唐伯虎的遗迹。

  唐伯虎故居在桃花坞,桃花坞原是苏州阊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像这样枕河而居的寻常巷陌,在苏州共有一千五百多条。桃花坞的年画木刻很有名,据说是“北有杨柳青(天津),南有桃花坞(苏州)。”

  此时正是杏花春雨的江南时节,穿过光溜整齐的青石板小街,踅进修长岑静的深巷,耳畔响起“栀子花、茉莉花哩”的清脆吴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那霏霏雨幕、蒙蒙晨雾中,仿佛就会走出一个潇洒飘逸、风流倜傥的唐解元来。然而,我失望了。阊门内的桃花坞,现在已成了车水马龙的大街,在附近一条静僻的廖家巷内,我找到一座准提庵(原名桃花庵),据说就是唐伯虎故居,本是座小巧玲珑的园林,可当时这里却遍布“人间烟火”。

  不过,回到住所仔细想想,就觉得唐伯虎的影子在人们脑海里实在“飘逸”得太久太久了。唐伯虎本来就生于平常人家,他家原本开了一家小酒店,他从小在读书之余,也到店堂里帮衬,在文徵明的父亲——画家文林的熏陶下,他日渐醉心画艺,先拜画家周臣为师,后来又和文徵明一起,师从国画大师沈周。

  和当时很多读书人一样,唐伯虎读书是为了求取功名。凭借着绝顶聪明,在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中,唐伯虎考中第一名解元。他春风得意,参加了次年的京城会试,不料发生考场泄露试题案,受到无辜牵连,被抓到锦衣卫,吃了一场冤枉官司,最后事情虽已弄清,但仍贬他到浙江当小吏。唐伯虎不堪忍受这一耻辱,坚辞不就。回到苏州后,他的那位出身豪门、贪图荣华的徐氏夫人,不仅不同情丈夫的蒙冤受屈,反而时有怨言,日积月累感情恶化,终于分道扬镳。

  考场蒙冤,仕途受挫,夫妻离异,使年近而立的才子人生道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此他绝意仕途,摒隔世俗,寄情于山水。大自然激发了他的灵性,漫游拓宽了他的境界,他的诗书画更臻成熟。他在《泛太湖》一诗中写道:

  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尽凝碧。

  青山点点望中微,寒空倒浸连天白。

  鸱夷一去经千年,至今高韵人犹传。

  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

  具区是太湖别称。唐伯虎以简笔淡墨,点染了湖光山色,用范蠡隐遁的典故,寄寓了自己淡泊而豁达的生活态度。他摆脱了功名利禄的重负,全心致力于绘画,终于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时的朱明王朝表面歌舞升平,实际却危机四伏,朝政的腐败荒唐加速了这个王朝走向滑坡。朱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乘机勾结朝中佞臣、宦官,于1519年发动了第二次“靖难之役”。在谋反前,朱宸濠就着手广罗天下名士,因久慕唐伯虎盛名,故厚礼相聘。唐伯虎在和朱宸濠接触中,发觉他居心叵测,有作乱意图,就纵酒佯狂、装疯卖傻、丑态百出,最终致使朱宸濠无法忍受,只得放他回去。他逃离宁王府虎口后,写了一首鬻画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画取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此后朝廷重新起用王守仁,平定了宁王内乱。唐伯虎为此受牵连,一度被认为有参与宁王幕僚之嫌,后经多方面查证,确认唐伯虎并未“入幕”,他这才逃过又一场政治风波。从此,唐伯虎采取了放诞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狂饮赋诗,纵情作画,还经常长街卖画,小店酗酒。据说有一次他曾与名士祝枝山、张梦灵在大雪中学乞丐唱莲花落,得钱买酒,畅饮于野市。若有他不想见的客人来访,他就跳楼躲避。现在的唐寅故居中还保留下“跳唐楼”遗址。

  也许正是这种生活中的放浪形骸、不拘小节,引起了后人杜撰“三笑姻缘”之类的故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