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时在私塾里读过《千家诗》,上述绝句就是《千家诗》中的一首,作者范成大。中国古诗若满天繁星,绚丽璀璨,但很多印象都已淡漠,唯独这首童年启蒙的小诗,却仍然刀刻般地留在脑海深处。

  南宋名臣、著名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平江(今苏州)人。28年宦海颠簸,晚年卜居苏州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人称范石湖。

  上方山麓的石湖是太湖支流,周围二十余里,夏秋季节波涛涌动,冬春时分则水平如镜,一碧千顷。相传,吴亡后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从这里进入五湖,消失在浩淼烟波中。石湖东有越来溪,攻进姑苏的越军来自此处,故名“越来”。湖畔筑有“越城”,宋时仍留有颓台残堞,范成大在越城故址建造石湖别墅,背山面水,有亭有榭,遍植梅树,宋孝宗赐予“石湖”亲书。别墅包括北山堂、半圃堂、天镜阁、玉雪坡、锦绣坡、千岩观、梦渔轩、说虎轩、盟鸥轩、绮川堂等。当年范成大的《初归石湖》,描述出了石湖的绮丽风光: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归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晨曦初上,晓雾未散,湖面色彩斑斓,十里稻香,鹭立菱塘,柳阴深处响起蝉声一片。范成大笔下的石湖,山温水软,野趣盎然。

  按照苏州习俗,农历八月十八游石湖。上方山下行春桥边船舶如云,华灯初上,如水月华洒向行春桥的九个环洞,每个环洞都捧出清辉一片,其影如串,名为“石湖串月”。清代诗人沈朝初的《忆江南》咏曰:

  苏州好,串月看长桥。

  桥畔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

  此夜爱吹箫。

  时移世变,原来的石湖别墅早已荡然无存。我曾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石湖,这里依旧是萧瑟山林,荒凉芦丛。二十多年来,百废俱兴,石湖成为苏州的著名景区,这里以吴越遗迹和江南田园风光见称。数年前,我重访石湖,湖上烟波迷茫,渔帆点点;越来溪碧波荡漾,两岸桑株叠翠;山麓间亭台楼阁星罗棋布;上方山上楞迦寺(俗称上方寺)香火鼎盛(“楞迦”为古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山名,传说佛曾在此山讲经,寺内的七层浮屠楞迦塔是隋朝大业年间所建)。

  今日石湖,虽然已与苏州连成一片,但仍然是城市中的乡村,典型的江南水乡。站在上方山高处极目远眺,群山逶迤,湖荡密布,峰峦如青翠皇冠,河泊若玉带明珠,漫山茶林,遍地桃柳。“落日淡烟消,平湖碧玉摇”,人们可以将都市喧嚣、世俗困扰暂时搁在一边。

  于是,我想起了晚年居住在这方山水之间的石湖居士——范成大。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