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江苏人都知道范仲淹的名字。他生在苏州,先后担任过泰州盐官、兴化县令和苏州、润州(镇江)的地方官,每到一地都勤政惠民,造福一方。
在苏州任内,他疏浚五河,导太湖水入海,缓解了苏锡常一带的洪涝灾害。在兴化任内,他主持修筑捍海堤堰,建成总长一百五十里的大堤,变盐碱地为良田,两千多户逃荒农家陆续返乡,发展了当地的农业和煮盐业。为表达感念之情,当地百姓将海堤命名为“范公堤”,在没有公路之前,“范公堤”是盐集地区通往海边的陆上通道。九百多年过去了,沧桑变化,范公堤依旧赫然屹立,两侧林木葱茏,平畴沃野,昔日的捍海堤堰和范公的名字同存。古时官吏为了迎合时尚,沽名钓誉,曾经建造了多少煊赫一时的“摆谱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然而都已灰飞烟灭,只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益处的政绩,利在当代,功垂千秋,人们才会永志不忘。
在他的故乡苏州,范仲淹的事迹更是有口皆碑。明朝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在咏《天平山》中写道:
天平之山何其高,岩岩突兀凌青霄;
风回松壑烟清绿,飞泉漱石穿平桥。
千峰万峰如秉笏,崚崚嶒嶒相壁立;
范公祠前映夕辉,盘云翠黛寒云湿。
天平山,江南名山,在苏州城西二十里,山顶平正,因此得名。山麓有范仲淹祖坟,故又名祖坟山。天平山上奇石根根朝天竖起,如春笋勃发,若林木森然,有“百官朝笏”气势,所以也叫做笏林山,后人书“万笏朝天”四个大字刻石山顶。清代乾隆帝到过天平山,东麓现存接驾亭,亭北荷池名“十景塘”,塘北咒钵庵西侧是范仲淹的功德院,乾隆游天平时,仰慕范仲淹的高风亮节,取唐代诗人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诗意,赐名“高义园”,并亲书匾额,匾饰游龙五条,条条都是暴眼盘口,凶悍剽勇,活灵活现,故名“五龙绊匾”。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父亲范墉曾任武宁军(今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山东邹平)朱文翰,故改名朱说。当时家境贫苦,他发愤自强,去南京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求学,昼夜苦读。据《宋史》载:寒冬读书到极度疲惫时,他用冷水洗脸,并且烧一盆粥,冻结实后,每餐用刀割一块充饥,从不叫苦。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6岁的范仲淹中了进士,两年后出任亳州(今安徽亳县)集庆军节度推官,此时他上表恢复姓范。
范仲淹苦学成才,毅力惊人,他和历史上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等共同成为后人教育子女勤学苦读的典范。在今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真正要学到知识还非刻苦不行。我不是“冬烘”,但我相信不可能轻轻松松就“悟”出“学问”来。历代具有真才实学又能为民谋福祉的,多数出自寒门,因为他们了解民间疾苦,懂得啖饭不易。
凭侥幸从孤儿寡母手里夺取江山的宋王朝,传了两三代就呈现颓势,吏治腐败,财政困难,兵变不断;外患频繁,契丹与党项结成掎角之势,接连不断地南扰东侵。当范仲淹步入仕途时,正值刘太后垂帘听政,宋朝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尚未亲政。范仲淹的仕途并不顺畅,一生多次起落,数次被贬谪。
天圣六年(1028年),他从泰州盐官任上调京师,任秘阁校理,上疏太后还政于仁宗,故触怒了太后,被贬谪任河中府通判;直到太后病死仁宗亲政,他才被召回京升为右司谏。仁宗和皇后不和,决意废后,得到宰相吕夷简的支持,范仲淹和一些言官要和宰相“廷争”,结果被外放睦州(今浙江淳安)任知州。不久他调任苏州,因治水有功,再召回京师,先在国子监,后权知开封府(代理府尹)。因不满吕夷简擅权营私,遂将“开后门”升官的京官画入《百官图》进呈,并撰写了《选任贤能论》等四篇论文。吕夷简立即反击,在皇帝面前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于是他又一次被贬谪,远去饶州(今江西波阳)任知州。
从天圣六年(1028年)到景祐三年(1036年),短短八年间,范仲淹经历了三起三落。在封建王朝“文死谏,武死战”,似乎成了“忠”的标准。范仲淹刚正不阿,秉公直谏,赢得朝野赞誉,同朝的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位年轻官员愤起为范仲淹鸣不平,上疏为之辩解,结果也被贬做地方官,故时人称为“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