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村东行数里,就是鸿山的泰伯墓(现属锡山区鸿山镇)。鸿山,又名铁山、皇山、吴王墩,这里林木幽深,浓荫蔽日,山泉清澈,是一座幽雅秀丽的小山。泰伯墓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建造,墓地三亩,墓陵古拙朴实,庄重简约。但沿袭帝王规格,有沼池、墓道、龙雕古柱、罗城、石狮、华表。两块《泰伯墓碑记》,一块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国子监丞杨文手书;另一块立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由东林学派领袖高攀龙撰写。墓旁享堂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建筑物,堂前石刻清人的对联: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前句说的是泰伯避位让国的美德,后句是赞颂他开发江南的功绩,这是对泰伯比较完整的评价。
历来史学家对泰伯的评述都侧重一个“让”字。最早的文字记述出于《论语》,孔老夫子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人称泰伯庙为“至德祠”,尊泰伯为“让王”,大概源出于此。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嘉伯之让,作《吴太伯世家第一》。”因为他崇敬泰伯的谦让美德,所以在《史记》中将太伯世家列为“世家”第一篇。
“孝悌”和“礼让”是儒家倡导的最高道德准则,“泰伯让国”集中体现了这两种品德,因此赢得了后代读书人的极高赞誉。因为在利害攸关的事情上,人们所见所闻都是所谓“当仁不让”,所以晚唐诗人陆龟蒙在《泰伯庙》一诗中写道: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它道出了在父子争位、兄弟阋墙,为了名利而六亲不认的世界,谦让美德的“物以稀为贵”。然而,我总怀疑儒家经典提倡的“礼让”,是指升斗小民之间的家产分析、舟船让座、小儿分梨等鸡毛蒜皮小事。历来君临天下的皇帝老倌,即使像东吴末年孙皓那样的蠢材、似晋惠帝司马衷之类的白痴,也都一个个自我感觉很好,总要摆出一副“救天下苍生,舍我其谁”的架势。只信天下有“让民”,而“不信天下有让王”,似乎也很有道理。
儒家推崇泰伯的礼让,但使百姓们不能忘怀的却是他开发江南的功绩。传说泰伯逝世时百姓哭声遍野,纷纷采摘白花献于泰伯墓前,白花采完了,因泰伯生前喜爱种麻,后来者就信手剥一束麻皮,系在腰间表示哀悼,“披麻戴孝”的习俗从此而来。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由此可见泰伯在江南人的心目中,已不仅是吴姓一族的祖先,而是作为古代文明的象征在江南代代相传。
相传泰伯是于农历三月初三病逝的,旧时每逢这天,附近几个县的百姓都要来泰伯墓前设酒祭奠,祭洒的椒酒使享堂地面一片潮湿。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将泰伯忌日改为清明,一到清明,山下几里长的大路两侧摆满摊点,老老少少,摩肩接踵,都来到墓前瞻仰片刻。能够享受这“千年一贯制”待遇的人物,在江南寥若晨星。这种古风的延续,反映了人们对开拓者的崇敬,炎黄子孙永远不忘“根”之所在,显示了无形的、潜在的、无与伦比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