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张掖到西天(古印度)取经的第一个人叫法显。他俗姓龚,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县)人。
法显生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他的三个哥哥都在幼时病死。法显三岁时,他的父亲在当地寺院写了度牒,将儿子度为沙弥(“沙弥”是佛教的出家五众之一。这五众指的是沙弥、沙弥尼[女]、比丘、比丘尼[女]、式叉摩那)。
三岁的法显虽然受戒,但还是患了一场大病,他的父亲便将他送到寺庙中。他的病好了,但他不愿回家,一直住在寺中学经。不久,他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他回家殡葬了父母亲,又回寺专心学佛经。
后来,法显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的长安是后秦姚兴的国都,这里佛教盛行,有许多佛学大师,法显与大师们钻研佛经,他感到翻译的佛经中有错漏,便下决心到天竺(印度)去求原文。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后秦姚兴弘始元年,公元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他们各拄着锡杖、拿着木钵,化缘取食,昼行夜宿,经陇西(今甘肃陇西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到达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乐都,当时为南凉国都,南凉国主秃发傉檀接见并款待了法显一行人。法显等人休息几天之后继续西行。
他们到了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对所走的路线进行了研究,均认为走南道不行。因为沿途有摩天的雪山,茂密的森林,而且沟深路险,猛兽出没,危险很多。走北道比较安全。
法显一行人便从西平出发,向北而行。他们走了几天,便到养楼山(今青海大坂山)下,走到山腰,看到了奇观:东边,群峰插天,山顶上皑皑的积雪如堆玉一般;山麓,森林广布,苍松翠柏,参差有致;西边,一条几十丈宽的大河(今之大同河)缓缓下流,清凉沁齿。法显等异口同声地赞道:“不料华夏的西部竟有这样的奇山好水。这里真正是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仙乡。”
他们爬上山顶,已是中午。因空气稀薄,各个头昏眼花,躺在地上。不一会儿,几个鲜卑族牧民骑着牦牛经过山顶,老远看见几个人东倒西歪地躺在路上。鲜卑族牧民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高僧。鲜卑族人对高僧很尊重,立即将法显等人扶在牛背上,拿上高僧的锡杖等物,慢慢下山。到了山腰,空气多了,法显等人也清醒了。他们从牛背上下来,感谢牧民,但语言不通,只是合掌对牧民念“阿弥陀佛”。
法显等念“阿弥陀佛”,祝牧民们成仙成佛。但牧民们不懂其意,只是点头招手,表示别离。离开高僧,牧民们骑上牦牛下山去了。
法显一行虽然疲乏,但还是鼓足勇气慢慢下山。到了山下,便是一望无涯的草原和平坦的草滩。小草如茵,牛羊遍野,牧民们的帐房散布其间。此时,落日西山,黄昏将至。法显们投牧民家住宿,牧民热情招待高僧,端来奶茶、糌粑(青稞或麦做成的炒面)。法显等人饱餐之后,躺在毡上,一觉睡了个大天亮。第二天早上,他们又饱餐一顿,谢了牧民,向北而行。
大约在中午时分,他们到了一个险要的关口。两面奇峰对峙,悬崖峭壁如刀削一般,中间有条小路,只能容单人独马通行。法显等人正观看这无限的风光,觉得赏心悦目,怡然自得。忽然乌云翻滚,大风怒号,霎时间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不一会儿,雪拥道滑,寸步难行。他们便蜷缩在山崖下,手脚几乎冻僵。有的人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便说:“我们就在此地殉道吧!”法显劝大家说:“我们为了佛教的发展,为了震旦(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佛教徒也称中国为震旦)的光荣,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能灰心,何况暴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家忍耐忍耐,待雪停日出,我们再走。”
正在他们无可奈何的时候,来了一帮去青海卖粮的粮贩子,各人骑一头骆驼,还带着干柴、水桶、锅、碗及干馍、炒面。这是一伙汉人,他们看见法显等人,问清来由,然后生火、烧水,让高僧们取暖、喝水、吃馍。并说:“这是兵家必争的大斗拨谷(今民乐扁都口),不但地险路窄,而且六月下雪,不好经过。”待高僧们恢复精神后,粮贩们让法显一行人骑上骆驼,一直把他们送到张掖(今张掖市区)。
法显等人到张掖时,正是沮渠蒙逊杀了北凉王段业而自立为王的时候,社会秩序较乱。法显等人去见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殷勤接待法显,因沮渠蒙逊也信佛教,所以沮渠蒙逊要求法显在张掖住上几个月,并承诺一切佛事的经费由他负担。法显想:一则在张掖可以传教,二则正值“夏坐”(是印度传来的佛家规矩。中国的“夏坐”,从夏历4月16日至7月15日,共90天)季。他便答应暂留在张掖,一面传经,一面“夏坐”。
法显在张掖期间,参禅布道,整日不休。张掖本来是先接受佛教之地,僧尼很多。他们听到从长安远道而来的大师讲经,喜出望外,都纷纷到寺中去“夏坐”、听经。日复一日,法显的声誉远扬,邻近各县的僧尼也来张掖,听法显讲经。凉州(今甘肃武威)的高僧智严也来张掖,一面“夏坐”,一面与法师交流佛法,讨论佛教的经、律、论,并与法显结为道友。有时沮渠蒙逊也来寺院听法显讲经,目的是取得张掖的佛教徒与汉人的拥护,因为法显既是佛教名人,也是汉人。
张掖是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物产特别丰富,人民纯朴,僧侣们又很虔诚。来寺院“夏坐”听经的僧尼们都拿上鲜美的素食素菜,供法显一行人食用。每月初一和十五日,大家一同吃消灾饭,僧尼们还供香烛钱;来上香免灾的俗人也供香火钱。法显等人的食用有余,佛事活动的经费充足。
法显在张掖“夏坐”之时,对来寺听经的僧尼和烧香拜佛的俗人,大讲“弃恶从善、脱胎换骨”的好处,因而张掖佛教徒和俗客的觉悟大大提高,将互相攻击变为互敬互爱。张掖的社会秩序比以前好得多了。
“夏坐”期满,法显要离开张掖继续西行。他起程时,张掖的僧俗千余人夹道送行。沮渠蒙逊派人拿来银两送别。法显谢绝所送银两并深表感谢,然后谢别僧俗群众向西而行。
法显、慧景、道整等人离开张掖,出了阳关,进入西域。途中时而遇飞沙袭击,时而被骤雨扑打。但法显早离双亲,在寺中苦练,在寺外也苦练,具有惊人的毅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他与同行人履艰险,冒风霜,经过千百道难关,终于到达天竺。
法显等人在天竺求名师,释惑解疑;广结朋友,研究经文。他们遍历北、中、西、东四天竺,学到不少经文,对他原来发现的佛经中的舛错和缺漏完全弄清楚后,便离开天竺回国。
法显等人出天竺之后,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后又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于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八年(412年),经海道回到青州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市崂山)。
法显去西天取经,前后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带回很多梵文(印度文)佛经。他后来到建康(今南京市)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合译法、律6部,共24卷。他又记旅行见闻,撰写成《佛国记》,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约在南北朝时的宋武帝(刘裕)永初三年(422年),法显归仙了,但他热爱祖国、忠于佛教、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流传于民间,当然亦流传于张掖。
(周光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