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的古城张掖,因“张中国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为啥在此名前加一个“金”字呢?传说,这是黑水国的臣民为逃避一场大灾时得来的。
一天,一位白发老人得知黑风怪要在这天夜里兴风作浪,企图霸占黑水国国都,便急忙进城通报。为防意外,他以卖桃梨为名,沿街喊叫:“桃——梨”、“卖桃梨——桃梨——”,可他口喊卖梨,却既不带梨又走得飞快。
这一情况,被新到的隋朝大将韩世龙发现,悟出其中的原意:“桃梨”不就是“逃离”吗?于是,他迅速组织军民撤离了城池。子时逃离城外,卯时便大风骤起,黑风黄沙很快把黑河岸畔一座金碧辉煌的国都掩埋了。
匆匆逃离国都的人们,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沿祁连山而行,找一些天然岩穴、牧人窑洞,避风挡雨,御寒防暑。
且说灾民中有一位老伯,年轻时在国王逼迫下,曾带当地百姓离开家乡,到南山淘金,以装饰国都殿堂。但是到了殿堂修成,金库装满,狠心的国王便放水淹了金洞。
老伯想到了过去的黄金洞,便带着灾民跋山涉水,向当年的黄金山沟走去。他们整整走了九天九夜,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终于进入这条山沟。
老伯抬头一看,弯弯曲曲的山沟里,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两边山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运木的运木,搬石的搬石;沟里丁当作响,打铁的打铁,锯木的锯木,砌墙的砌墙,好一派忙碌景象!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领错了路,两腿再也挪不动步了。
早年这儿金洞被水淹没时的临时工棚,已一间不剩,今夜却有这么多人在大兴土木,到底是咋回事?
这时一位白发老人笑呵呵地走过来对老伯说:“老兄弟,你是金沟的始祖,如今旧地重游,我等特来欢迎。”跟在白发来人后边的随从们,忙搀扶着一些年老体弱的灾民,紧跟两位老人走去,进入一座新崭崭、亮堂堂的大殿,大家抬头一看,但见满殿金光四射,檩柱椽梁,雕龙塑凤,家什用具,无一不是赤金所做。
老伯虽淘金大半辈子,可还从未领略过这么多的金具,更未去过这般豪华的殿堂。白发老人看他发呆,便笑了笑,谦和地说:“老弟当年踏遍祁连山川,找到了金山,在金沟熬了多半辈子,给国王修了金殿,后来他过河拆桥舍弃了你们,如今得到可悲下场,也是活该。今天你们来到这里,就跟大伙一起在这殿堂住下,尽情享受你们本该享受的一切!”
“不敢,不敢!”老伯连连摇头说:“我们都是地道的穷苦人,凭手艺吃饭,可享不了这个洪福啊!”
“谁说你们不能享受?”白发老人安慰道:“你们为天子造福,他住进金殿,却为非作歹,欺压你们,认敌为友,如今上了黑风怪的当,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他做了坏事,罪有应得,可我们不能昧着良心,乱占他人财物。”老伯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凭自己的双手劳动过活。”
白发老人说:“这是你们亲手所造,谁造归谁,理所当然。”
“不不不!”老伯还是一个劲地推却:“这是举国上下的能工巧匠们造的,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白发老人见老伯执意不肯在这里久呆了,那些跟着他的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便领他们到金山沟里走走。
各路工匠正在忙着为他们修建住宅。老伯一一招呼,并谢过他们,然后对白发老人说:“大伙的好意,我代表灾民心领了,请工匠们赶快收工,各回各家。这黄金沟虽好,却不是我们久居之地,这里既不能种庄稼,又不能放牛羊,黄金虽好,却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呀!所以我们还是返回祁连原野,重建家园。”
白发老人一听,觉得言之有理,请他们吃过便饭,歇了一会儿,只得送他们回去。
临走时,各路工匠纷纷赶来送行,他们都带来了礼物赠给灾民。铁匠送了铁锄,好让他们回去开荒种田;石匠送了石磨,好让他们推磨碾米;农民送了种子,好让他们在新开垦的荒地里种植庄稼;唯有木匠特别,既不给斧,也不给杖,却使劲往他们褡裢里装黄色刨卷,直到把他们所有的褡裢都装满为止。
灾民觉得奇怪,别的工匠送的均是有用之物,木匠送刨卷有何用处?
白发老人说:“不要嫌弃,即送之则受之,带着自会有用处。”
老伯也好觉得这刨卷很适用,要是一路上遇上连阴雨,它便是生火做饭的燃料。一切准备就绪后,灾民们离开金沟,到山外寻找安家之地。
他们沿着黑河走了三九二十七天,来到一处土地平坦、水草丰美的地方,这儿的人们正在兴修城池,造城的人问他们从何处而来,老伯一一回答。领工的看他们都是受苦人,便收下了他们。灾民们立即分成两路,一路人马开荒造田,一路人马加入建城行列。
灾民们顾不上长途跋涉的劳累,便搭锅做饭,从黑河里挑来水,又找些柴火,不知谁想到褡裢的刨卷。好在路上没遇上阴天,柴火又很充裕,褡裢里的刨卷,一次也没用,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怪,从褡裢里倒出来的刨卷,竟变成了金卷、金条、金粉。尤其是老伯褡裢里的黄金,像流水似的淌着,直倒个没完。
直到这时,有些人才后悔了。因为他们当初不愿多装,有些人一路上还觉得背着碍事,偷偷撒了许多。
吃过饭,突然失踪了一些人,他们不是怕修城太苦,而是去找黄金去了。他们走过的路上,处处都是黄金。奔腾的河水也闪着金光,因为有些人把刨卷偷偷地扔在水里,入河的黄金随着水滚动,放着耀眼的金光。
于是,有人便在“张掖”的前头加上一个闪光的“金”字,不仅张中国之臂掖,而且使之永远闪烁富饶的金光。
(潘竞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