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龙源展现中华龙文化

  龙源是一座通过雕刻、书法、剪纸、造型、园林、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刻画和表现“龙”的形象与精神、以龙文化为主旨的主题公园。其核心是王国文的书法作品“龙”字,左半边“恍如女娲怀抱婴儿”,右半边“如伏羲俯首关注”。“龙”字主题雕塑为紫铜铸造,高10.2米,重8.5吨,立在高2.4米的八卦台上,加上12米高的底座,总高24.6米。

  “龙”字主题雕塑四周,还立有7.6米高的龙柱,这些龙柱直径0.8米,上端镌刻着9条龙。龙源西边有一钢板透雕,这是一个弧长16米,高2.5米的龙凤呈祥剪纸雕塑。龙源内最吸引人的千龙碑廊汇集了全国各地来的1740个“龙”字,包含了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龙源内花草皆成云状,而林木则以龙字当头,龙柏、龙柳、龙槐、龙榆、龙桑、龙枣,隐含着龙从云之意。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源自于古代的蛇崇拜,原本是伏羲女娲部落图腾,甘肃是龙的故乡。从现在保留下来伏羲和女娲的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出,伏羲和女娲的造型中有蛇的因素,这为人们揭开龙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众所周知,龙是我国古代人们想象中的神奇动物,长期以来关于龙的起源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大谜团之一。目前对于龙的起源有巨蛇、蟒说、扬子鳄说、猪或马说,雷电说、蜥蜴说及外来说等。

  不论何种说法,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龙的最初出现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天水是我国古代“三皇”之首的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江泽民同志1992年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在甘肃出土的大量古代文献和图画中,伏羲女娲都是以“人首蛇身”出现的。人们认为,这似乎说明伏羲就是龙的化身。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他们经常在一起出现,这说明,伏羲女娲有着相同的族源。传说中伏羲女娲为了人类不致绝种,才兄妹成婚,遂繁衍了中华民族。

  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民间传说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常年活动在中原地区。有专家认为,伏羲生活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年左右,伴随着伏羲部落的壮大,他们开始逐渐向东方迁移。由于伏羲非常聪明,因而他领导人们制嫁娶,男婚女嫁;做网罟,教民渔猎;画八卦,代替结绳;造琴瑟,功成作乐;定官职,分理海内……在迁移过程中,许多部落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伏羲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伏羲的另一功绩在于制定了姓氏,他自己定为风姓。

  实际上,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甘肃是龙的起源地之一。甘肃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彩陶瓶的外腹上,绘有一只圆首、圆眼、张口、身折曲、饰有方格纹的龙形纹。

  天水秦安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房址、灶台、灰坑、墓葬、排水沟以及8000多件由骨、石、陶制成的生活器具等等,说明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原始氏族群落在这儿安营扎寨,繁衍生息,这从侧面印证了民间传说。

  综合考古发现、民间传说、历史记载等方面的资料,人们最终认为“龙源于蛇”原为伏羲女娲部落图腾。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