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兰州地下多温泉

  2004年1月2日,一个埋藏在地下2000米的温泉,被甘肃地勘人找了出来。这是兰州市区内打出的第一个温泉,它的出现给人们展现了兰州地区温泉利用的广阔前景。

  这个地热井的具体位置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运通大厦院内。甘肃省地矿局所属第二地质勘查院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打出了城区内的第一口地热井,深度达到2003米,出水温度达59度。为了打这口井,人们在运通大厦院内竖起了100多米高的钻塔,经过三四个月的奋战,终于打出了地热井。据亲临现场的人讲,出水时,一个碗口粗的水管中“咕咕”流淌着热气腾腾的地下优质医疗矿泉水。用来循环降温的铁水箱,蒸气缭绕,热气逼人,用手一摸,水质滑腻。

  兰州运通大厦地热勘察孔是甘肃地勘局二勘院设计,二勘院和甘肃运通大厦组织实施,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施工。于2003年7月28日正式开工,12月25日通过竣工验收。实际孔深2003.1米,成井深度1957.1米,总投入达480万元。孔口水温59度,涌水量每天504方,富含偏硅酸、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为优质医疗热矿水。

  这个地热勘探井的成功,不仅在兰州地区的地热勘探工作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而且填补了兰州市区深部地质、构造、水文等多方面的研究空白。对兰州市区进一步开展地热勘察开发利用及地学领域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省地矿局的专家,在研究六七十年代区域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对永登药水沟—龙王沟、榆中胡家营以及市区内的地热进行了勘察。地质勘察探明,兰州市的地下热储层位于1450米~2003米,在2003米以下仍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同时,相邻的城关区、安宁区、西固区也是人们进一步勘察的靶区。他们在2002年4月提交的《兰州地区地热资源勘察报告》显示,兰州市区存在有利的地热地质条件,是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极有前景的区域。在兰州市范围内圈定了七里河断陷、榆中断陷、永登药水沟—红门寺断陷、永登咸水河断陷等5个地热异常区。

  专家确定,兰州市区存在一个面积达130平方公里的地热勘察区域,这里包含了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地段。尤其是在七里河地区存在有一个庞大的七里河地热田。现已查明的七里河区地热田的面积达44平方公里,按照平均布井井距1.5公里计算,可布置20余眼井。

  勘探资料显示,七里河区深部有高温热储层分布,通过对2000米以下的深部勘探,可望获得更高温的地下热水。不仅可以扩大地热资源量,而且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价值。

  §§墓葬彩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