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天斧沙宫:大自然的杰作

  天斧沙宫是兰州近郊一块难得的丹霞地貌群,位于安宁区仁寿山东面的峡谷内,它以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走进天斧沙宫,如同走进了一座远古时期的神秘古城堡。炎炎夏日的天斧沙宫内,经常能与倏然而至的山风不期而遇,大汗淋漓转眼就变成浑身通泰,人们这才能真正领略了天斧沙宫风的魅力。正是这样的风,千百年来,给我们造就出这片神奇的地方。漫步在沟内,抬头四处张望,只见悬崖上,到处都是自然形成的景观,它们如房屋像动物,有些玲珑剔透,有些栩栩如生。在峡谷深处有一个“宫殿长廊”,两壁的悬崖全是类似于亭台楼阁的建筑景观。那些结构严谨,“设计”巧妙的“建筑”,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天斧沙宫距离市区不远,而且又在丝绸古道边上,因而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10月11日,陶保廉(浙江秀水人,新疆巡抚陶模之子,1891年随父到新疆。1896年又从塞外随侍入关。所著《辛卯侍行记》对沿途城镇沿革、山川道路、古迹名胜、人物风俗均有记述,特别是对古今地名的考察记述,为今人所重。)从新疆返回北京,路过此地时曾亲自探访过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

  天斧沙宫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构成天斧沙宫的主要岩层是红色砂砾岩,分布在4公里~5公里长的地段上,这些红色砂岩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是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河湖沉积物经地质作用形成的。这种砂砾岩中夹有砾石层和大量黄土,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再加上这里独特的地形,为风蚀、水蚀提供了条件。在2500万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岩石受到风和水的冲击,松软部分逐渐被风、水剥落,坚硬部分则凸了出来,最终坚硬的岩层被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景观和类似动物的形象,造就了酷似宫殿城堡的杰作,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实际上,兰州不仅有天斧沙宫这样的大自然风蚀景观。还有许多人们难以想到,甚至是没有发现的自然景观。人们曾经发现过一处白垩纪时代的岩层。那是在西固,一个紧挨黄河的地方,平时很少有人来此,为数不多的探访者,只有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才能找到那里。要到那里,探访者必须沿着陡峭的山路爬到山顶,才能看到美景。只见那里的地层,一层层清晰可见,黄色的、红色的、淡绿色的、浅红色的相互叠压在一起,如同兰州人经常吃的千层饼,层次分明,颜色和谐,是一处难得的丹霞地貌。

  曾经有人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自然风景如此,做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