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吐鲁沟:神话般的绿色山谷

  吐鲁沟与五泉山、白塔山、兴隆山和皋兰山等名山不同,是一条纯自然最原始的自然风景区。沟中石崖林立,林海苍茫,曲径通幽,溪水长流,景色优美。进入吐鲁沟,就像刚刚步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是仿佛一个曲折幽深的画廊,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画师在这里挥挥洒洒各显神通,把这三十里的山谷,装点得处处是画,步步是景,使人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使人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人在画中游的情趣。因此,吐鲁沟风景之雄之险之奇之秀,可比青城之幽,峨眉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真正的“神话般的绿色山谷。”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衔接部的连城林区,属祁连山脉的东麓,距兰州和西宁均为160千米,是一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或深谷之意,从沟口到沟掌长16千米,故名吐鲁沟。

  吐鲁沟曾为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影响,降雨丰沛,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曲径通幽,吐奇纳秀,成为一毫无人工雕凿的原始自然风景区为主、人文景观相点缀的天然风景区。公园以奇特、险峻、幽灵的地貌景观为主体,以迭相交替的森林植被为陪衬,以溪流、瀑布为脉络,展现出苍劲、雄浑、秀丽、古朴的原始美。

  吐鲁沟依地域分为前沟、后沟、小吐鲁沟三部分。游客跨越大通河桥,即进入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从大桥至三岔旅游村6千米,便分成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全长14.7千米,是以奇特地貌风景为主的景区,共有24处景点,峰、峦、崖、石、瀑,百态千姿。再上行,便到沟掌草原,为迷人的草原游览区。从三岔右行即进入小吐鲁沟风景区。

  吐鲁沟前沟较为开阔,有稀疏的民居和田野。沿谷口迎客狮而上,沟谷渐窄,扑面而来的是突兀的山峰和翠绿的林木。进入前沟腹地,便是云杉的世界,山峰山谷到处被云杉包裹得严严实实。

  天窗眼位于距驼峰岭1千米处,路右有一月牙形水塘,名半月潭。半月潭左岸,有一个高22米、宽9米的洞窗高悬峰顶,透过石洞,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和轻盈的白云,这是吐鲁沟独特的景观。

  灯杆石是吐鲁沟前沟风景区最后一处景点。站在练功台举目西眺,便可以看见一块塔形巨石冲天而起。原为淘金者的出山标志,名金干石。后因此石立如灯盏,遂改称灯杆石。灯杆石四周,红桦绿松,云动溪流,景色如画。

  石壁泻珠位于距灯杆石千米处。灯杆石以上,依S形溪谷渐陡,过最上一桥,北进小沟,路径中断。两座东西对称的小山包夹峙而成一条幽深的山谷,无数泉流从80多米高的断壁上飞流而下,有的酣畅淋漓,有的藉石乱流而下,与蓝天白云浑然一体,极富诗情画意,为兰州新十景之一的“石壁泻珠”景观。

  圈湾草甸是吐鲁沟又一景点,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呈扇形向南伸展。碧绿的草场山花烂漫。远处的羊群在苍穹下缓缓移动,像一朵朵白云在天际流,确实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小吐鲁沟风景区长7000米,有12处景点。林区内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茫茫林海,淙淙溪流,参天古木,鸟语花香,俨然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吐鲁沟的气候异常凉爽。因山高沟深,海拔高低不一,因而气候变化无常。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一会儿却乌云密布,雷声大作,顷刻之间,大雨飘泼,瞬间,又乌云消失,晴空万里。有时山下细雨霏霏,山上却大雪纷飞。这种变幻莫测的气候在吐鲁沟奇特景色的映衬下,的确给人留下神奇的印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