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甘肃省志·人口志》显示,1950年至1959年,是本省经济建设顺利发展时期。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炼油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西固热电厂、永登水泥厂等大型厂矿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以及一些沿海企业整体迁入,导致迁入兰州的人口剧增。从省际迁移地区范围看,迁入人口大多来自沿海地区,如江苏、上海、天津等省市,另一部分来自东北各省。而迁入人口中以参加工业建设的职工为主。
在迁移人口构成中,20世纪50年代迁入人口中以成年劳动人口为主,而且男多女少。除工业企业职工外,还有许多从事商业与文化教育事业的人员迁入,如东部地区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和我国最早培养的研究生被分配到兰州,还有一些专家教授选调来兰州充实教学科研单位。
这一时期迁移人口的年龄构成,以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不大,老年人很少。绝大多数是工人、干部及其随迁家属。
成千上万职工和家属由全国各地的迁入,致使兰州人口迅速增加,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兰州市区人口已达161.78万,属全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
一批又一批“支援大西北”的建设者的到来,使兰州顿显生机,他们像大树一般,在兰州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永远常青。
援兰建设者的功绩,历史不会忘记。
今天我们回首那段历史,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上海对兰州的大力支援和“三线”建设迁移来兰的多家大型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几十万全国各地援兰大军的到来,对兰州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这些来自东南沿海、东北工业基地、京津沪等地援兰的人们因文化素质高,又有技术专长,在兰州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工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这些因素使兰州闭塞、落后的死水搅活了,基础薄弱正在奋发图强的兰州得到了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血液,兰州从此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第五章 多种文化交汇,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