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兰州道彭英甲拨亮工业文明之灯比利时人帮办官金厂洋蜡胰子厂

  左宗棠时期开创的兰州工业文明闪闪发光的一幕早已随风沙而去。

  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正值清政府“实行新政”、“预备立宪”之时,一位名叫彭英甲的人当上了兰州道。从此,兰州兴办工业的第二幕戏拉开了帷幕。

  彭英甲,字炳东,号铁函,奉天承德(今辽宁沈阳)人。早年在北洋和辽宁办过涉外事务,曾受西方技术训练,对经济学也有研究,是个有才干且务实的清朝官员。他认为:“海禁大开,而后识时务者竟言生财矣。”“甘肃之广大,物产亦尚富饶,筹措岂遂无方,乃复潜心考究,默察情形,始知财力之艰,非由于地方之瘠苦,实由于实同年闰四月十六日,甘肃农工商矿总局成立。陕甘总督升允让兰州道彭英甲兼任农工商矿总局总办。彭英甲踌躇满志,即于5月着手整修贡院,创办劝工厂。(1875年左宗棠创建的甘肃贡院,在兰州城西萃英门,即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址。贡院主建筑“至公堂”及左氏亲自题写的匾额及楹联今犹在。)劝工厂的意思是“局中开厂,厂中分科”。彭英甲说,劝工厂之设,旨在兴利惠工,讲求土货制造,以示提倡,开风气、保利权,塞漏厄为要义。

  劝工厂成立后,开办了四家工厂:绸缎厂、玻璃厂、织布厂、栽绒厂。

  绸缎厂下设络丝、染练、织造三个科;玻璃厂下设吹科、平光等三科;织布厂下设牵经、纺纱、织布、染色四科;栽绒厂下设弹毛、纺线、染色、栽绒四科。

  织绸缎的丝料暂时从外省采购,计划在省内逐渐种桑养蚕,解决原料问题。玻璃厂的原料就地取材,先造平板玻璃。兰州石英石储量大,应开发。织布厂的织机是用传统木质机改良应用的。棉花暂时靠外省供给。打算由局采办棉籽,分发给适宜种棉的各县种植棉花,逐步实现原料自给。栽绒厂,因本省已有这方面的基础,设厂后注重花纹新颖,提高质量。

  各厂的技师,由省外聘请,学徒是就地招收的。同年10月,彭英甲聘比利时人林阿德试办甘肃矿务,并兼任甘肃矿务学堂教员,给林阿德的月薪是白银340两。

  林阿德是比利时参赞,其父林辅臣来华多年,并娶了中国女子为妻。此前林辅臣于1905年得到陕甘总督升允的指示,拟开办玉门石油矿产,制造洋蜡、洋胰(肥皂);准其种植糖萝卜、葡萄等,计划用来造萝卜糖、葡萄酒。还议定,成立造油、造烛、造糖、造酒各公司。由林辅臣担任该公司总办。双方签订合同后,林辅臣回比利时购置机器,招雇工匠。不料,林辅臣返甘途中在陕西病故。

  林阿德继承父志,来甘履行合同。他带着机件和父亲从比利时招聘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达兰州,其中有五金化验师贺尔慈、纺织师穆赍、路矿工程师戴世拨。

  林阿德一行到兰之时,农工商矿总局已经成立,便由总办彭英甲接见林阿德。

  林阿德没有想到,从此他在兰州一呆就是6年,还娶了一位姓张的兰州姑娘做新娘。彭英甲决计要拨亮兰州工业文明之灯。他主张利权不外溢,决定废除与林阿德之父订立的合同,与林阿德另行订立新办各业的合同。新办的各业不再成立公司,不招洋股,更不要林阿德参加私股。

  12月间,农工商矿总局会同藩司、臬司与比利时人林阿德等签订合同。具体有《定购比国铜矿机器合同》、《定购比国淘金机器合同》、《延聘比国化验师合同》、《延聘比国机器匠合同》、《延聘英国化铜分铜工师合同》、《延聘吕宋国化铜匠合同》等。由林氏包购铜矿、淘金、织呢三种机器。一部铜矿机器,包括所有应用机器全部及运费(由邮购地到天津)共计白银28万两;一部淘金机器和添置织呢机件连同运费,共计白银12万两。

  关于价款交付问题,合同规定:在上项机器到达甘肃工地安装齐全,织呢局每日确能织呢50丈,淘金机器每月确能出金20两,直至开工办理三个月之后,一无差错时,全部交清。具体交款方式是:所定合同经奉旨批准后交银2万两;机器由比利时启运时交银2万两;安装生产三个月后交银8万两。铜矿机器价款,规定待机器运到工地安装齐全,开工生产,每日确能出产红铜1万斤,一年后省方获有利润,才将价银陆续付清。

  从这些合同的条款中看得出,跟洋人打交道的兰州道兼农工商矿总局总办的彭英甲显得何等精明。

  彭英甲和甘肃布政使丰伸泰、按察使白遇道一起与林阿德签订由林代购挖金挖铜机械合同的同时,成立了甘肃官金铜厂。本想在白银凤凰山建官金厂官铜厂,后来说是凤凰山没有燃料,不宜建厂,又选定在窑街筹建。

  与此同时,彭英甲认为,甘肃盛产羊牛皮,应加工利用才是,他想到了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两局。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恢复织呢局,振兴民族工业,对抗洋货。

  彭英甲先请来兰的比利时纺织工程师穆赍详细检查原有的旧机器。发现洗毛机等机件不全,机器多处锈损,彭即配购新机,派人设局,修茸房屋,擦洗旧机器。雇请外国工匠5人,招入230余人,于1908年9月投产。投产后,正式聘穆赍担任织呢局总工程师,任期三年,月薪450两银子。雇用比利时人那班瓦为纺织工匠,月薪300两银子。专营机器的工匠也是比利时人,名叫克比亚,月薪250两银子。织呢工匠叫勒那,染色工匠叫瓦能克,刮绒工匠叫黎克,这三个人的月薪均为250两银子。

  洋工程师、洋匠和华人工匠一起安装机器,逐步试车。1909年5月,织呢厂所有大小机器60多件都先后安装试车。至6月间,就陆续生产出各色粗细呢料。剔出的粗毛,另外加工成各种洋毯。恢复织呢局所需的机器等各种费用,共计花去白银12.6万两。织呢局日产毛呢50匹左右。

  1907年8月,彭将左宗棠创建的兰州制造局,由通远门外(今畅家巷)迁到小仓子(兰园南门稍东),更名兰州机器局,恢复生产。局内设正办、帮办各1人,有工匠、艺徒113人,比利时工匠6人。每年拨白银8200两作为经费,修造枪炮弹药。

  在窑街筹建的官金厂,于1910年建成厂房,机器陆续运到。

  办这个金厂,耗银120多万两。厂区分金、铜、铁三厂,设有化验、分析等机构。厂房是按照工序,构成斜坡式的层楼,上下各层各部的机器,顺序安装,一共是九级。试车之后,证明全部机器良好,每日可产黄金20两以上。但经过仔细核算,发现成本过高,赔累过巨。

  当时市面上的黄金价是每两售白银30两左右,淘金厂出的黄金,以成本计算,比市价高出数倍,生产得越多,亏损越大。彭英甲追究原因。化验师没有责任,化验结果正确无误。又考虑是否机器有问题,查的结果是,机器功能确属优良,不是林阿德的责任。查来查去,最后才弄明白,原来是挖采矿石和运输的费用及管理费用过高,加大了成本。无奈,只好停产。

  铜厂的设备齐全,机器也是按序安装的。彭英甲办铜厂的初衷是为地方造福。虽然开炼后,日产铜2万多斤,但因选择的矿藏含铜量低,铜厂也没成功。

  开办的皋兰官铁厂,建在黄河北岸,也因含铁量低,成本太高而停办。

  彭英甲几多无奈,就看1908年冬开始筹办的洋蜡胰子厂了。

  办洋蜡胰子厂是基于甘肃畜牧业发达,牛羊油资源丰富,生产烛皂原料充足,由陕甘总督升允批准办的。这个工厂建在甘肃贡院(萃英门)外西北隅,北傍黄河,西邻白云观。

  花了一万两白银,由林阿德订购的全套机器于1909年7月运到兰州。8月16日动工修建,买下一座旧店房,添购了些木料。1910年3月底厂房竣工,开始安装机器。负责安装机器的技术人员是从织呢局请来的洋人克的亚。

  厂子筑有40余丈长的围墙,有机器秋千房23间,接待室3间,大门楼秋千房1间,门房2间,员司住房6间,工匠学徒寝室7间,厨房4间,楼房2间,南向偏门1间。还造了一座大烟囱,一眼砖箍水井。

  工厂一边招募艺徒,一边派人采办原料。

  原定由北京方面聘请四川举人张明远当教习,但没有到职,就只好由甘肃织呢局洋工匠瓦能克暂行代理,指导学徒造蜡烛造肥皂。同时聘请比利时技师2人,西班牙助理1人,给这些人的月薪是数百两白银。

  建厂、买机器、开办费等等总共折合白银2万多两。这些资金主要是由彭英甲主持的甘肃农工商矿总局和甘肃洋务总局拨支。设备安装还算顺利。抽水机、汽锅、化油汽锅、熬胰大锅、蓄水大锅、制蜡机、缠线眼机、挤胚机、切胰机、盛胰子的铁板活箱、滤胰筛、箱模规床,还有转运胰子的机器推车等等,全部搞定。这些名堂繁多的机器和大锅大箱子,在洋人眼里不以为然,而在兰州却是第一次出现。

  此前甘肃民间洗衣涤物,起初用的是草灰、蓬灰、水碱、皂角之类,近代以来用的是一种土法制做的碗状馒头形肥皂,叫碱胰子、羊胰子。其中尤以兰州产的色白质纯,去污力强。这种土胰子虽有些许羊脂气味,却以其价廉而销路广。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口的机制皂,首推英国人用化学方法做成的礼和皂。

  以前用的照明蜡烛,也是土法用牛羊油等浇铸棉芯而成。

  洋蜡胰子厂于1910年4月1日正式投产。做胰子的油脂是从河州(今临夏)一带买来的牛羊油,技术指导是织呢局的工程师瓦能克。

  上市产品的品种及价格是这样的:1封洋蜡2钱银子,上等香胰每斤价银3.6钱,上等细胰每斤2.6钱,上等粗胰每斤价银2钱,次等粗胰每斤价银1.6钱。优惠条件是:顾客一次买10斤胰子,可赠洋蜡1斤。

  尽管厂家想了一些促销办法,但由于成本高、定价高、质量差,销路不畅旺。加上适逢辛亥革命爆发,推翻帝制,成立民国,彭英甲离任,这个工厂就过早地夭折了。直到1914年,积存在兰州商品陈列所的烛皂,以发行彩票的办法,硬性由省上分配到各县,派销于民众。不管怎么说,这个工厂是甘肃创办新式机制烛皂业的开端。

  彭英甲在办工厂的同时,在贡院创立了矿务学堂和农林学堂,由他亲自兼任总办。方针是“一面采矿,一面学习”。又在鼓楼西(今张掖路)开办了商品陈列所。

  商品陈列所是一幢新式二层楼房,安装了玻璃窗户,在西大街的众多铺面中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成为彭英甲兴办实业的一个窗口。陈列所由一名总办主持,下设庶务长2人。有董事1人,专管营业。还有管账的司账1人,卖货的司事4人,管库房的1人。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

  这里陈列的商品,除了劝工厂及兰州其他厂子的产品以外,还有官茶、大布、砂锅、水烟、药材、毛皮等甘肃的传统土特产品。也调取本省各州县的最佳产品,如秦安褐子、洮州石砚、酒泉玉器、天水雕漆木器等。此外也陈列一些外省名特产品。对于各州县商人自制的产品,经陈列所考核,凡是土货创新,能抵制洋货者,可由陈列所总办上报清廷商部,予以发奖鼓励。凡外省商品,甘肃没有的,或者虽有原料可以制造但质量不如外省者,都可调取,以开本省商人智慧,进行仿造。

  这是当时唯一官营的一家商品陈列所,商品一律明码标价,就好像是一个商店似的展销馆,让人们参观选购。这在甘肃乃至全国真是一个创举。

  自1906年至1911年,彭英甲在兰州做官五年多的时间里,他大办实业,大抓项目,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兰州洋蜡胰子厂;恢复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局;开办农矿学堂、织呢艺徒学堂、官报书局、石印书局;主持修建黄河铁桥以及交通、邮电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和文化事业。这些工厂吸引省内外人士纷纷参观。十三世达赖喇嘛赴京朝参,途经兰州时,也带领随员亲往工厂参观。

  彭英甲有成功有失败,他最大的政绩则铭刻在黄河铁桥碑记上。

  §§第二章 天下黄河谁架第一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