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六二”大学潮

  人民解放军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给国统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和影响下,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走向高潮,所形成的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二条战线给国民党以极大打击,斗争的矛盾直指国民党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

  1947年5月20日,京沪苏杭地区16个专科以上学校6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请愿游行”,并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遭到国民党宪兵、警察、特务的殴打,百余名学生被打伤,20多人被抓走。学生代表向卫戍司令部提出了四项要求,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出面调解,接受了学生的要求,撤退防线,让学生回校。同日,平津学生也分别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活动,天津学生在示威中遭毒打,五十余名学生被军警殴伤,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〇”血案。

  “五二〇”血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迫害”的口号,把运动推向新的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平、杭州、昆明、广州、重庆、成都、桂林、福州、南昌、西安等六十多个城市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罢课和上街游行示威。

  兰州大学进步学生组织积极响应声援行动,号召全体学生参加声援斗争。在陈仙洲进步师生领导下,兰州大学爱国民主活动异常活跃。校内民主墙上贴满了各系学生组织的宣传传单和标语。但把持学生会组织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军分子企图严密封锁全国各地学生运动消息,公然派人撕毁全国学联和华北学联组织寄来的宣传品和传单,破坏民主墙。为打破新闻封锁,陈仙洲组织学生成立兰州大学壁报联合会,统一管理、宣传、张贴宣传品和传单,组织学生日夜看护民主墙和专栏,并组织突击队,剪断敌人对外联系的电话线,控制了学校的广播室。

  在兰州大学共产党员的支持下,进步青年们欲组织学生在6月2日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形成社会力量反对国民党当局在兰州的法西斯统治,响应全国学生运动号召。消息被在校的反动组织及国民党特务获悉,连夜在全校抓捕学生运动组织者和积极分子,布置爪牙在校园内四处造谣蛊惑,威胁利诱,企图压制学潮。兰州大学共产党员和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秘密搜捕的陈仙洲不失时机地揭露在兰的国民党当局的丑恶行径,揭露了国民党惧怕人民、扼杀真理、镇压学生、迫害学生的狰狞面目,更加坚定了爱国学生们的斗争意志。

  6月2日清晨,游行如期举行。兰州大学全校学生精神抖擞,打着自己制作的巨幅标语,在陈仙洲等人带领下,准备走出校门上街示威游行。色厉内荏的国民党当局调派大批军警包围了兰州大学,宪兵二十二团出动几十辆军车,架起机枪,封锁了兰州大学校门,并威胁学生说,只要走出校门就开枪射击。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学生们群情激愤,强烈抗议国民党以武力威胁破坏学生运动的无耻行径。上千名学生在校内举行集会示威,组织游行队伍向校门进发,两次受阻后,全体学生转入罢课斗争。

  为平息学潮,国民党甘肃当局将正在南京参加教育会议的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紧急召回,企图利用他劝告学生复课。辛树帜一到兰州就邀请学生代表谈判。陈仙洲等学生代表向校方提出“反对美国助长中国内战”、“保障民权”、“撤出驻华美军”和“撤退校内特务”等复课条件。辛树帜表示各项条件“均在情理之中”,但不是校方所能答复的,并否认校内有特务这一说。学生们立即将学生特务名单用布告形式张贴出来。迫使校方将特务学生驱逐出兰州大学,并同意开放言论封锁,学潮取得了初步胜利。

  在“六二”学潮影响下,兰州各大中学校师生加强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次进行了有几千名学生参加的反抗国民党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示威游行,并粉碎了当局欲在学生中制造矛盾,以削弱学生的凝聚力,抑制学生运动的阴谋。

  以爱国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群众运动的高涨,标志着兰州革命高潮的即将到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