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兰州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抗日期间,许多知名人士纷纷来兰,与兰州抗日斗争交相辉映,给予兰州人民极大鼓舞。这些家乡沦陷的著名学者和文化界名人,更把一腔的愤怒倾注在了他们的斗争和宣传活动中,为兰州的抗日热潮推波助澜,使得兰州的文化和民主斗争气氛达到了高潮。他们的活动鼓舞了兰州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斗志,特别是给兰州人民带来了高层次的理论和指导,提高了广大人民抗日的觉悟和艺术。
燕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顾颉刚于1937年9月末来兰,考察甘肃、青海、宁夏、绥远四省教育情况。在兰期间,这位对中国民间歌谣颇有研究的学者出任《老百姓》社社长,这份旬刊生动活泼,以西北民歌的方式作抗敌宣传,深为群众和进步青年喜欢。
1938年4月,应先期来兰州创办救亡刊物《战号》的青年作家吴渤的邀请,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舞台美术家朱南星及作曲家王洛宾夫妇等5人,于4月24日从北京辗转到兰州,在丛德滋民众通讯社居住。丛德滋通过各种关系,介绍萧军到《甘肃民国日报》主办《西北文艺》,介绍塞克主办《剧运》。他们主张文艺要为抗日救亡服务。在副刊阵地上,他们宣传抗日民族统一阵线政策,介绍进步文艺作品,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的阴谋,唤醒人民,积极热情地鼓舞青年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1938年7月至1939年1月,来兰的著名人士还有赵丹、老舍、张大千、茅盾。他们纷纷作报告、演讲,发表文章,对兰州的抗战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