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8年里,有一出爱国戏剧以街头剧的形式演遍了中华大地,无论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许多热血青年因为看了这个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战场。这就是由著名剧作家陈鲤廷创作的抗战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街头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一对父女由东北逃亡入关,靠卖艺为生的生活。有一次,女儿卖唱时出了差错,父亲抽出鞭子痛打女儿,引来了围观者的愤怒。戏剧冲突由此展开。痛失家园,迫于生计,亲生父亲毒打女儿的悲剧,使人们深切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于是在闹市街头掀起了一股痛斥日军暴行,坚决抵御外辱的激愤情绪。从众多文献中可以看出,各地每次演出都使观众热泪盈眶,群情激昂。国难当头,流离失所的老艺人把胸中的愤懑发泄在卖唱的女儿身上,于是激起围观者的愤怒:放下你的鞭子!去打日本人!就是这出戏的主题。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炸火药库,
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
“父亲”拉胡琴,“女儿”泣不成声地唱着这个《九·一八》东北小调。“父亲”举起鞭子准备抽打又累又饿发不出声的“女儿”,一个“伤兵”从观众中走出来怒吼:“放下你的鞭子!”一个“女学生”在观众席上呼喊,“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然后开始演讲,一边带头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群众也此起彼伏高呼起口号来,一边流着热泪,一边往场上捐扔铜钱。
——这就是当时在兰州轰动一时的王氏兄妹剧团在榆中县第一场演出时的情景。王德芬演女儿香姐,王德彰演老头,吴渤演伤兵,王德谦演观众女学生。演出大获成功。于是,王氏兄妹剧团决定到省城兰州演出。
在兰州市西大街庄严寺内的民众教育馆,馆长柴若愚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民众教育馆的首场演出就轰动了金城,整个大礼堂水泄不通。丛德滋第二天便在《甘肃民国日报》上发出《流动小剧团在兰公演素描》的报道。第二天、第三天,观众潮水般涌进礼堂,很多观众流着热泪,高喊口号。戏完时,观众们还把王氏兄妹团团围住,久久不肯离去。兰州的大街小巷,人们奔走相告:“走哇,看鞭子去、看鞭子去!”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谢觉哉、彭加伦都观看了该剧,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谢觉哉在《西北并不是安乐的天地》一文中,以《放下你的鞭子》开头,警醒人们,每个人都要为争取一片安宁的天地而斗争:
王家兄妹在民众教育馆演“放下你的鞭子”的剧,那卖唱的落难女子说:“我们跑到乡下,鬼子跟到乡下;跑到北平,鬼子又跟到北平;跑到上海,鬼子又跟到上海,到处安不得身,现在流浪来兰州了。天呵,我的家乡呵!”这说明什么?说明西北并不是安乐的天地,敌人正大刀阔斧地向这边杀来。
——(《热血》四五期合刊1938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