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陆军第一师的印信

  旧时代的大门终于关上了,新时代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虽然,旧时代的关门声是那么地沉重,新时代的开门声同样是那么地沉重。

  然而,旧时代的大门总是要被关上的,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这扇门不被关上,新时代的大门就难以打开;同样,无论多么举步维艰,哪怕一天只能走出一寸长的路程,姗姗来临的新时代,还是要往前走的。

  辛亥革命的枪声响了,驻守在兰州的大清军队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的。结果,全国都接受了共和,兰州也打起了中华民国的旗帜。当然,这样大的变革总是会出现很多很多难描难述的曲折和反复的,我们只关心便于被描述的事情。

  事实上,兰州在共和初的十几年中都处在新旧制度的转型过程当中,兰州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用说,全中国都处在这一痛苦漫长而又超越不过去的过程当中。官员印信本来是一级官员发号施令的凭证,也是国之大器,多么严肃的事情啊,可直到民国十四年的兰州,还发生了官员之间凭手中的枪杆子在争夺印信的事。所要争夺的是甘肃省督军、省长、陆军第一师师长的印信。时任这一职务的是陆洪涛。

  陆洪涛在前清时是振武军首脑,共和后,逐步掌握了甘肃省的军政大权,这时侯,他病了,不能理事。由谁接替他的职务,这本来是中央政府的事,他人明争暗争都行,但直接端起枪指着人家的脑门要印信就显得离谱了。可在民国初的二十多年里,这事一点都不离谱,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谁枪头子厉害谁说了算。陆洪涛的部下李长清是第一师第二旅的旅长,张兆钾是陇东镇守使,两人都是陆的亲信,在这个当口,爹娘都不认,谁认什么上司。二人在私下先达成权力分配预案:张任督军,李作师长。

  于是,便向陆洪涛摊牌了。陆洪涛一看连他的亲信都这样翻脸不认人,怒火攻心罢了,身体又不见好,越觉心灰意冷,再说该捞的都捞够了,只要保住手里现有的,安全离开兰州,何必要与人斗闲气呢。他决意辞职。这时,在北京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事情:冯玉祥的国民军将清末代皇帝赶出了故宫。北京的北洋政府在经过你死我活的争斗后,也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八月,临时政府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军务善后事宜,免去了陆洪涛甘肃督军职务,留下一个省长位子让他坐。那年月手中没军队当啥官都不灵,李长清还在软硬兼施要当第一师师长。陆洪涛早打定了主意,于九月二十七日,先把家眷和金银细软撤离兰州送往天津。这也是民国前期许多官员的共同选择,捞够了,或失意了,呆不下去了,便去天津或上海作寓公,那里有外国租界,只要有钱就行,中国政府不好插手。

  但,陆洪涛遇到了麻烦。

  负责护送家眷和金银细软的是第一旅旅长黄得贵,他是陆洪涛的铁杆。可这一计划被李长清知道了:我当不了师长,你想溜,没门!他与手下团长包玉祥密谋,身穿便衣,带队埋伏在城东五里铺三岔路口。黄得贵已将陆的家眷安顿在了东岗镇,明日一大早就要上路了。

  那时侯,兰州还不通火车,得乘马车到西安,再上火车去京津。五里铺是黄得贵出城的必经之地,一闪面,就给他个格杀无论,让他再跑!黄得贵出了军营,乘骡车要去拱星墩,路人偷偷告诉他说,前面路口有埋伏。黄得贵是个机警之人,他立即跳下骡车换乘快马回营,却让空荡荡的骡车照常进城。他刚回营不久,就听到了五里铺那里枪声大作。确实有埋伏!黄得贵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李长清不会罢休,想整队抵抗,可他平时治军不严,今天又是星期日,眼前没几个人,无法形成战斗力。他便飞马越过皋兰山去后五泉,在那里躲了起来。

  李长清发现扑空了,即便就此收手也收不回来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他亲率两个步兵营去攻华林山。那里就是黄旅旅部和直属的占福团。他想是有一场硬仗要打的,轻松攻上去一看,几乎是空营。交火没几下,黄部大多做了李部俘虏。附近还有黄旅汪恒泰团,眼见旅部有变,却在一旁看热闹。黄旅大势已去,仅剩五六百残兵,携枪越南山,逃至阿干镇、关山一带,黄得贵这才追上去,收拾残部,以观局变。

  陆洪涛想着,只要把家眷和家当安全送出兰州城,余下的事爱咋咋的。正在想着自己如何脱身呢,忽听得华林山方向枪声大作,他心下大惊,以为是发生兵变了,忙令关闭城门,在督署大门前架上机枪、大炮。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攻,枪声也寥落下来,日近黄昏,他令军务厅长宋有才出城看看,到底是咋回事。这时。李长清也率军回到了东教场,没有抓住黄得贵,他的脸色不大好看,就把此事说成是黄得贵纵兵扰民,他前去维持治安。陆洪涛闻报,知道事情的根源在哪,便跌足长叹:“都是这顶官帽害的,我何必老马恋栈不识进退?”毕竟是动了武的,李长清也有些心虚,连夜给陆洪涛上书,历数黄得贵种种罪状,言下之意,应把他当成靖难功臣才是。陆洪涛一看走不利索了,黄得贵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真要在他的任上大动干戈,兰州城定是一场浩劫,这责任还不是我的?想了一夜,只有息事宁人一策可行。天明,他把平日与黄得贵交好的烟酒局长郑浚召来,如此如此安顿一番。郑浚骑马到关山找着黄得贵,比前比后说了半天,黄得贵看看手下的残兵败将,长叹一声说:“看在陆长官的份上,兄弟也不好驳郑兄的金面,咱先饶他李长清一回!”

  李长清拿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是不会罢休的。这天,他与包玉祥带着手枪队,气势汹汹闯进督署衙门,卫兵看见旅长率兵到来,哪敢拦阻?李长清直入陆洪涛卧室,连下属见上司的礼节都没有,只厉声喝令他交出印信。正在卧床养病的陆洪涛气得浑身发抖,但看见一圈黑洞洞的枪口在指着他,只骂了几句李长清忘恩负义的话,答应交出印信。过了一天,李长清就任甘肃省陆军第一师师长,原兰山道尹杨思代理甘肃省督军、省长,陆洪涛带着家眷和财产去了天津。

  关山是一处荒寒之地,黄得贵逃到这里,别说发展力量了,连生存都成问题。想来想去,还是回华林山。硬夺肯定不行,他派人化装成老百姓,分批潜入兰州城,准备得差不多了,便集中起来,由水磨沟、沈家岭向华林山挺进。谁知,李长清虽如愿以偿,却丝毫没忘了关山的黄得贵,他得到情报,便命属下姚廷相团埋伏于华林山麓。黄部一到,枪声骤起,伏兵四出,黄得贵见势不妙,不得不再退关山。李长清乘机将陆洪涛部队全部编入他的第一师,布防在东教场、拱星墩一带。

  至此,兰州城落入李长清之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