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兵事十件:白草黄沙两茫茫

  兰州城是建起来了,河南长城,河北长城,出了城又有河西大边接着,一圈高大石墙拱卫着,还有一条天险黄河为天然护城河,更兼内城外郭高大坚固,敌楼脾睨俯视四方八面,刀枪火器储满武库,健儿骏马如狼似虎,这在冷兵器时代,兰州城该永固了吧。

  可实际情形怎样呢?说长城和兰州城不起什么作用,那不公平,要说一劳永逸了,那便是天真。世界上从来没有攻不破的堡垒,而设筑城堡的根本动因,在于安全系数的降低,城堡越是坚固,越是说明安全所受的威胁越大,就像锁子做的越来越保险,而被盗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样。

  让我们说几件事吧。

  第一件: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十月,兰州已是深秋季节,这个冬天来得早,秋天还没完,冬天已来了,大雪潇潇下,满山银白,黄河边滩地已结起薄冰了,一切好像都那么急迫。突然,黄河两岸烽烟四起,边报声一声急似一声,兰州人睡在高城深池享太平的梦碎了。后来知道了,这是蒙古鞑靼部首领阿儿台、朵儿只伯入侵庄浪(今永登),人马很多,主力扎在红城子(今永登红城子),游兵四处烧杀抢掠。永登离兰州仅一天脚程,快马半天就到了。到冬天,兰州人就看见鞑靼骑兵了,他们成群结队,越过冰河,在黄河南岸的城郊农村,出东家,入西家,家家一片哭喊声,官军一来,他们便走,官军一退,他们又来。民户抢掠够了,又围攻兰州递运所。

  第二件: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六月。这里还得夹叙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北京。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南侵,分四路向辽东、宣府、大同、甘肃四镇长城发动进攻。首领也先居中攻大同,英宗年轻,什么都不懂,朝廷大事都由他宠信的太监王振说了算。王振尖着嗓门说,皇上,只要您御驾亲征,奴才保证也先会被吓得不战而逃。英宗一听有这么好玩的事,于是,玩兴大起,任群臣怎么劝也劝不住。这年七月十七日,明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居庸关,于八月二日直抵大同。一路暴雨连绵,士卒早已疲惫不堪。这还不是最坏的,大同守军连连惨败,已经溃不成军。王振吓傻了,英宗也觉得这事不好玩,急忙掉头就跑。到宣府,也先侦知英宗来了,随后追来。英宗要是逃跑还来得及,可王振老家在蔚县,他为炫耀威风,便挟持皇帝“临幸”,给他装门面了。皇帝到来,自然天地有幸,一番铺张是必须的。大军又出发了,走了半截儿,王振害怕人多把他家庄稼损坏了,又原路返回。三折腾两折腾,敌人赶上来了,把明军围在了怀来土木堡,而敌人断了堡内水源。这里本来缺水,五十万大军,一时人困马乏,战力尽失。也先设好埋伏,移兵离开水源,并遣使者讲和,王振大喜,忙领大军在水源驻扎。落脚未稳,三万铁骑突然杀出,明军大乱,随行官员大多战死。此时,英宗才像个皇帝,款款下马,盘膝而坐,当了俘虏。也先想用英宗要挟明朝,赶到北京城,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已立了英宗弟弟代宗为皇帝,且严守京城,既不降,也不和。也先的算盘落空了,第二年,送还了这位没用处的英宗。谁说没用处啦,八年以后,这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

  我们这里说的英宗,是复辟以后的那个英宗,这有必要交代清楚。还要交代清楚的是,皇帝都做俘虏了,在偏居西北的兰州,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必大惊小怪。这年六月,暖风熏得黄河醉,鞑靼孛来部数万人,赶着牲口,扎下帐篷,在庄浪(今永登)一带放牧了,无论农田,还是荒地,牛羊是不懂得边界的,人呢,则四处侵扰城寨。边报频传,驻守兰州的明总兵仇廉点起人马,从兰州渡黄河出发征讨,并邀集庄浪卫兵助战。大队人马正在赶路,突然,孛来率兵从道旁杀出,仇廉大败而还。

  一个堂堂总兵,竟败在一个游牧部落手下,兰州安全堪忧啊。

  第三件: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冬,兰州天寒地冻,黄河冰封,鞑靼首领达延汗(即小王子),率大军踏冰而来,袭击兰州、庄浪等地,明军火速登城抵御,双方正在交火,临洮、甘州边报声急,这里都是有长城的,明军还是疲于奔命,对鞑靼骑兵无可奈何。

  第四件: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鞑靼骑兵突至盐场堡、大岔沟(今安宁区一带)抢掠,而且,兵锋直犯金城关。户部尚书兼三边总制秦大人正好驻节兰州,他站在兰州城头,隔河望去,鞑靼骑兵纵横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身边长城依旧高大威猛,气象壮观,但在这些马上健儿眼里,不过是是自家草场篱笆,有耐心了,下马动手移开,没耐心,打马而过,也是一种潇洒风度。烽烟又起,刁斗声急,秦大人感到很没面子,飞檄急调杨敬率兵驱逐,鞑靼骑兵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照样打马飞驰,这家进,那家出,鸡飞狗跳,人的嚎哭声隔河传来,与河水同呜咽。杨敬快到现场了,鞑靼骑兵这才呼哨声打起,上马扬长而去。明军扑空了,秦大人气得脸色成了黄裱纸,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把城墙狠狠地踹了一脚。

  第五件: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鞑靼进攻庄浪,侵犯了连城鲁土司的世袭领地。这一代土司是鲁经,他火速集结大队人马前去抵御,鞑靼骑兵还以为他们与明军一样呢,还在那里悠闲自在地抢掠,鲁土司飞马赶到,鞑靼这才见势不妙,慌忙上马逃窜,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马快,对方的马更快,追到石棚沟,将其打得大败。鞑靼于是明白了,鲁土司比明军难对付。

  第六件:大概是听说兰州这边的便宜好占,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鞑靼河套部赶着牛羊,一路南下,站到兰州山头一看,端的是山河壮丽,城郭威岸,人烟扰攘,市井繁华,他们心想,在此地搞一把,一定会满载而归。这样想,便这样做,快马潮涌,冲散防守明军,弛入金州、兰州,果然家家殷富,店店饱满,鞑靼骑兵抢掠多年,大多都在小城荒村下手,哪见过这么好的生意,一时,拿起这件,看见那件更好,砸旧掠新,人满囊,马满驮,呼啸而去。

  第七件: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四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鞑靼首领济农率十万之众进攻庄浪等地。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打有规模的正规战,明军还是占些上风的,明姜总兵先设好埋伏,派游骑边打边退,进了伏击圈,济农马队再也跑不快了,被打得丢盔弃甲,差点全军覆没。过了五年,济农卷土重来,这次他不再从周边动手了,他率队直扑兰州城,明军见状,参将郑东亲率大军出击,结果被对方一箭射死,兰州城再遭浩劫。二十年后的那个正月,还是那个做了四十八年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的嘉靖朝里的事儿,兰州人还在热热闹闹过春节,鞑靼骑冰踏过黄河厚厚的冰层,来拜年了,礼品是快马快刀,一时,春节的洋洋喜庆变成了刀影血光。也在过年的明军闻报赶来,鞑靼骑兵已满载而归了。

  第七件: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三月,明北部边境出现了和平的曙光,明封鞑靼俺答汗为顺义王,授其子宾兔为指挥同知。可顺义王并未“顺义”,就在接受封号的第三年,即隆庆五年,一举侵占松山滩。松山滩地处兰州与河西的结合部,水草丰美,地域广阔,如此一来。等于把兰州与河西的路掐断了。宾兔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就在兰州眼皮底下,时不时地,要不是稍远的兰州,要不是更近的庄浪,一有机会,马队如风而来,掳掠一把,明军赶来,又如风而去。

  第八件:松山成了兰州的腹心之患,不动真格的,过不了正常日子了。也是朝廷内阁首辅张居正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七月,鞑靼火落赤部进攻临洮、兰州,游击将军孟成孝率队分进合击,将其打退。七年后,松山鞑靼又兵犯兰州,正在主持重修金城关的明军兵备佥事张栋奋勇出击,杀其六十多人,俘虏一千三百多人。第二年三月,松山鞑靼又来了,已晋升为兰州兵备副使的张栋,与临洮总兵陈霞合力,在六个井大败之。四月,松山鞑靼见兰州防守严密,无机可乘,便移兵乌兰(今靖远县),前几年,张栋已加强了一条城(今榆中青城)的防务,这时便过河强袭,大败鞑靼。鞑靼内部已开始分化,此战后,其小首领沙虫豸率二百多人及牲畜在大岔口归降,得到妥善安置。是年七月,鞑靼首领阿赤兔拆坏边墙,侵扰士民,被明军打败。

  老是这样你来我往打打闹闹,也非长久之计,明军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九月,陕甘总督李汶、甘肃巡抚田乐,联合檄调陕甘各部,分道出击松山,展开大规模围歼战,东至兰州,西北达乌鞘岭,西抵湟水中游,在这几百里的河谷地带,明军各路与鞑靼各部捉对儿厮杀,经大小百余战,共迫降一万二千余众,鞑靼残余向北逃走,大小松山宣告收复,兰州威胁暂时解除,阻塞四十余年的河西通道得到恢复。

  第八件:万历中兴是大明王朝最后的辉煌,与其说是中兴,不如说是回光返照,局部的雄起,已无法克复全身的溃烂。松山收复后,甘肃巡抚田乐奉命加强边防建设。经过实地勘察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陕甘总督李汶上《松山善后事宜书》,建议朝廷在此筑边墙,建城堡,立烽墩,设官屯兵,以备鞑靼。此疏得到朝廷认可。

  松山虽复,残敌仍在附近活动,闻报青羊水一带有鞑靼余部出没,兰州兵备副使荆州俊檄调兰临二营兵昼行夜伏,赶去搜剿,鞑靼闻讯远逃,收效甚微。你打他走,你驻他来,荆州俊刚收兵,鞑靼一部却潜入松山,但却被明军侦知,荆州俊设伏于黄沙掌,虽大败之,却未能全歼,一直追到中卫(今宁夏中卫),不及而还。残敌远去,荆州俊在紧要去处,主持新筑红水堡、三眼井堡,并在腹地修筑烽墩四十四座,补筑原有墩台七十余座,使兰州与整个北部边塞连为一体。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兰州兵备副使刑云路筑永泰城,并遣兵戍守。至是,兰州以北地区,尽在明军控制之下。

  第九件:前面说过,现在不妨再说一遍,城是死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鞑靼并不因为这里新增了防备措施而就此收手,城筑起来了,犯城者也来了,筑城的收工号刚响,牛角号同时也吹响了。银定部与火落赤部联手进攻松山滩,明总兵孙仁与之大战于青羊水,银定不支,率部逃去。剩下的火落赤部,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被明参将刘观击败,逃往他方。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6年)八月,鞑靼再攻松山,临巩道朱燮元急援红水,使其未能得逞。

  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银定又攻松山,再被明军击败。

  满清入关是1644年,1624年距这一年还有多少年?鞑靼人重占松山的企图是破灭了,而明朝大厦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兰州的明军只能撑起万里长城的一端,而圈在长城以内的大明江山已烂透了,再经李自成一冲,成了筛子底儿,哪受得了八骑兵勇的践踏?于是,便有了兰州的第十件兵事: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部将贺锦率部攻克兰州,逼降兰州明朝官佐,最后一代明肃王被杀,贺锦挥兵西进河西,两年后,清军西来,陕甘尽落满清之手。当然,兰州也不例外。

  雄关坚城固然必不可少,而守卫者已身患重疾,一切都是摆设而已。且以朱元璋五世孙、秦简王朱诚泳的《陇头吟》聊发怀古之幽情吧。诗曰:

  万里奔驰陇头水,

  日夜呜呜乱人耳。

  黄沙白草两茫茫,

  怕听水声愁欲死。

  一从结发戍凉州,

  铁甲磨穿已秃头。

  儿孙养得解胡语,

  不如陇水解东流。

  §§第八章 关山万里残宵梦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