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朱元璋眼中的奇男子

  在朱元璋眼里,哪个男人能被称为奇男子呢?在那个乱世,奇男子一茬一茬的,他阁下不就是奇男子么,一个放牛娃,一个小和尚,扫平诸雄,当了一统江山的皇上,焉能不奇?他麾下的许多悍将,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出将入相,焉能不奇?还有死在他手上的无数也曾不可一世的敌人,哪个不奇?奇男子是很多的,但都被他杀了,包括他曾经的战友,除非彻底交出肉体和灵魂,变得不但不奇,还要比奴才还奴才,朱元璋才会允许他们活着。朱元璋称这个人为奇男子的时候,并不是在当年贫贱时,而是他登基称帝雄霸天下时。

  这就有些意思了。

  且看《明史·列传第十二》的一段文字:

  “初,察罕破山东,江淮震动。太祖遣使通好。元遣户部尚书张昶、郎中马合谋浮海如江东,授太祖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赐以龙衣御酒。甫至而察罕被刺,太祖遂不受,杀马合谋,以张昶才,留官之。及廓扩视河南,太祖乃复遗书通好,廓扩辙留使者不遣。凡七致书,皆不答。既出塞,复遣人招谕,亦不应。最后使李思齐往。始至,则待以礼。寻使骑士送归,至塞下,辞曰:‘主帅有命,请公留一物为别。’思齐曰:‘吾远来无所赍。’骑士曰:‘愿得公一臂。’思齐知不免,遂断与之。还,未几死。太祖以是心敬廓扩。一日,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竟册其妹为秦王妃。”

  朱元璋眼中的奇男子原来是王保保。王保保又是何许人?元末名将廓扩帖木儿。王保保固然能打仗,从文中可以看出,朱元璋之所以激赏此人,并不仅仅因为他能打仗,而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两军交战,朱元璋将对手的使者留一个能干的为己所用,把没本事的杀了;他派去的使者,对方不杀也不放,他一连写去七封信,对方置若罔闻;对手败逃,他招降,对方不应。他太想得到这个人了,派身边重量级的人去招,对方先待之以礼,以示有手不打上门客,送使者出境时,又要留下他一条手臂做记念,以示报复其杀留使者之过,但又有分寸:命留下了。此人终不为其用。朱元璋以此心敬对方。常遇春时人称之为常十万,言其一人抵十万人,是为朱元璋立了大功的,但他已不奇了,因为他已被他征服了。

  这就是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的逻辑,难怪他以后杀起功臣来一点也不可惜!被我征服了的、为我所用的人,就是被我驯化的人,跟我养的鸡鸭猪羊没什么区别。跟他打天下的那些弟兄,除了刘伯温等个别聪明非凡的人,到死都没看透朱元璋,还以为他会苟富贵毋相忘呢,倒是敌人阵营里的人对他还有一些了解。他留下的那位元使者张昶就把他看透了,《明史·列传第十二》说:

  “张昶使明,累官中书参知政事,有才辨,明习故事,裁决如流,甚见信任。自以故元臣,心尝恋恋。会太祖纵降人北还,昶附私书访其子存亡。杨宪得书稿以闻,下吏按问。昶大书牍背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太祖乃杀之。”

  只是给乡人捎了一封信,打听儿子是死是活,就有人告发,就有人按问,谁还敢再跟着干?

  说张昶有气节,固然不差,可既然有气节,应是当初就有的,如今已干到这么高位置了,而且,故国已灭,故主已亡,何况其故国故主是蒙古人的元帝国,而他是汉人。他已感受到了这位天子内心的残忍无情是显而易见的,早晚有这么一天,何如来得快些呢。还有类似的几位,《明史》都是有传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王保保也算一个看透了朱元璋的人,从他杀使者那一天,他就看透他了,他宁愿把敌人做到底,也不愿做冤死鬼。王保保是汉人,是蒙元帝国权臣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元顺帝赐他一个蒙古名:廓扩帖木儿。廓扩在元末大乱中,可是一个声闻九天的人,败在他手上的名将不知凡几。我们不说他以前过五关斩六将的风光事,单说他打兰州、失兰州以后的人生遭际。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虽元顺帝失了大都(今北京),逃到了塞北,但毕竟曾是强大无比的蒙元帝国,元顺帝坐镇和林,仍然管辖着东到呼伦贝尔湖,西到天山,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流域,南到长城一线的广阔领域,在陕甘,尚有悍将廓扩帖木儿的十八万人马,在辽东还有右尉纳哈的二十万人马,云南还有宗室梁王,顺帝居中调度,时刻想着收复失地。客观说,当时元残余与明军势力相当,只是明军正处在上风头,身强体健,雄心勃勃,元则相反,老气横秋,四分五裂。拳怕少壮,说的就是这个理。

  朱元璋在位时,共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北征沙漠行动。洪武二年四月这是第一次。西北用兵重点是消灭盘踞陕甘的廓扩,夺取兰州,遮断元顺帝与西域的联系。大将军徐达遣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一路西来,廓扩却避开正面,明军直取兰州,镇守兰州的元平章张志敬眼见元帝国已分崩离析,略事抵抗,便弃城而降。仗打得很顺利。明军遣指挥韩文镇守,大军便班师东归了。廓扩当时正引兵屯居关中一带,见明大军撤走,一个长途奔袭,便兵临兰州城下。他原想可以一鼓而下,没想到兰州城防如此坚固,明将张温又死战不降。廓扩是骑兵,攻坚是弱项,围城数月,竟不能下。廓扩带兵作战以来,向来是战必胜,攻必克,没想到在兰州碰了硬钉子。而此时明援军正在火速西进,领兵将军便是大将平羌将军冯胜。廓扩只得撤围而去。八月,冯胜率部抵金州(今榆中),州民樊志昌开门迎降,元将贺宗哲反攻兰州,被冯胜击退。

  局面暂时得到稳定,明大军东归。十二月,廓扩看兰州空虚,再发兵西来。蒙元骑兵就是这样,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来如疾风,去如骤雨,胜则歼敌建功,败则元气犹存。但廓扩的战场辉煌注定到了夕阳无限好的光景,留守的明军还是固守坚城,不与你打运动战,你急着去。廓扩来脾气了,你有城,我难道没城,便以坚城对坚城,他在黄河南北各筑一城,与明军对抗。北城在今白塔山东侧,东临大沙沟,西北依山,南临黄河,居高临下,与明军隔河对抗,南城则与兰州城紧邻,后人谓之:王保保城。

  旷日持久的兰州攻坚战打响了。

  冯胜再次西来,对手还是老对手,廓扩也许是舍不得他筑的城了,也城门紧闭,深沟高垒,与冯胜对抗起来。守城显然不是廓扩强项,明军四面围定,昼夜攻打。廓扩分守两城,中间隔河不能联系,明军的抛石机、火器一齐发作,两座王保保城陷入火海。但廓扩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他以攻对攻,经常派出小分队出城袭击明军。有一天,廓扩去兰州以东沈儿峪抵挡明援军,遭明主力猛攻,全军伤亡殆尽,回城的路已断,不得已,廓扩带着老婆和几个亲随,杀开一条血路,打马向北狂奔,到靖远一带,前面大河阻隔,后面追兵将近,时值黄河发大水,上游漂下许多树木,在巨浪中招摇而下,廓扩情急智生,撂下战马,与亲随拉住一棵大树,扶妻子坐上,借水势漂流多时,居然渡过河去,赶往和林。顺帝崩,太子继立,他先前有恩于太子,后又有怨于太子,但大难当头,君臣都尽释前嫌,太子令他重掌军队,以备明军。

  那里,才是他大显神威的战场。

  而此时,元顺帝亡后,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仍称大元皇帝,是为昭宗。朱元璋也正在筹划二征漠北。此番征北,朱元璋动了老本,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正月,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草枯马瘦,正是用兵时节。明军十五万精兵分三路向北推进。徐达为中路,出雁门攻残元中心和林;左副将军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取东北应昌府;冯胜为征西将军直扑甘肃。

  先说冯胜的西路军。这其实是一支疑兵,目的在于策应中路,分散元军注意力,中路取胜后,西东两路两头夹击,三路会师蒙古高原。西路军稳固兰州后,冯胜即遣颖川侯傅友德率骁骑五千,奔袭河西门户西凉(今武威),败元将失剌罕,急行军至永昌,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亲自镇守的忽剌罕儿。冯胜则率军西出湟水,越祁连山北上,直捣甘州(今张掖)。两支大军会师后,合攻扫林山(今酒泉北),阵斩元军数百人,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等高官多人。明军愈战愈勇,元军兵败如山倒,六月三日,明军从酒泉北上,逼降元将上都驴,直捣元军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亦集乃路(今内蒙额济纳旗)。前有大军苦苦相逼,后有大漠阻隔,元将伯颜帖木儿罕只得举城投降。一部元军逃往别笃山口(今扁都口),明军跟踪追击,获其平章长加奴以下二十七名官佐,及牛羊十万头,只有元歧王朵儿只班逃走。傅友德穷追,连克瓜州(今安西)、沙州(今敦煌),获金银印、牛羊两万头而还。十月二十四日,冯胜鞭敲金蹬响,人唱凯歌还。

  河西战事宣告结束。冯胜设置甘州、庄浪诸卫,筑嘉峪关为界而将敦煌抛在关外,终明一世,明朝只有短暂时间将势力伸出嘉峪关外到哈密一带。

  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廓扩帖木儿从兰州溃围而出,一路狂奔数千里直到和林,喘息刚定,明中路大军已杀来,一听是明首席大将徐达,廓扩不觉豪气又生,大将对大将,较量一番,见个输赢,也好把在兰州孤城里憋的闷气撒将出来。明军势大,徐达又善用兵,廓扩避其锋芒,将主力藏于杭爱岭,派小股部队引诱明军。战一阵,元军败一阵,再战再败,明军杀得兴起,一路追杀而来。徐达久经战阵,对方虽屡败,但没有使其伤筋动骨,他还是感觉得到的。此役,要的是歼其主力,他一路跟踪而来,企图与元军主力决战。至杭爱岭,徐达驻军登高了望,只见周围群山纵横,中间洼地开阔,牧草茂密,天高云淡,雄鹰盘空。草原一片静谧。多年从军,身历多少血战恶战,徐达此时猛觉情形异常,太安静了,安静得有些反常。丰美草原,不见牛羊奔驰,不见兔走狐窜,不闻百鸟啁啾,抬头只见鹰击长空,羽翅勃勃,如临大敌。而此时,平地风起,茂草摇曳,沙沙作响,如千军万马潜踪息影而来。徐达暗叫一声不好,忙令前队作后队,后队作前队,呈攻击前进队形,退出这片洼地。

  来不及了,猛听得四周山头牛角号起,声声低沉,脚下草地微微颤动。眨眼间,几十支元军人马从各个山包后面涌出,远远看去,旗帜迎风飞扬,人马如墙,横在地平线上。明军在开阔地,无险可守,徐达忙令士兵将辎重车聚拢过来,结成一个应急战阵。明军在这边忙乎,又一阵牛角号起,元军从四面八方杀奔而来。马队集团冲锋,这才是蒙古骑兵的长项。明军虽也久经战阵,在开阔地这样步骑对抗的打法倒不多见,哪怕有徐达坐镇中军,一时,也肝胆俱裂,阵形很快被冲散,明军四散奔逃,又哪里跑得过元军的烈马长风。此役,明军战死数万人。徐达五万人征北,出发时是何等豪壮,归来时,只剩得残兵败将几千人。更要命的是,东路李文忠部不知中路已败,继续按原计划进攻,入了漠北,已是孤军,遇元军突袭,四面受敌,虽不致崩溃,也只得无功而返。

  二次征北,除冯胜的西路军获胜外,中、东两路均败,整个战役以失败告终。这场失败引出了朱元璋的另一段说辞,《明史·列传第十二》:

  “刘基尝言于太祖曰:‘廓扩未可轻也。’至是帝思其言,谓晋王曰:‘吾用兵未尝败北。今诸将自请深入,败于和林,轻信无谋,致多杀士卒,不可不戒。’”

  朱元璋打过败仗没有,暂且不去较真,而这次出征,他确实是不同意的,只是架不住众将的高昂战心,才勉强应允的。

  明军退了,廓扩仍不罢休,领兵攻打雕门,明军严阵以待,双方僵持下来。后来,残元势力内乱,廓扩随其主远走金山,洪武八年,悄然卒于哈拉纳海衙庭,随他东奔西走出生入死的老婆毛氏,丈夫故去,万念俱灰,用一根羊毛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腥风血雨白骨荒原的残元时代的一段夫妻情缘。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数风流人物,尽为尘埃,兰州白塔山东侧之王保保城至今犹存,断垣残墙,依稀可闻当年刁斗声声黄河浪潮。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