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偏师西行:有乱自有戡乱人

  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金城战火再起。而此时,内地绵延百年的战火刚刚宣告平息。晋灭蜀,代魏,又灭吴,天下复归一统,几代人都没看见一统天下是什么样子了,晋武帝司马炎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但天下乱定,兰州乱作,乱由边地起。羌人迁走了,胡人也迁走了,鲜卑人来到河西一带。前些时侯,凉州刺史是杨欣,此公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不好,终于引起变乱,落得个身死军没。鲜卑首领围攻浩门,杀晋军督将以下官兵三百余人。河西丢失,浩门失陷,金城告急,整个河西与内地从此音信两绝。晋武帝扫平吴蜀,以晋代魏,可西边却出了问题。《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是这样记载平定河西全过程的,大略为,河西距中原虽远,一者天下一统,河西不可分割,二者边患极易引发内乱,前朝故事,如在眼前。可河西地远,急切间难以作为,晋武帝为此忧心忡忡,一次临朝,又想起这事,不觉长叹曰:

  “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

  此乃大事,平日里朝臣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为了讨皇上喜欢,七嘴八舌,无所不能,可这是提脑袋去几千里之外搏命的活儿,殷勤不是那么好献的,出风头会把自个的头出没了。皇上在那仰天长叹,满朝文武大臣低头不言。这时,官不大的马隆却进前慨然言道:

  “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

  晋武帝定睛一看,说话的是司马督马隆。真个是,官不大,嘴不小。可满朝文武连一个应声的都没有,终于有了一个,虽非理想人选,聊胜于无呗。他打起精神,问问这个马隆到底有点水儿没有。他微微一笑,说:

  “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如何耳。”

  是啊,这不是说着玩的,你能胜任我的事,我就托你大事,身为天子,谁跟你闲扯。这马隆也不糊涂,为将之道,在于临阵决机,现在敌人远在几千里外,敌情不明,让我给你讲这些,说轻点是纸上谈兵,说重了,那就是欺君误国。但问话的是皇帝,他只好耐心说:

  “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

  这话还是带着些呛人的味道,意思是说,你要是愿意任用我,战场上的事我自有计较,不用你操心。你看,晋武帝听了这话,问道:

  “云何?”

  “怎么讲?”听听,口风中,冰冷地,愠怒地,咄咄逼人的架势露出来了。伴君如伴虎,到了这时侯,马隆得给皇上一个明确的答复了。他挺胸而言:

  “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

  晋武帝的脸色这才阴转晴,批准了这个计划,当即任命马隆为武威太守。

  这马隆是何许人,何以敢在满朝文武面前口出大言,一手揽这样大的事?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马隆是东平东陆人,即今山东汶上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有一事为证: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一州之人无人敢去为他收尸,马隆当时只是个小小武弁,谎称自己是令狐愚的门客,自掏腰包将其殓葬,并服丧三年,给墓园栽植很多松柏,直到大礼已毕,才回到任上。当时,盛行的是九品中正制,一个人的荣辱升降,要受到各级官员和社会贤达的品评,这种出头露脸的事最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当然,像马隆所为,碰上好运,声名鹊起,时运不济,身首异处,甚或灭门灭族,都是有可能的。马隆这一把赌赢了,“一州传为美谈。”

  晋大举伐吴,急需人才,马隆时运到了,有权威人士便推荐马隆,说是“才堪良将”,于是,马隆升为司马督。

  提着脑袋作秀可以,说到底,这只与自己有关,可领兵打仗,关乎国计民生,岂可儿戏?一些大臣就向皇帝进言了,说:

  “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

  晋武帝主意已定,不听劝告。其实,晋武帝司马炎领兵打仗多少年,对此,心中是有数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可望建非常之功。像马隆这种人,功名心重,为了成功,一切都舍得,当下用的就是这种人。再说,马隆要求所招募之人,“无问所从来”,也就是说,无论地痞流氓江洋大盗,只要肯随军征西,都一概不拒。晋武帝深知,这类人都是亡命徒,敢于拿命去赌,给他们不找出路,反为地方祸害。晋武帝还有一份心思不便明说,河西那边情况不明,朝廷派大军乍然前去,耗费巨大不说,胜败尚且难测,万一受挫,对内对外都是麻烦,让这些人去,胜,固然好,败,也算是火力侦察,为日后发兵探明底细。

  晋武帝的心思别人哪能知道。马隆诏令在手,便大张旗鼓招兵。他招兵的条件很苛刻,应募者必须腰部能拉动三十六钧重弩,手要拉得动四钧弓。演武场上,马隆亲自主持考试。听说是征西,那些不安于现状的强梁之徒,个个跃跃欲试,一时报名者云集,中选者得意洋洋,落选者,垂头丧气。从早上到中午,中选者三千五百人。马隆看着这些膀大腰圆横眉立目的壮汉,将要由自己率领去克敌制胜,不禁心花怒放,搓着手连声说:

  “足矣,足矣!”

  但马隆高兴得太早,他又到皇上那儿讨来一项特权:打开武库,由他自选兵器。武库是打开了,他也进去了,可里面陈列的尽是曹魏时代留下的旧兵器,刀枪锈迹斑斑,弓断箭秃,铠腐甲朽,别说杀敌立功,拿着玩都不中用了。马隆一见来了气,他还没说什么,武库令气比他还大,大骂道,你以为你谁呀,自古以来武库都是禁地,哪有你这样不自量力的?御史趁机以此劾奏,要求惩办马隆,到皇上那儿,马隆说得恳切,他说:

  “臣当亡命战场,以报所受,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

  晋武帝闻言动容,下令任其自选兵器,并且,一次批给了三年的军用物资。

  你要的全满足你了,这下就看你的本事了。此时的马隆万事俱备,领着三千勇士,盔甲鲜明,刀枪耀目,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在震天锣鼓声中,从京城浩浩荡荡开出。马隆人不解衣马不下鞍,一路西进,抵达河西桥头堡武威,又悄没声息渡过温水,扎下营寨。探子回报,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听说晋军只区区几千人马,哈哈大笑,心想这不是儿戏吗,几千里路上带几千人马打仗,前有强敌,后无援兵,送死也得送出个样子来。我有几万人马在此以逸待劳,晋军死定了。话虽这么说,秃发还是把晋军当回事的,他把部队分为几部,一部在前阻击,一部断其后路,然后寻机一鼓全歼。

  在河西旷野,利于马队大机动作战,马隆兵少,分兵则形散,只有把所有人马捏成拳头才有力量。主意一定,他命士兵将辎重箱集中起来,以八阵图形式,结成阵势,像一座活动的城堡,行军到地势平坦处,命人在阵周插上鹿角,在地势窄狭处,则将木箱屋置于车上,像现代化战争中的坦克一样攻击前进,敌兵矢如雨下,却伤不着人,相反,马隆将士躲在车里向敌射击,则箭箭中的。马隆发现,敌军将士穿的都是铁制甲铠,而此地磁铁甚多,他便命令士兵穿上皮制甲胄,把敌人往有磁铁处引,晋军士兵奔走如飞,敌军却被吸引得寸步难行。秃发和属下不懂得其中机关,以为晋兵有神相助,于是,士气低落。晋军以此转战千里,杀敌数千,并斩杀秃发树机能,将其余部赶进了祁连山。

  直到这时,马隆才向朝廷遣使报捷,晋武帝闻报乐不可支。自从马隆西征后,晋武帝心中忐忑,但不好明言,只是日日盼着西边消息,大臣更是心中没底,可这是皇帝的决策,此时再说什么不中听的话,岂不是自寻烦恼。这时,晋武帝有话说了,说得理直气壮。他把大臣召集起来,毫不隐瞒心中的得意,他说:

  “若从诸卿言,是以无秦凉也。”

  他当即下诏,论功行赏,诏曰:

  “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

  河西平定了,凉州据住祁连北路,金城的这一路有了保障,可金城以西的西平(今青海西宁),久经战乱,早已荒败,而这一路是祁连南路,扼守着湟水要道,晋武帝见马隆能干,又任命他为平虏将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收复。晋武帝死后,朝中有人眼馋西平太守一职,要撤换马隆时,马隆部下不答应,连他的对手鲜卑人也不答应。马隆守边,恩威并用,与手下士兵和边地各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马隆走不成了,在此守边十余年,终至老死任上。

  马隆故事说明什么呢,守边不仅是打仗,重在建设,而兰州与河西、与青海,向来三位一体,一安俱安,一乱俱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