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汉要种地,羌要放牧:汉羌拉锯河湟

  元鼎六年一战,羌人元气大伤,汉军虽胜,也已筋疲力尽,双方相安无事三十年。汉武帝晚年荒诞,耽于酒色神仙之事,又穷兵黩武近半个世纪,国势大衰。武帝死了,昭帝即位,羌人也缓过劲了,经常越界放牧,时不时地劫掠一回。羌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茂哪里便是牧场,边界概念淡薄。而河湟地区水草以河湟谷地最为丰茂,现在落入汉家手中,时时侵扰,伺机夺回,便是羌人心愿。汉宣帝初登大宝,很想有些作为,便把目光投向了西北边防。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出台一个重大举措,在今河湟地区设置金城郡。这是一个大郡,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取二县,加上原有辖地,一郡下辖十三县,即允吾、浩门、令居、枝阳、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关、破羌、安夷、允街、临羌等,辖地涵盖了今天兰州市的黄河以南地区、临夏、青海等河湟地区。其中,浩门、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六县在今兰州市辖区内。郡名取之金城,是因建郡之初,郡治设于金城县城,即今兰州市西固城。以此为据点,郡域又逐渐西扩,扩一步,巩固一步,后来直接将郡治迁往允吾,即今青海民和县古鄯镇。

  羌人丢了黄河谷地,现在湟水谷地也保不住了。允吾已是湟水腹地,为羌人的东大门,此地一失,使其随时处在汉军的威胁之下。优良牧场丢失,“田畜”范围缩小,战略要地易手,几乎大门洞开了。羌人害怕了,也急了,但汉军强大,打,无必胜把握,退,汉军得寸进尺,又能退到哪去。

  羌人和匈奴再次走到一起来了。匈奴退往漠北是不甘心的,可汉朝正处在强盛时代,急切间无从下手。共同的利益再次将两家结为同盟。这次,是羌人主动找上门的,两家一拍即合,决定先从汉朝西北边界下手。这种选择是有战略眼光的,河湟地区离汉朝的腹地较远,且隔着崇山峻岭,大军往来不便,而控制河湟,则可先得地利,或沿黄河东出,与漠北匈奴联手,威胁汉朝北部边疆,或沿渭水河谷直捣长安。即使做不到这些,也可固守要地,解除汉朝威胁。

  计议一定,羌人便整备兵马,待机而动。因不明汉军底细,羌人便以小股马队四处骚扰,与先前一样,发挥马军优势,一得手,迅速退走,汉军疲于应付,却无应对良策。西北战事一时陷于僵局。

  仗终于打大了。

  羌人骚扰汉界,汉人不堪其苦,汉人以牙还牙,也不断侵扰羌地,羌人也不得安生。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人各部,先零羌首领杨玉请求朝廷允许他们过湟水放牧,安国答应了。消息传到朝廷,老将赵充国怀疑羌人有诈,上书指责安国“奉使不儆,引寇生心。”宣帝召回安国,拒绝羌人要求。杨玉大怒,联合本部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汉朝边地。边郡无力禁止,二百多名羌人首领大规模会盟“解仇交质”,即消除冤仇,交换人质,共同对汉。有一酋长,竟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敦煌,以切断汉朝通西域之路。

  宣帝向赵充国问策,赵认为,羌人一旦与匈奴联兵,而各部结盟成功,“到秋马肥,变必起矣。”他提出,应先派员检阅边防部队,令其积极备战,同时,派人出使羌部,相机离间,散其同盟。宣帝准奏,派安国使羌。

  这次,汉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到陇西后,采用欺诈手段,召集羌人三十多位部落首领开会,严词谴责他们图谋不轨,将其一齐处斩,又率大军对羌人大开杀戒,一千多羌人死于非命,而蒙难者多为羌人平民和老弱妇幼。民愤已起,羌笛横吹,匈奴人和羌人豪酋乘机发难,迅速组成一支大军,向汉军杀奔而来。闯了祸的义渠安国,亲率三千精骑屯扎浩门(即今永登河桥),严阵以待。不料,羌人经几十年卧薪尝胆,这次又是挟怒而来,一鼓作气,竟将汉军三千铁骑打得落花流水。义渠安国尝到了羌兵厉害,慌忙率残部退往令居,一边深沟高垒固守自保,一边申奏朝廷请求发兵。

  此时,汉朝正逢国丧,昭帝驾崩,宣帝初登大宝。汉朝自武帝晚年已从强盛的高端跌下来了,昭帝虽可勉强维持局面,但内忧外患,汉朝雄风难再。宣帝是有作为的皇帝,可是,任何作为都是要有物质和精神基础的,国库空虚,水旱频仍,许多地方已经民不聊生,朝堂上,大臣之间,内宦与外臣间,帝党与戚党间,你争我夺,互不能下,一时腐败公行,国势不振。宣帝急于扭转这种局面,而边关军情乃刻不容缓之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