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匈奴人走了,羌人来了:汉羌黄河扳手腕

  秦始皇太心急了,也太自负了,自负得有些刚愎自用。秦统一全国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几世用心经营,不懈卓绝争战,可他想在一朝一夕将到手的成果巩固下来,结果欲速则不达,速成而导致速亡。守天下并不比争天下更轻松,筑长城需要多大力气,守长城同样需要,甚至更多,而且更要求守卫者的戮力同心,所谓众志成城是也。秦始皇是在地下宫殿明白这个道理的,当然,已经晚了。而他苦心经营的长城变成了任人跨越的土墙。

  匈奴的马队照样长驱直入,让改朝换代的汉家天子一时束手无策,不得不把自家宗亲女儿嫁给匈奴,卑辞下礼,托言和亲,借裙带关系求得眼下的安稳。事实证明,汉家天子比秦始皇沉得住气,几世经营,韬光养晦,在武帝时,国力终于强大了,大军北上西进,将匈奴人赶到了漠北,并将永登、皋兰等地归入汉朝版图。如此,兰州一带的河北、河南均在汉朝手中,用不着像秦时或凭河拒守,或跨河邀击了。河西四郡的设立,永登、皋兰的拥有,兰州有了外围拱卫,可兰州的边防之责愈显重要,因为兰州成了西北的枢纽,成为立足长安的汉王朝在西北的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一城在手,西部大门铁锁铜关,一城之失,西部大门洞开。

  匈奴走了,还有羌人。羌人与匈奴不同,他们占据着甘肃青海高原和今川西一带,最近处仅与兰州一道湟水谷地相接,并且获得了地理上的优势。进之,一日之内,马队可直抵兰州城下;退之,凭险守御,汉军徒唤奈何。羌人成了汉朝在西北的主要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极难对付。还是老办法:筑城。以稳固防守,来化解羌人的铁马雄风。匈奴虽远走,但匈奴不会就此罢手,他们与羌人结为同盟。战火再次在河湟谷地汹汹燃起。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秋风渐起,草茂马肥,匈奴贵族策动先零羌、封养羌、牢姐羌等部族联兵十万,浩浩荡荡杀奔令居(今永登一带),一时山河失色,举朝震动。匈奴是为复仇而来,汉朝夺取了他们的牧场,“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哀兵出征,志在必得,又有羌人相助,而汉朝政治、经济中心远在关中,鞭长难及,局面陷于被动。

  汉武帝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但也不失为胸藏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西北边关频频告急,是守,是退?守则必有一番血战,退则多年经营,一朝废弃。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联军拥兵十万,我也发兵十万。将军李息受命持节征调陇西、天水、安定等郡将士十万,星夜西进反击,元鼎六年,双方二十万大军对垒于临夏到兰州间的黄河谷地。联军以骑兵为主,汉军则以步军为主,在如此宽阔的河谷对阵,汉军劣势明显。李息见状,先扎住阵脚,待敌冲锋,用强弓硬弩挫其锐气。联军几次冲锋被射退,渐渐焦躁起来。这些都是草原健儿,平日飞马扬鞭自由散漫惯了,如今,马飞不起来,鞭扬不起来,本来军容不整,受挫后更是三三两两,不遵约束。李息还发现,联军貌合神离,号令不一,两军结合部破绽百出,要想取胜,必须击其软肋,乱其阵形。他暗传将令,密调精兵,鼓角一响,令旗挥动,一支骑兵从阵中突出,直冲联军结合部。十万人一齐呐喊,鼓乐大作,声震天地。联军正在懈怠,猝不及备,队形已乱,汉军纵兵猛击,两军已杀在一团。联军虽乱了阵形,但各自为战的能力很强,只是马步军搅在一起,骑兵的优势不好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二十万大军互不相让,汉军部伍整齐,以队为单位,结成方阵,将联军分割为无数小股,一一围歼。战场上锣鼓声,喊杀声,人的惨叫声,马的嘶鸣声,兵器的撞击声,声震九天,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这是兰州历史上的第一场大战,此处的山川日月,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血腥格斗,此处的飞禽走兽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惊叫着,逃往别处。从旭日东升直杀到夕阳西下,双方的承受力均已到了极限。看看时机已到,李息亲率预备队鼓噪而出。这是一支生力军,双方混战一天,而他们只作壁上观,人吃饱饭,马去鞍辔,一天的血腥熏染,一天的精力储备,人思战,马奋蹄,乍然投入疲惫的战场,奇效立见。联军倾巢出动,哪防汉军留有一手,立即兵败如山倒,羌人大败,残兵败将一路狂奔数百里,直到青海湖边,方才稳住阵脚。汉军乘胜追杀,顺势攻取了河湟地区。

  李息将羌人逐出黄河谷地,并控制了湟水下游。

  这便是史书上说的:平定“羌乱”。羌人是游牧民族,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瞅空,大掠一把,子女玉帛,尽情享用。这次,李息不走了,他要以静制动。汉朝在金城设置护羌校尉,专理羌人事务。《后汉书·西羌传》说:李息平定羌乱后,“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金城是郡名,护羌校尉则驻节金城郡之令居县。令居在今永登县城附近,这已是庄浪河流域了,直接威胁着湟水流域羌人的侧翼安全。汉朝为了以示重视,护羌校尉的级别定得很高,《后汉书·百官志》云:“护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属下的佐官有长史、司马,秩“皆六百石”。二千石是多大的官儿?与州刺史、朝中九卿大约同等待遇。护羌校尉的职责是,平时处理羌人事务,“理其怨结,岁时巡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得儆备”;发生变乱时,则率兵镇压。也就是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安插眼线,收买奸细,侦探羌人动静,随时为朝廷提供情报。官阶上去了,职责明确了,那么,护羌校尉这个特设机构与地方官又是什么关系呢,护羌校尉与郡守分置理事,各成系统,直接向朝廷负责。对护羌校尉的选拔尤为严格,须经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和后将军等五府首脑共同举荐,方可确定。封建朝廷各大衙门之间向来你争我斗,水火不容,一人之选,而要得到五大衙门的联手举荐,出众的才能,深刻的背景,卓越的品行,还有高超的协调手段,缺一样,是难以得到这一职位的。可见,汉王朝对这一机构的重视。

  金城在今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一带,扼守着黄河和湟水的交汇带,口袋扎紧,羌人出不得湟水河谷了。其实,早在霍卫二将夺取河西走廊后,汉朝已着手兰州一带的防务了。河西是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取得的,此后的十年间,直到元鼎初,李息平羌前,汉朝已开始在这一带修筑长城,按现在的地名,始自永登县咸水河中部起,沿河谷向北,经东山乡,进红城镇的塌墩子,复经龙泉寺乡的大坡沟靠向庄浪河川,顺山梁蜿蜒向北,再经大同乡、柳树乡、城关镇、中堡镇、武胜驿镇,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

  地名两千年间变化多端,而地形依然如旧,汉长城的修筑,使得汉朝在河湟一带已尽得山川自然形胜,在与羌人争战中占得先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