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是海内外福建人民用行动塑造的一枚文化品牌,经过一代代福建人的道德传承,已经沉淀为一种地域的文化心理。翻开福建的历史画卷,不论是世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富贾、百姓,还是勇闯天涯,落脚海外的华人华侨,福建人践行乐善好施美德的一幕幕,为我们诠释着八闽大地数千万儿女团结互助、勇于奉献、助人为乐的人生信念。
福建多山,溪河纵横,桥梁成为沟通城乡、联系内外的重要建筑。在崎岖路旁、高山之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风雨桥、廊桥、厝桥或古茶亭。这些石木结构的简朴建筑,为行人或附近田间劳作的农民提供遮风避雨、乘凉歇脚之处。修建在山巅或路边的茶亭、厝桥,风吹日晒会有损坏,但总会有人悄悄地将它修好。建亭、修亭均属善行所为。闽北松溪县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月底,在古厝桥上,每天都有村民顺序轮番去烧茶,挑上百来斤干柴和几斤茶叶,烧开几大锅水,盛满木桶,免费供行人和田间农民饮用。劳力再缺也不耽搁,风雨无阻,分文不取,毫无怨言。
历代贤人富贾,以乐善好施、修桥铺路、兴资办学,造福乡里为荣。明朝初年泉州富商李五,好义乐施,铺筑泉安古大道石板、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花费数万银两,重修洛阳桥,抬高桥墩,避免水波漫桥,重修当时晋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六里陂,使得晋江平原旱涝保收。他创办桂岩书院,让村中学子就学,益泽乡里。以至今天民间仍然流传着“富不过李五,善不过李五”的民谚。清代以后,闽商慈善行为蔚然成风,争先成立善堂、善会。像清朝年间,以仙游徐宁盛、永定赖庚兴、石狮陈天高等为代表的福建烟商,在各地修桥铺路、兴资助学、开办养老育婴院,造福乡里之善举比比皆是。
近代以来,国家多灾多难,背井离乡的闽商,冒着“六死三留一回头”的危险到海外闯荡,经过热血拼搏和艰苦奋斗之后终获一番成就。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民族危亡之际,还是国家崛起之时,福建人都不忘“报效桑梓”的人生信条,传承乐善好施的传统。其中,以陈嘉庚、胡文虎等近代著名闽籍侨领为典范。陈、胡二位先生,一生简朴,却在民族危难之际,在海外带头捐助抗日战争;他们倾其所有,在故土和海外兴办教育事业;慷慨解囊,把家乡事业当作己任,成为华侨回馈桑梓、献身公益的榜样。海外闽籍华人华侨不但有报效桑梓、投身故土公益事业的传统,还将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传播到所在国,并积极参加所在国的公益事业。如为新加坡百姓捐建蓄水池的陈金声,积极捐资助学的印尼归侨黄仲咸等,他们将福建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到所在国度和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人民用自己的行动,让彰显个人美德的乐善好施,增添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光彩。1963年,漳州地区遭受特大旱灾,龙海县76座水库蓄水量仅有4%,闽南第一大江——九龙江的流量也少到多年来的最低点,全县38%以上农田缺水。龙海县的6个大队用淹掉自己家园的代价,确保了堵江引水工程的顺利完成,保证了下游10万亩稻田的抗旱用水。以大局利益为重,舍己为人、乐于奉献,成为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家喻户晓的“龙江风格”。
近年来,随着福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渐深入人心,八闽儿女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增添了崭新的时代光彩。他们中有富甲一方的现代闽商,也有一腔赤诚的道德模范,更有无数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胡润研究院连续九年发布的“胡润慈善榜”上,福建籍企业家表现亮眼,2011年福建企业慈善捐款额全国第二,在百富榜中,福建籍富豪占6%,但在慈善榜中,闽商比例达到近20%,个人捐款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福建民营企业家也被誉为“最慷慨企业家”。
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当代福建人中涌现出许多秉持乐善好施美德的榜样。其中有王树先、徐丽珍、罗成财、朱邦月、刘丽、曹阳飞宇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助人、奉献已经成为八闽大地的一种社会时尚,无数平凡之人正在践行着它。
乐善好施是福建人民千百年来所形成高尚情操的凝结,在传承中,为八闽大地书写着无数动人故事,留下了数不清的美谈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