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多情的红河女儿,红河不会美得如此妖娆,美得如此心旌摇曳。
行走在红河的风景中,最惊艳的却是那些生长在乡野、邂逅在巷陌、绽放在舞榭的女孩儿。那些身着各色的民族服饰,唱着各样的民间歌谣,舞着各式的民俗舞蹈的精灵,仿佛扑腾到游客心尖的蝴蝶,让人油生出几缕缠绵和喜悦。
“剪一匹玉帛挂天边/裁一瀑水帘铺林间/ 筛一粒明珠镶山涧/ 追一双彩蝶迷花眼/ 挂一串红灯笼哟,妖娆在屋檐……/ 红河之岸啊/无处不景/无景不美/最美不过红河的女儿……揖别红河,那彩云、瀑布、梯田和老屋,仿佛都成了红河女儿的背景布,在这块充满温情的幕布上,一个个可爱的红河女儿走出我的脑海……
河内,一个边境小城,我们怀揣着几份忐忑,来到夜幕下的红河边。河滨很简陋,但是让人惊讶的是每隔百十米远,就有一个小小的文化广场,充满着详和、安宁。突然,一曲高亢的民歌小调响起。我们寻声而到,只见一位主妇模样的女子正在引吭高歌。女子并不美,穿得也朴素,但是声音有一种没有雕琢的清透,极富感染力,而且举手投足间,没有丝毫的做作,有一种家常态的从容。我很好奇,问起围坐的一位老者,老者笑呵呵地告诉我,女子就是附近的菜农,日子过得并不容易,但是喜欢唱歌,所以晚上常来唱歌。她有许多粉丝,也是周围的居民,所以文化广场是她的舞台,乡里乡亲是她的观众。这位在艰涩日子里也不放弃歌唱的女子,成为那晚的奇遇,成为同行们交口称赞的奇迹。
开往建水的车上,上来一位年轻的女导游,穿着色彩缤纷的民族服装,俏模俏样的。大家都认定又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妹妹,就开口问她:“你是哪个民族的?”,小女儿不急不慢地说:“水又族。”,一车文化人都懵了:“这是哪个稀有民族的?”……小女儿有些忍俊不禁,竖着指头在空中比划,原来是“汉”,大家恍然大悟,嬉笑之余,不由佩服这个小女子。小导游果然冰雪聪明,伶俐剔透,一路上自编歌词,猜谜填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车至孙府家庙,我们才得知拜谒的居然是孙府最大的文庙,没想到,在当时称为蛮夷的边疆,有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庙。在采访中,我们还得知建水清代出过经济科状元,建水一中的教学质量非常好,升学率几近百分之百。原来如此呀!我们仿佛找到这位小导游为何如此聪慧的答案。再上车时,大家居然有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一路上,你吟我合,比试才情,不亦乐乎!
小李子是我们入住蒙自宾馆的一位服务员,她是哈尼族姑娘,父母都还在老家。在宾馆的后花园,我们与她有过短暂的交谈。小姑娘快人快嘴,告诉我们,她在宾馆打工,交往了一个男友,也在这里打工。问及她是否要在这座城市安家。她有些愤愤然道:“房价这么高,我们才不会这么疯,在老家,我们有好大的房子,我们结婚后就回老家去。”问到她的男友,小姑娘语气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眼神中满是期待,“结婚后,我会安安心心在家操持家务,我也不会让他出去打工,太累了,太辛苦了……”同行的一位大姐,感慨万端,这年月还有如此重情轻财的好女孩!随行的红河老乡却不以为然,他介绍道:红河的少数民族姑娘个个淳厚善良,吃苦耐劳,都是里里外外的一把手。”
……
红河的女儿哟,如同瑰丽的云彩,旖旎的梯田和缠人的歌谣,拖着长长韵调,让人迈不动步,摇不醒梦。我祝愿她们能象红河之水一样,幸福长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