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章 在陕担任要职

  1961年5月10日,章泽被正式任命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从此,章泽在陕西工作长达30年时间,后来还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设第一书记时)、常务书记,兼任过省委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外事办主任等职。

  章泽到陕西时,全国正在贯彻执行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经济调整工作相配合,宣传文化工作领域也在进行调整。章泽主管陕西的宣传文教工作,他认真贯彻执行了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党组起草的文教工作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条例。并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党组、文联党组关于文艺工作八条条例。这些条例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调整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纠正自“大跃进”以来在知识分子中开展的“拔白旗”、批“白专道路”、破“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错误做法。在1961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的一次工作会议上,章泽就如何贯彻中央的这几个条例作了重点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贯彻执行条例的具体意见。在发言中他认为:全国解放以来,学校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发展了党的组织,又经过多次政治运动和教学改革,党已经取得了对教育的领导权,学校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学校。可是,这几年政治运动多了,学校在业务上荒废了,教学质量下降了,要认真抓业务,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团结好知识分子,学术批判不能简单粗暴、乱贴标签,要划清思想、政治、学术三者之间的界限,学术问题应当自由讨论。同时他又指出:实事求是地讲,几年来,我们在处理知识分子思想问题上过高过急,在做法上简单粗暴,在要求上没有很好地区分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由于“工作上的失误,使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受到了损害,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他这样讲,是需要政治胆量和勇气的。工作会后,省委根据章泽的意见,并由章泽主持省委文教工作办公室,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贯彻条例的试点工作。这次发言和试点工作,成了“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诬蔑他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教育路线的“口实”。

  1962年,全国继续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根据省委的安排,章泽负责省属高等学校的精简工作。这时,有人主张全省要多砍一些高等学校,精简万名中小学教师。章泽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后,7月7日,他在省委三届四次全会上作了《关于文教系统精简问题》的发言。他认为:精简工作,既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统一部署,又要考虑到陕西教育比较落后的现实状况和今后长远发展需要。同时,他还提出了具体合理的精简原则。这个原则的要求是要照顾到各地市学校的合理布局,保留陕南汉中师范专科学校、陕北延安大学。精简的学校,有的合并,如西安第二医学院合并于西安医学院。而停办的主要是师范类学校,因为当时各地区都有师范专科,又有中级师范学校。对于学生的处理,凡是停办的学校,需待学生毕业后再暂行撤销。对西安地区的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部分安排到农村劳动一年,以缓和城市粮食供应的压力,使学生得到劳动锻炼,也便于调整各校班级之间学生数量,合理安排教学力量。省委同意了章泽提出的这一精简原则,并付诸实施。精简后,省属大专院校学生人数还高于1957年在校学生数量。

  正是实行这一符合陕西教育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精简原则,陕西高等教育事业在度过困难时期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贯彻执行文化工作调整条例中,章泽在1962年8月省委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议:文化部门一方面要调整、精简,一方面要抓文艺的繁荣与提高。调整精简,要保证省地级重点骨干院团,调整精简部分地方剧团。对著名演艺人员要加以爱护、关心和支持。他特别提到,对京剧著名艺术家尚小云在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其入党问题要审查清楚他的历史,在工作上要支持,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他的工资可以参照北京的几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工资待遇适当提高。1962年底,尚小云在西安举行了收徒拜师大会,章泽代表陕西省委主持了大会,体现了党对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关怀和支持,也体现了党在贯彻调整精简方针的同时,不忘抓好文艺的繁荣与提高。章泽同意并支持省文化局关于筹拍尚小云京剧舞台表演艺术影片的立项报告,这个报告得到国家文化部的批准。在国家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章泽同意并支持省财政投资100万元,拍摄《尚小云舞台艺术》影片,1963年《尚小云舞台艺术》影片拍摄成功,在全国公开放映。

  从1963年3月到“文化大革命”前,章泽还分管过城市“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财贸工作和外事工作、省委延安交际处工作和省委机关日常工作等。这几方面的工作,除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外,分管的其他几个方面工作,有的长则半年,短则几个月,有的工作实际上也没有开展或中途因故停止。

  章泽自1964年10月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8月,先后在延安县和蓝田县蹲点长达一年多时间,领导当地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也叫四清运动(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就全国而言,社教运动虽然解决了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如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教育了一些干部,如纠正干部中存在贪污多占、脱离劳动、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等。但是由于社教运动指导思想贯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并错误地估计形势,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因而各地都曾发生过相当程度的扩大化。如: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打击伤害了一批干部,整了一部分群众,错误补定了一批地富成份,这些做法给农村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社教运动中,章泽作为陕西省委参与这项工作的领导干部,必须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有关社教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指示,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说一些违心的话、过头的话,办错一些事情,引起一些人的微词或误会。但是,章泽能够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把握政策,敢讲真话。社教期间,章泽曾在延安枣园公社裴庄大队蹲点。1965年1月中旬,他回到西安,参加省委工作会议,听取传达和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社教运动的《二十三条》。在这次会议上,他以自己掌握的情况和延安地委监委的统计数字为依据,汇报了延安在社教运动中对干部处分面过宽、过重的情况,这个汇报内容由中共陕西省委以《陕情简报》的形式反映给中央和西北局。不料,这个汇报内容正如章泽自己所说的,“这一下捅了马蜂窝”,汇报内容几次遭到西北局领导的批评,甚至指责他为“糊涂人”。在批评、指责面前,章泽仍然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3月初,他返回延安社教点前夕,前往西北局,向西北局主要领导人当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延安县土地改革是彻底的,只有城区周围没有搞过土改,1935年后迁来的的移民中,有少数潜逃来的地富反坏分子。因此,不能不加区别地强调陕西土改不彻底。”章泽的这一观点,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陕西民主革命实际的。20世纪60年代,所谓“陕西民主革命不彻底”这一论点影响颇为深广,章泽起初也同意这一论点。这一论点主要是指陕西土地改革不彻底,也包括建国后剿匪反霸、镇反、城市民主改革不彻底,要在社教运动中进行民主革命补课,补划所谓漏网的地主、富农等。章泽的这一正确观点,无疑是对“陕西民主革命不彻底”这一极“左”论点的否定,也是自己思想认识的一大转变。

  6月10日,章泽主持起草的《延安枣园公社裴庄大队四清运动总结报告》定稿。7月3日,由章泽签署意见后正式报送陕西省委和西北局。这个总结报告,在讲到四清中如何对待农村干部时这样写道:“应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看待干部和考察干部。要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干部,不要抓住一时一事,纠缠鸡毛蒜皮的事情。”“对犯错误的干部的批评斗争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乱轰乱斗。”这份总结报告在如何看待社教运动成果时,并没有主张把揪出多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补划多少地富反坏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主张:“四清要落实到生产建设和文化建设上,”即为五个抓好:一要抓好当前农村生产,二要抓好农田基本建设,三要抓好规划,明确发展方针,四要抓好经营管理的改进,五要抓好农村文化卫生建设。随同这个总结报告,还有两个附件,一个是《裴庄大队合作化以来经济情况的调查》,另一个是《裴庄供销社分店“亦商亦农”条例(试行草案)》,这两个附件也是章泽在延安社教运动蹲点期间主持撰写的,体现了章泽在如何看待社教运动成果方面的正确主张。

  1966年8月,章泽从蓝田县社教工作团调回省委参加“文化大革命”。1967年1月25日,西安地区“造反派”夺了陕西省委书记处的领导权,责令章泽及省委一些领导人“彻底交代问题”。1967年9月18日,康生在北京接见西安地区“造反派”组织代表时,煽风点火,点名诬陷了章泽。1968年11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怀疑章泽有历史问题,决定对其进行监护、审查。1972年2月3日,陕西省委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决定解除对章泽的监护,送泾阳县杨梧干校劳动,继续接受审查。8月24日,陕西省委决定“解放”章泽,10月,章泽任陕西省革委会政工组副组长,不久,又增补为政工组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3年5月13日,增补章泽为省革委会政工组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审干领导小组副组长。5月1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章泽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分管文教、工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以及外事工作和抗震救灾工作等。

  1973年以来,章泽还兼任省委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组长,他经常深入病区考察实情,看到全省危害最烈的三种地方病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即达97万人,老百姓说这种病是“一辈发,二辈傻,三辈四辈断根芽”。这种状况使他心情沉重,决心以此为突破口,连续抓几年,基本消灭此病。在省委听取汇报并作了全面部署后,章泽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在永寿县抓点,以点上治愈患者的经验说服大家,只要在病区认真推广食用碘盐,并辅之以必要的手术治疗,即可大见成效。

  统一认识后,从1975年开始,各地市先后成立了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设立了机构,配备了专人,加强了专业队伍建设。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地方病防治工作一度受到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7月13日,调整健全了全省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章泽任组长。从1980年开始,陕西采取食盐加碘的方法,组织动员了5000多名医务人员,深入病区,开展防治工作,治愈地方性甲状腺患者81万多人(其中手术治愈3万多人),治愈率达82.3%,章泽经常亲自陪同医疗人员工作在手术治疗第一线。经过五年努力,到1985年4月,陕西在全国率先控制和消灭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5月4日,中共陕西省委批转《陕西省基本控制和消灭地方性甲状腺工作的总结报告》,大家一致认为章泽对陕西地方病的防治是有功绩的。1985年12月,中央肯定指出,陕西是全国第一个消灭和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的省。同时,经中央批准,章泽荣获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在外事工作中,从1974年9月至1975年7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章泽先后接待、宴请和会见了亚、欧、非19个国家的外宾,多次陪同外宾前往西安、延安等地参观考察和访问,其中包括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越南南方文化代表团、莫桑比克友好代表团、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代表团、阿尔巴尼亚友好代表团、日本学术文化和青年协议会代表团等。章泽贯彻了党的外交路线,实事求是地宣传和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陕西发展的现状。

  1976年7月18日,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举国上下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作为陕西省委、省革委会分管抗震救灾工作的章泽,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选派陕西省电业管理局、西安铁路局、榆林地区医疗队率先奔赴唐山,参加抢险救灾。接着选派全省500多名医务人员和铁路、基建、煤炭、测绘、电力、邮电等部门近万名职工携带大批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和物资器材先后奔赴唐山灾区,参加了抢救伤员、抢修铁路、通讯线路以及恢复生产和安置灾民生活的工作。

  与此同时,组织西安、咸阳等地市的纺织机械、木器、橡胶、医药、蓬布等几十个工厂日夜加班加点完成了灾区人民所需的救灾物资器械。8月初,章泽又按照中央下达的任务,领导组织全省条件较好的医院,接收了灾区1.12万余位伤病员来陕治疗。经四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全省人民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1976年12月22日,陕西省委、省革委会举行了陕西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章泽代表省委、省革委会对全省四个多月的抗震救灾工作,做了总结报告。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党的路线、政策回到了正确轨道。1980年4月19日,新一届中共陕西省委对章泽的历史和他在陕西省委工作期间的表现作出复查结论。其中,对于章泽的历史,坚持了延安整风和1956年的正确结论。这个复查结论是这样表述的:

  (一)关于怀疑章泽同志参加革命是其父张松筠派进来的问题。章泽同志在革命思想影响下,1937年冬在西安东北大学上学时,主动通过其父张松筠(当时任东北军何柱国部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后为何柱国部驻重庆办事处负责人,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任命为哈尔滨市公用局长等职,东北解放前夕逃往台湾)向武汉东北救亡总会刘澜波同志要来了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去陕甘宁边区的介绍信,1938年2月到安吴堡青训班参加革命工作,参加革命不久,章泽同志曾写信向其父要过零用钱。对此,当时安吴青训班的组织是知道的。1939年初,章泽同志调离安吴青训班去晋察冀边区工作后,与其父再无联系。章泽同志参加革命的过程是清楚的,没有问题,对他的怀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二)关于怀疑章泽参加“心一团”是参加了反动组织问题。章泽同志1937年秋在西安东北大学上学时,参加过同学之间的“心一团”(有人证明叫“心一协会”)。1956年6月2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此问题作了结论,对“心一团”组织的性质,定为“一般性的结拜兄弟组织”,对章泽参加这一组织结论为,他加入“‘心一团’后不久即脱离该组织参加革命工作,经过长期考验,至今未发现问题。”仍应维持1956年6月2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结论。

  复查证明,章泽同志的政治历史清楚,没有问题。

  对章泽“文化大革命”前在陕西省委工作期间的表现,复查结论认为:

  章泽“文化大革命”前在省委工作期间,推行的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方针路线,政绩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中对他进行监护审查,强加种种罪名,是林彪、康生、“四人帮”极“左”路线对他的打击迫害。所谓的“章泽在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时期,‘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有些错误严重”等,完全是诬蔑不实之词。

  省委决定:撤销省委1972年9月29日向中央作的《关于章泽同志所犯错误的审查报告》,推倒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按照规定,彻底清理所形成的材料。

  省委这个复查结论是客观公正的,章泽也签字表示同意。至此,自从延安整风以来,经历了38年的风风雨雨,对章泽政治历史的审查,划上了一个客观公正的句号,对他在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之前在陕西省委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