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三军过后尽开颜”

  俄界会议后,在萧瑟秋风中,毛泽东率领部队又挥师北上了。从表面上看,中央红军变成了陕甘支队,数量也大大减少,但是这支北进的队伍并没有如张国焘所预言的“拖垮”、“冻死”,相反,厄运已远去,先是突破了天险腊子口,又胜利地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的一座雪山——岷山,一路凯歌,胜利行进。

  毛泽东每天都随红一军团走在前面,实行靠前指挥。彭德怀和叶剑英率中央直属队和红三军团随后跟进。

  欲出甘南,必须通过腊子口。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东北、岷县以南,是通往甘南的咽喉要地。

  腊子口,是红一方面军长征中遇到的又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这里地形比娄山关更加险要,两边是悬崖绝壁、崇山峻岭,山口很窄,宽30 余米。中间有条腊子河,水流湍急,深约3米,不能徒涉。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桥挂在两山之间。要通过腊子口,木桥是唯一的通道。

  腊子口的守敌为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第一旅的两个营,在桥头筑有碉堡,在腊子口后面的三角形谷地设有军需仓库,囤积了大批粮食和弹药,妄图长期固守。敌人在这里组织了交叉火力网,企图阻止红军通过。

  人们说:“人过洮岷山,像过鬼门关;走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毛泽东决定迎难而上,既要过这个“老虎口”,还要闯过“鬼门关”。

  攻打天险腊子口的任务,又交给了身经百战、屡战屡胜的红二师第四团承担。红二师师长陈光与红四团首长一起观察地形,共同研究作战方案。

  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观察地形后,召开干部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又召开连队士兵大会,发扬军事民主。决定采取正面强攻与爬山迂回两面出击的战斗方案。分工由杨成武指挥正面强攻,以二营六连为主攻连;迂回部队由侦察队、两个连和信号组组成,由王开湘率领,从背后奇袭敌人。

  9月l 6日晚,正面部队开始向腊子口进攻。敌人自恃地形奇险,大吹牛皮:“你们就是打到明年今天,也别想通过我们鲁司令的防区腊子口!”红军战士被激怒了,大家决心天明前一定拿下腊子口。正面部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迂回部队在一个能攀藤附葛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外号)的带领下,攀登上峭壁,从山崖上向敌人的碉堡工事扔手榴弹。两面夹攻,迅速地打垮了敌人,于17 日凌晨一举攻占天险腊子口,打开了进入甘南的大门。

  红四团乘胜追击逃敌,在大草滩将敌歼灭,缴获粮食5 万公斤,这对于长期以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的红军来说犹如雪中送炭。特别难得的是,红军受到了汉、藏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使在藏族区几乎碰不上老百姓的红军指战员感到格外亲切。

  部队离开大草滩后,接着挥兵东去,向哈达铺前进。而甘肃的敌人以为红军一定要攻打岷山城,虚惊了一场。

  毛泽东随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经腊子口继续北上,来到了岷山山脉向北延伸的最后一座高山——大刺山,这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沿途虽不时遇到敌机骚扰,但突破险隘后的毛泽东和红军指战员们心情极好。而过岷山那天,天气特别晴朗,红军很快登上了岷山的山顶。毛泽东回首远眺,只见千里雪山,峰峦叠嶂,蔚为壮观;俯首眼前,但见万顷良田,黄绿相间,牛羊成群,农夫点点,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色!毛泽东思绪万千,久久伫立。他后来形容此时的心情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的确,此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追兵的堵截,又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无数艰难险阻,还逃脱了来自党内的分裂主义者带来的厄运,可谓峰回路转,长征胜利在望,他心情豁然开朗,诗兴大发。于是,他不用雕琢,只拿红军长途跋涉的脚印,把经历的山山水水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诗,这就是著名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这首诗里,山,不再凶险。巨龙一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过是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也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也只是有点寒意。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成了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与夺取娄山关后写《忆秦娥·娄山关》时的沉郁相比,此时的毛泽东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为继续争取张国焘,也把这种喜悦传递给受困于张国焘的战友,毛泽东授意以红一、三军团彭德怀、李富春、林彪、聂荣臻的名义,于9 月18 日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及各军首长,报告胜利喜讯:

  “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昨17 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30 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追击岷州城,敌人恐慌之甚。”“此地物资丰富,民汉回各半,十分热烈地拥护红军,3 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恳切地提出要求:“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苏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

  然而张国焘没有回音。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3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二)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五)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四)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贞观政要

    作者:(唐)吴兢撰  

    经典名著 【已完结】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