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蒋介石派出宋宜山密访北京

  在1956年,北京对台湾发起了一阵阵和平攻势。蒋介石终于在1957年初作出表态了。

  那时海峡两岸对立,香港成了“中转站”。毛泽东的和平攻势通过香港传往台湾,蒋介石的反应,也通过香港传过来。

  那信息是从蒋介石会晤许孝炎时透露出来的。许孝炎来自香港,他是被国民党派往香港负责文宣工作,并主持《香港时报》的。《香港时报》是国民党在香港的机关报。

  蒋介石对许孝炎说了一番颇为重要的话:“基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针对中共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决定派人到北京一行,实际了解一下中共的真实意图。至于人选,不拟自台湾派出,而在海外选择。”

  遵照蒋介石的意思,许孝炎提出了在海外的三个人,供蒋介石选用:曾任立法院院长的童冠贤、曾任立法院秘书长的陈克文、担任台湾“立法委员”的宋宜山。

  蒋介石以为三人均可,请许孝炎征求他们本人的意见,然后从三人中择一前往北京。

  许孝炎回到香港,经征求意见,童冠贤摇头,陈克文和宋宜山点头。

  经过比较,蒋介石最后选中了宋宜山。蒋介石为什么选中宋宜山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宋宜山长期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人事处处长这一机要职务,蒋介石信得过;第二,宋宜山的胞弟乃宋希濂,国民党中将,正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宋宜山以探亲名义前往北京,“名正言顺”,不大会受人注意。

  宋希濂,湖南湘乡人氏。1924年,宋希濂进入黄埔军校一期,成为蒋介石的学生。1933年,他担任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1937年任西安警备司令;此后,历任第七十一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司令、华中“剿匪”司令。

  1949年初,西南吃紧,蒋介石调宋希濂出任川湘鄂绥靖专署主任,兼十四兵团司令。

  蒋介石兵败如山倒。1949年11月,宋希濂手下尚有数万兵马,在荒乱中节节败退。宋希濂本人于11月19日被俘于大渡河北岸一座小庙之中。

  宋希濂被俘后的一幕,颇为有趣。一位首长模样的解放军来看他。他称之“军长”,对方摇头;呼之“师长”,也摇头。原来,那人叫阴法唐,是一个团长,令宋希濂大吃一惊!因为在他的心且中,解放军的追兵起码是几个军。当时的情景如下:

  阴团长见宋希濂这般误会疑虑,连忙摇头笑着说:“我不是军长,也不是师长。我是五十二师一五五团的团长。沿大渡河在后面追击的先头部队只有我这一个团,确切地说,只有八百人的兵力,仅相当于一个加强营。”

  宋希濂一听说在后面追击他的只是一个团,而且只有八百人的兵力,便长叹了一声,懊悔地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我总以为在后面追击我的有几个军,有情报说是九个军。早知如此,就是有三个团、五个团,我也有力量……”

  这回轮到宋希濂大叫“亏得冤枉”了。

  从此,宋希濂成了阶下囚,他先是被关在重庆的白公馆,跟当年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等关在一起。王陵基笑称在白公馆过着“四望”生活:“夜里望天亮,早上望吃饭,中午望晚饭,晚上望睡觉。”宋希濂那时成天和他的黄埔军校一期同学钟彬下象棋。

  后来,宋希濂被押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跟被俘的国民党要员们关押在一起。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其实是人们叫惯了的俗称,只是由于附近有一所名叫“功德林”的庙宇罢了。那里的前身,是京师第二模范监狱,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内有三百五十多间监房,可容一千多名犯人。

  1957年4月,宋宜山从香港来到了北京。他是为了到功德林探望弟弟宋希濂而来的,所以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他一到,一位名叫唐生明的人便与他联络。

  唐生明乃国民党名将唐生智之弟。唐生智是湖南东安人,担任过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司令。他跟宋希濂不同。在1949年8月,他通电起义,投向中共,所以他与“功德林”无缘,而是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在唐生明的安排下,宋宜山到北京的第三天,周恩来便接见并宴请他。这表明中共对于蒋介石来使的重视。周恩来向宋宜山面谈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关原则。周恩来说,具体问题将由中共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与他会谈。

  也真巧,李维汉是湖南长沙人。这样,宋宜山、唐生明、李维汉三个湖南老乡聚在一起。

  在会谈中,李维汉向宋宜山阐述了中共关于台湾问题的四项原则:

  一、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二、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

  三、台湾地区的政务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前往干预,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对全国政务的领导;

  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这四项原则,实际上也就是邓小平后来提出的“一国两制”的设想。

  在会谈之余,宋宜山到“功德林”看望了弟弟宋希濂,也在北京进行了参观访问。

  5月,宋宜山回到了香港,向许孝炎作了汇报。许孝炎嘱其写成书面报告,以便转呈蒋介石。

  宋宜山在报告中写了与周恩来、李维汉会晤的情形,也写了北京欣欣向荣的景象。

  蒋介石阅罢,大为不悦。蒋介石对许孝炎说,今后宋宜山不必再回台湾了!

  此后,1959年12月,宋希濂获特赦出狱,1980年赴美。他在言词之中,对中共颇多赞语。1984年4月4日,台湾《中央日报》斥之为“中共鹰犬”。而同年6月,台湾政论家李豪发表长文,题为《鹰犬将军》,为之申辩。宋希濂晚年从事写作长篇自传,耐人寻味的是,该书出版时,他竟用《鹰犬将军》作为书名。他以为这是一个极好的书名,坦然道:“若不是别人奉送,自己再冥思苦想也是想不出来的。”1993年初,他病逝于美国。

  他的胞兄宋宜山,1972年因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章士钊追悼会,被蒋介石以“附共”之名,撤销了“立法委员”职务。

  §§第十二章 未完的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