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拘押之中的蒋介石

  蒋介石呢?他在12日上午9时被拘押于新城大楼东厢房之后,10时,张学良便来见他。张学良把张、杨通电交给了他。蒋介石与张学良发生了争辩。张学良不得不说:“你不听我劝告,可将这件事交人民公断!”蒋介石则称“余身可死,头可断,肢体可残戮”,而“人格与正气不能不保持”。

  翌日,蒋介石要见杨虎城。杨虎城至,蒋介石连声问:“这件事,你事先知道吗?”“这样干是听什么人的话?”

  杨虎城答:“知道。”他还说:“这是全国人民的公意,希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新城大楼是绥靖公署,那里毕竟目标太大,张、杨怕有闪失,决定请蒋介石移居至玄风桥高桂滋公馆——金家巷张学良公馆附近。高桂滋是国民党第三十二军副军长。

  孙铭九记得,在夜深之际,他奉张学良之命,来到新城大楼,请蒋介石乔迁。

  蒋介石误会了,以为半夜拉他出去枪毙——他看见孙铭九腰间别着手枪,怎么也不肯搬!

  这样,14日下午5时,端纳是在新城大楼见到蒋介石的。端纳呈送了宋美龄之信,此信手迹现仍在,只是信末一句后来被剪去。

  宋美龄的信,原文如下:

  夫君爱鉴:昨日闻西安之变焦急万分,窃思吾兄平生以身许国大公无私,凡所作为无丝毫为自己个人权利着想,即此一点寸衷足以安慰。且抗日亦系吾兄平日主张,唯系以整个国家为前提数年来竭力整顿军备,团结国力以求贯彻抗日主张,此公忠为国之心,必为全国人民所谅解。目下吾兄所处境况真相若何,望即示之以慰焦思。妹日夕祈祷上帝赐福吾兄早日脱离恶境,请兄亦祈求主宰赐予安慰为国珍重,为祷临书神往不尽欲言,专此奉达。敬祝康健。

  妻美龄

  廿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信末原有“戏中有戏”四字,后来被剪掉了。蒋介石一看“戏中有戏”四字,心中明白是指南京“戏中有戏”。

  经过张、杨力劝,且端纳也以为新城大楼太显眼,蒋介石才同意于14日夜迁往高桂滋公馆。

  端纳翌晨又见蒋介石时,说了一番话,颇为打动蒋介石的心。端纳说:“我这次是受蒋夫人的委托而来的,到这里之后与张汉卿将军进行了晤谈,对这次事变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我首先告慰您,就是张将军对您并无加害之意,只要您答应他们的主张,他们还是忠心地拥护您做领袖。我认为这不仅是张、杨两将军的个人意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也赞同这样的政见。您若是接受他们的主张,今后将更成为世界的伟人;若是拒绝接受,势必将成为渺小的人物。国家和委员长个人的安危荣辱全系于委员长自己心思的一转。”

  毕竟端纳乃“西洋人”,又是蒋介石信得过的人,以客观立场讲这番话,蒋介石容易听得进。

  蒋介石致宋美龄的复函,近似于“遗嘱”:

  美龄吾妻,余决心殉国,余死后,余之全部财产由汝继承。望汝善视经国、纬国两儿,有如己出,以慰余灵,愿上帝赐福于汝。

  端纳于15日午后返洛阳之后,16日下午4时再度飞抵西安。端纳又见蒋介石,告知南京“戏中有戏”的一些情况,并转达在洛阳与宋美龄、宋子文通长途电话的内容。宋美龄的一句话,使蒋介石为之一震:“宁抗日勿死敌手!”

  蒋介石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虽然他还要摆委员长的架子,虽然他还不肯马上认错。

  17日下午,周恩来抵达西安的消息,又一次深深地震惊了蒋介石,因为这意味着“敌手”已伸到西安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