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为官一剪梅

张廷玉随皇上来到养心殿,待康熙在软榻上斜倚下去,他这才伏地自责道:“圣上南巡,臣下不曾护驾。皇帝受此惊扰,微臣实实愧对皇恩。”

“起来起来,”康熙摆摆手,“赐坐。”待李德全搬来软缎瓷墩,张廷玉坐下,接着说,“令尊身子骨倒还结实。这次随朕游太湖,不料扫兴,你派家人回去多多慰藉。”不等廷玉谢恩,突然改换话题道,“朕召你来,想听听你对太湖剌客的看法。究竟何方所为,你想过没有?”

张廷玉一时语塞。皇上睿智远虑,果然想到了自己最为担心的问题。如果不能捉到凶犯,一味杯弓蛇影,扩大怀疑下去,朝野安定局面必将毁于一旦。想到此,他定了定神,字斟句酌地说道:

“屑小之徒、撼树之蜉,古已有之。太湖剌客,只须严饬刑部揖拿正法,不宜疑窦有它,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太子已立,逆贼鳌拜、吴三桂已除,如今国泰民安,满汉和衷共济。大清一统江山,皇上恩泽达于四海,时称昌明盛世。此局面来之不易,依微臣之见,安定为先,安定为上,安定乃固国之根本。只有安定,昌明盛世才能绵绵万代……”

“正合孤意,”康熙的“心病”似已缓解,捋捋花白的髭须,频频颔首,“说下去,说下去!”

“《易》曰:‘信及豚鱼’。《书》曰:‘惟德动天’,‘至诚感神’。”张廷玉接着侃侃言道,“诚则天神之远,豚鱼之顽,皆可一气以孚之,何况臣民乎!圣上重儒学,启汉臣,兴博学鸿词科,诚以待汉,满汉一家,故有恒久之治。纵寥寥前明遗老遗少,作怀旧之思,悼亡之念,那又何足挂齿?似不必为太湖之变大兴文案。唐臣陆贽有言:‘动人以言,所感已浅,言又不切,其谁肯怀?’臣伏愿圣上自今鉴于既往,与天下臣民想见以诚。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兴言祸乱,不妨流涕陈词;德音既宣,不宜更参忌讳。用人行政,明降谕旨。批答章奏,悉令抄发,除兵机所关,不宜预泄,即郡县不守师律之机,朝廷虽不宣,草野岂无见闻?与其传言而误其词,何若播告以作其气。则怀忠抱义之士,于朝廷之得失,皆得补遗拾缺,随时论救。杜权奸壅塞之私,激四海忠义之气,皆在乎此。此臣之所谓‘以诚之国’也!”

“好,好。”康熙禁不住站了起来,在殿上踱步。

“太平盛世,易出粉饰之徒。国富仓盈,要防贪脏枉法之吏。"皇上听得十分专注,张廷玉索性放开说去,“虽经两朝励精图治,杜绝圈地,大兴河工,水旱之灾有所收敛,然以华夏之广,每年仍有数十万灾民乞讨逃荒。皇上爱民如子,每每拨银赈济,却有刻扣赈银之官。不少官吏报喜不报忧,蒙蔽朝廷,以图加官进爵,用百姓血泪染红顶戴花翎。盗贼之起,由于吏治疏漓,吏治之漓,缘于登进之滥。夫用人宜采正途,严禁贿官、捐官、跑官之谬。此等奸吏,来自田间者百无一二,皆官员子弟,纨绔戚友,依草附木,党援同伐。长于应酬仪节,嫖赌奉迎,疏于爱民、亲民,不知五谷来之不易。更有尸位素餐,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之酷吏,似此等贪污腐败之徒,一经查出,不论品级,宜严刑峻罚。宋太祖承五代之风,以廉士为县令,论者谓开三百年太平之治。昔人有谓赃吏犯法,法在;奸吏舞文,法亡。吏治若此,世风若此,危乎不危?况开科取士,每进数百人,选缺补官,岁无一二,求才几成虚语,应试将至无人。有不堪为流涕而长叹息者。然此等流弊,降旨明诘,部臣无以自解,督府必不肯承,何哉?臣闻,有督批房胥呈文曰:‘官云云,吏云云,本部堂不知其所云。将‘云云’者押解来辕,听候本部堂云云’……”

“嗯,如此昏官到处都有。”康熙点头。

“犹有无名子赋《为官一剪梅》……”

“噢?还有‘为官一剪梅’?”康熙笑道,“又怎样为官,怎样剪梅,说来听听!”

于是,张廷玉吟道:

仕途钻剌要精工,

京信常通,

炭敬常丰。

无灾无难到三公,

妻受荣封,

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

不谥文忠,

便谥文恭。

听到此,康熙蹙眉沉思,自言自语道:

“话虽刻薄,说的倒也是实情。下面吏治之漓,奸吏之嚣嚣,根子在朕身边的王爷王子、六部显贵。”

“故臣以为,安邦治国,以诚取信,以安为本,以整饬吏治为先。《中庸》三达德,凡事皆不可废。以知为知,以行为仁,以诚为信。圣贤穷达,终无不伸。文王居岐,而其仁民爱物之心不易,故无往不畅。柳下惠为土师,三黜而不改其志。孔子厄而撰春秋,遂成万代宗师。吾皇圣明英主,不以秋虫之鸣塞听,不以太湖屑小之徒分心,仁爱待民,严律治官,盛世穷达,乃兆亿斯民之万幸也!愚臣之言唐突,伏乞圣裁。”

说到此,张廷玉跪地深深叩拜。

“衡臣,你书读得不错,用心也颇佳。”康熙停住,仰望宫外蓝天,却没回头,“果然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乃父学富五车,略嫌拘谨。尔学智双全,中庸圆通,又颇具魄力,可堪大用,好自为之。跪安吧!”

康熙回头,见张廷玉早跪在地上,摆摆手:

“起来起来,回!”

张廷玉走出宫门,虽已汗湿了贴身内衣,却感到浑身轻松舒适。要说的话终于向皇上一吐为快。平常他也如父亲沉默寡言,不事张扬;但为安国利民,在皇帝面前不得不说。乃怕唐突招祸,在所不辞。

接下来几天,张廷玉代皇上拟旨。提升鄂伦岱职位、高士奇致休封少保的玉旨好拟,很快拟好经圣上过目,交吏部发下去了。然而,那有关查办庄廷龙一案的诏书,从何说起?连日来,从每天无数各部各府奏折、呈文中,他慢慢理清了一些头绪。

太湖剌君事件发生后,皇帝在震怒之余,回銮途中,向沿途各省发出了一道道密谕,严饬外省督抚司道,叫他们四下明查暗访。如有语言含诽谤,文字带讥剌,影射本朝的“黑书、黑文、黑诗”出现,从速举察,不得徇私。倘有纵情不举,后被朝廷察出,定必从重治罪。这道密谕一下,那些贪官奸吏,为求升官进爵,脱祸消灾,那管诚信求是,那顾冤屈隐情,纷纷捕风捉影,从鸡蛋里面挑骨头,罗织罪名,邀功请赏。

皇帝的銮舆,方进了北京,那浙江省就闹出庄廷龙的文字狱来。有圣上密谕,下面办得很凶。把个已死的庄廷龙开棺戮尸,被株连砍头的七十二人,充军流放者达数百人之多。

这个庄廷龙家庭豪富,也算是个读书之人。他很想著书立说,将来藏之名山,永垂后世。怀着这个心思,他天天拈着笔,埋着头,冥思苦想,在那书堆里去寻找生活。就是当年孔夫子删诗书、著春秋,也没有这样的忙。无奈他心存著作家的宏大抱负,肚皮却不争气。七拼八凑地做了几篇文章,自己看了也不满意。若要流传后世,这样的文章肯定是不行的。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妙法,花钱暗中托人,四处收买一些贫寒文士的文稿。偌有绝妙文字,他不惜重金也要弄到手。有名盗贼,盗到乌程朱氏一部绝不敢公开的明史稿本卖给他,他又请些举贡生监,把崇祯一朝的事实加了进去,然后换上他自己的名字,请人刊刻出来,前面罗列着许多当地有名望的文人学士为其捧场。自以为除了龙门史记、紫阳纲目,就算他是个大史学家、大著作家了。

谁知,书刚流传开来,就碰上康熙帝的密谕,撞了个正着。死了的庄廷龙开棺鞭尸,他无知无觉,倒不打紧,只害了那些题名、编辑、刊刻、卖书之人。张廷玉明知这文案过于扩大,牵扯无辜,还要代拟诏书,确实苦恼了一些日子。最后总算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他拟文严厉申斥那些专好寻章摘句,自命通人硕士的所谓“假文人”,同时也讥讽一些闲得无聊,专事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真文人”,触犯文案,决没有好下场。而对真正的儒学大家、学贯古今的名家学士,隐晦地宣示保护。康熙火气已过,也没细看,作了朱批。诏书一发,倒也吓得那些“假学道”、“抄文公”屁滚尿流,再也不敢造次了。这对纯化文风,尊重儒学,反而起了好作用。

那天,张廷玉办完最后一道公务,正要下值回家,却不料马齐老相惶恐不安走了进来,劈脸就问:

“廷玉,前宰相索额图抓起来了,你知道吗?”

“索相抓起来了?”张廷玉心里大惊,脸上却尽量不露声色地搭讪一句,“他不是在前年就致仕隐休了吗?”

“你忘了,去年又被皇上重新起用,还去德州侍候过皇太子养疴?”马齐见他走出书房,朝宫门外去,心事重重地跟在后面,总想从这位少相嘴里套出点什么。

“好,好。”张廷玉头也不回地撂下马齐,掩饰着内心的慌乱,朝停在宫门外的车舆走去。他怎么不记得去年的重新起用呢?祸即由此而起。

马齐在后面朝他背影呸了一声:

“好什么好!”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