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南巡遭遇刺客

康熙四十二年春二三月,江南又早已岸柳如丝,莺飞草长。在江宁府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廨署的“大观园”里,巍峨的宫门、殿宇,美伦美奂的水榭楼台、游廊亭阁,装扮得簇新鲜亮,四处张灯结彩,满眼锦簇花迷。五品顶戴的曹頫,率廨署官员、部吏一一查看了各处,最后来到正在铺洒新鲜黄土的大宫门、二宫门主道,一切遂心如意,定能邀得龙颜欢悦,他含蓄深沉地在心底里落意地笑了。

江宁织造廨署的府邸、园子,大得吓人。放眼望去,东起永济桥,西至碑亭巷,南到利济港,北抵长江之滨。这是在前明永乐皇帝之子朱高熙的汉王府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展起来的。经过祖辈曹玺、父辈曹寅和曹頫兄弟三代人的苦心经营,方有如此规模。曹家本是汉人,曹玺在内务府侍候过顺治爷,入了旗籍,曹寅的母亲孙氏又是当今皇上的乳母,曹寅在除鳌拜的宫变中有过赫赫之功,皇恩浩荡,曹玺去世后,曹寅世袭了江宁织造的“肥缺”。加上与皇室联姻,是清廷宠臣显贵,康熙有过三次南巡,每次都驻跸在此,由曹家接驾。

因之,曹家府邸又被称为大行宫。数十年后,残章断片上有了“大观园”的称呼,这是由曹家第四代不肖子曹雪芹依葫芦画瓢叫响的。他把大行宫西侧的朝房、偏殿、箭亭、花园和绿静榭、听瀑轩、判春阁、镜中亭、塔影楼、彩虹桥等等,等等,写进了那本丢尽曹家和皇室体面的《红楼梦》中。斯时,这个孽种尚未出生,而要在康熙帝第五次南巡时,才迟迟降生于这个脂粉飘香、风鬟雾鬓的大行宫中。

却道曹頫打从接到御驾四次南巡的邸报,便面北祈祷,日夜企盼。探马打听说皇上已驻跸扬州,他便每日派快马前去打探。两江总督、巡抚、旗营督军衮衮诸公,各路公侯、各色顶戴花翎,花雨般飘落到此,打听音闻准备接驾。桐城的致休大学士,前宰相张英,也风尘仆仆赶了来,就住在大观园的南梅园。

曹頫正在书房焦急不安地等待快马音讯,父亲曹寅陪布衣简服年近古稀的张英走了进来。父亲近知天命之年,着二品顶戴。织造官不显赫,但扼皇室丝绸一应供奉,受命搜集江南民情、监察官吏、笼络名儒士大夫,故曹府处江南政治、经济、文化漩涡中心。江淮盐、粮、织造,是清廷命脉,康熙把心腹奴才放在这里,自然放心。曹家权倾一时,就是总督、巡抚,哪怕宰相、钦差也让着几分。一生不愿当官却又当了几十年宰相、尚书的张英,同曹寅来往颇多,告老还乡后在家闭门幽居,著《聪训斋语》、《南巡扈从纪略》、《笃素堂诗文集》诸书,绝少远足。但只要来江宁府,照例落脚在织造廨署。

步入书房,张英迫不及待地询问曹頫:

“贤侄,皇上已到何处?可从扬州起驾?”

“啊,老臣相,快快请坐。”曹頫唤丫环给张英和父亲上过茶,也是一脸焦虑地说,“晚辈也正等待探马的消息呢,应许就回来了。”

果然,一杯茶没凉,廨署一部吏急匆匆跑了进来,兴高采烈大声禀告道:

“老爷、少爷,皇上从扬州起驾了!”

曹寅和张英不约而同站了起来问:

“到了何地?”

“已过瓜口,到了金山。”

突兀长江左岸的金山,与右岸瓜州相对,古来是名刹胜地。厮时,金山下舶着雕龙绘凤、旌幡幢幢的御船、随行大臣、内侍的官船。五十岁的康熙着天子龙袍,戴着冠冕,神彩奕奕,在华伞玉盖勋臣宫女簇拥下,朝金山寺缓缓走来。康熙的游兴极浓,在扬州“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似也未尽兴。

驾临金山寺,满寺僧众、游客,秃光光黑鸦鸦跪了一院,山呼万岁。康熙体恤爱民地招招手,着前内务府总管大臣,现在江宁致休享福的魏东亭,给寺主方丈钦赐了赏银,便着随驾的大学士高士奇引路,去寺院周近游览。比康熙年长八岁的高士奇,是个落拓不羁的文人,虽因明珠一案受到皇帝的申斥,但康熙说过,“卿家才学不错,还是可为朕解解闷”,故此次南巡还是带上了他。

方丈在山上高处搭黄帐,设斋席款待皇上。康熙与魏老内侍、高士奇等近臣逐憩而饮。因康熙要与民同乐,不准清山,倒叫武功高强的十几名贴身侍卫,也总捏着一把汗。须知,这不是在警卫森严蚊子也飞不进的紫禁城、圆明园,而是在江涛滚滚人影嚣嚣的山寺,倘若有个一长二短,岂是担待得起?

高老朽却是无忧无虑,在皇上跟前摔葫芦踢马杓地喝酒论诗。他道:

“皇上,臣闻金山寺诗,自唐张佑一首为绝唱,此后千百年,果无人不搁笔乎?”

“饱学之士,其识也鲜。”康熙顾左右而笑道,“万古江心寺,金山名日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橹过防僧定,涛惊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魏东亭击节赞叹:

“圣上才智弥天,又是一首绝好御制诗。”

“马屁拍到了大腿上,”康熙拍拍魏老头子肩膀,开怀大笑, “何为御制?此乃孙鲂所写,虽不及张之自然,也颇具气势。”复谓高士奇曰,“朕闻郭璞善葬,而必择此地,其理何居?”

大学士一时语塞,想了想回道:

“圣上所言历来相传,究竟无碑碣可据。金山寺志中载前明日本使臣中天叟诗,诗曰:‘遗音寂寂锁龙门,此日青囊竟不闻;水底有天行日月,墓前无地拜儿孙。’据此,郭璞葬此的传说不可信了。”

斋席上一时语塞,康熙的脸拉了下来。高老朽意识到中天叟的诗触犯了龙颜,一时没了主意。倒是读书不多机敏过人的魏东亭,为他解围道:

“皇上,奴才不谙诗,倒觉得日本人的诗,似也应正了前明之亡。什么‘锁龙门’啦,‘无地拜儿孙’啦,都是冲他们说的啊!”

“哈哈,你这个老魏头,”康熙停下玉杯、玉箸,站了起来,转脸一笑,“不议前朝是非,起驾,前山后山转转就去江宁。”

山下悬崖树林中,有一神秘人影,窥视山上黄帐已有多时。此人在扬州瘦西湖、平山堂一带出现过,布衣纶巾包裹着一身横肉,打扮成富商模样,无人注意。此时却是蓑衣斗笠翁的渔夫装束,斗笠压眉,遮去大半黑脸,更显神秘阴森。猛听山上传来“无地拜儿孙”的言语,身子骨一耸,打了个激凌,蹲下猫步溜下岩岸,钻进了一艘尖头钝尾的小渔船。

康熙回到御船上,沉默不语,闭目养神。听任贴身答应、常在一班嫔妃宫女揉肩松背,也不闻不问。自从孝懿皇后崩,册立贵妃佟佳氏为后,先后贵妃钮祜禄氏、敏妃张佳氏和康亲王杰书、简亲王雅布、显亲王丹臻薨,一批老臣也纷纷作古,离他而去。他有一种老之将至之感。起驾前夕,大学士诸臣要为他庆五旬万寿,恭进“万寿无疆”屏,被他推却,一走了之。

康熙似比先皇明智。他风流倜傥,也爱女人。几次南巡,有过不少风流韵事。但他知道爱民,北狩南巡,治河治水,体恤民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民正是为巩固江山,延续来之不易的皇权。在女人和皇权之间,他首选皇权,其次才是女人。女人如玩物,如衣履,最好的玩物衣履,玩过用过可以抛之弃之,而朝廷是要绵延百代,须虞不可废置。为此,他登极亲政,用尽机谋权术和铁的手腕,除鳌拜,平定吴三桂,御驾西征产除葛尔丹,安定西域,使大清江山前所未有的“铁箍一统”。宫廷内外,一当发现逆子贰臣,诛杀决不手软。曾辅佐他除鳌拜平三藩功勋赫赫的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无一不纷纷落马,困死囚城。

现如今,国靖民安,太平盛世,康熙此次南巡,心绪本来是不错的。怎么为倭寇使臣几句歪诗,把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的好心情冲散呢?逆水行船,大浪滚滚,风呼涛啸,方显真天子本色。康熙眯缝着半睁的泡泡眼,不自禁抬一抬搁在御榻上的手,似要把绵长的思绪和不快挥去。

洪波滔天,御船迎风破浪朝江宁进发!

皇帝南巡的消息,不胫而走,偌大的江宁城早已是倾城倾巷。各府大员,各部胥吏,庶民百姓,鹅行鸭步汇集江边。御船抵达码头,三声炮响,鼓乐熏天,黑鸦鸦蚂蚁般跪伏蠕动数里长的人群里,传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吼,山鸣海应。

在后面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的人丛里,依旧少不了那个没引起谁注意的诡秘客,他又换了装束。一身市井平民的皂布长褂,戴江宁新制剪绒帽,黑绒帽压得很低,几乎盖过了额头黑痣一撮毛。皇帝在魏老头子和高大学士、挎刀侍卫拱拥下,缓缓步下御船。在码头跪迎磕头的前宰相张英、曹寅父子和总督、巡抚、将军齐声高呼:

“恭请皇上圣安。”

“朕安。”康熙第一眼看到了张大学士、曹寅,兴致勃勃地转过脸,扫了一眼众臣,微微一笑,挥手道,“你们都跪安,回去吧!”

在张英、曹寅和随驾大臣搀扶下,康熙登上早候在码头的龙辇,龙辇辚辚驶过数里长争睹皇上丰彩的人巷,朝织造廨署驶去。庶民百姓的欢呼,感染了康熙,不时撩开黄缦,朝外挥手。

御幸大行宫,已是掌灯时分。月雾迷茫的行宫,灯火通明,那殿台亭阁浸润在夜岚中,仿佛天宫瑶池,琼楼玉宇。康熙也真是累了,太监宫女侍候进过御膳,跟张英和曹寅、魏东亭闲话几句,便在寝宫安憩。

当夜无话。

翌日上午,内务府总管颁下皇上对张英、曹寅两家的赏赐。赐张英的有御书榜额“古今贤臣”一帧,另白金千两。接着,又传旨二人晋见。

曹家是皇亲国戚,这好理解。唯张英虽贵为宰相,终不过一汉臣尔,蒙受如此隆恩,实实令人猜凝。此大臣,不到五旬就言致休,康熙一再温语慰留。直到两年前已逾花甲,复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康熙在畅春园赐宴为其溅行,并敕郎中、侍卫数十名驰驿送达桐城老家。沿途府县官吏迎送,享尽尊荣。

此次君臣长叙,又是日短话长。一整天就在“大观园”悠游漫步,不时在某一楼台亭阁饮酒论诗。

康熙已除却龙袍冠冕,穿一身闲适的海獭皮袍。张英致休就不再是宰相,也不再是下臣,他有时挽着比他大十七岁的张英的臂膀,亲昵得就像两个老伙计。倚俯在彩虹桥上,瞅着一湖清澈见底的碧水,水中一尾尾游鱼,康熙毫不经意地问:

“老先生,你归故里也有两年多了,照你看来,江南的廉吏,首举何人?”

“皇上,”张英习惯性地又要叩首,被康熙止住。他毫不犹豫地回说,“当是江宁知府陈鹏年。”

“陈鹏年?”康熙略略一怔,“总督阿山还有折子,好像参他什么。”

阿山跟陈不和,张英早有风闻。但陈的清廉,美誉远达两江南北,就是幽居桐城的张英,也耳熟能详。就说皇帝南巡,阿山欲加钱粮耗银以资花费,偏偏陈持不可,拖着不办。阿山怒其以往,欲加之罪,左右穷搜蜚语,陈自是祸将不测。就是皇帝不垂询,张英也会瞅空禀告。这会他一一道来,听得康熙默默颔首道:

“朕治天下,惯以吏治为本。老先生大臣风范,陈鹏年可资大用。”

张英嘘了口气。陈鹏年因祸得福,受知于上,遂成一代名臣,此是后话。

此次南巡,康熙要去杭州,没打算在江宁久驻。以张英、曹寅恳奏,尤多留一日。在行宫接受过地方疆臣晋见朝拜后第三天,御驾南去。康熙似乎意犹未尽,拉上张老先生同行。御船在波平浪静的大运河上缓缓行进,魏老头子、高士奇和张英,侍候着皇上,在金碧辉煌的御舱里或奕棋,或饮酒赋对,饱览江南美景,不亦乐乎。

为搏皇上一乐,高士奇瞅一眼老张英道:

“张老先生,听说在你们家,有一首绝对是不是?”

“哪有什么绝对?”张英故装糊涂。

“说说何妨?”康熙也来了兴致。

于是高士奇朗声念道:

“六尺巷两宰相少相老相子承父,

这不是巧对绝对是什么?”

“嗯,出对不错。”康熙点头说,“张家一朝两相,旷古未有,况廷玉是本朝最年轻之大学士。后阙工整,只是‘六尺巷’有何来由?”

张英拘谨地一笑说:

“禀皇上,下臣还在朝廷时,老家人与邻居叶姓争地界不休,常有书信。臣下在烦虑中寄打油诗一首。诗曰: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有所悟,拆让三尺。叶家感其义,也退后三尺,故成此巷。年深日久,六尺巷竟成地名。”

康熙抚掌大笑道:

“好,好,让利取义,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先生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廷玉秉乃父之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就喜欢他这点。”

“皇上过奖了!”从皇上金口听到对儿子的褒奖,老张英自是激动不已。

魏老头子皱着眉思索良久,忽对高学士说:

“张相家的那首对子,怎么就成绝对呢?”

“东亭兄有了?”高学士明知老魏学问不行,为求皇上开心,故意挑衅地问。

康熙瞅着魏东亭,也来凑兴。斯时,御船已抵达太湖入口处的五门闸,魏老头指着湖洲上正在啃草的牛群,咳咳嗓子朗声说出他撰的下对:

五门闸一群牛大牛小牛哞接哞

接着,他还学了两声牛吼。那牛吼声学得倒像是可以乱真,引得岸边的牛群此呼彼应。直乐得康熙、臣下和在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笑得前俯后仰。

太湖笠泽,碧波万顷,芦花摇弋,青山如黛,水鸟在御船上空咿咿呀呀盘旋。七十二峰在天际星罗棋布,此真是天下第一江山也!周览胜景,一洗襟尘,把酒临风,康熙其喜洋洋者矣!

老家乃浙江钱塘铺的高士奇,见康熙兴致颇高,脑子一转,又说起了江浙一带文人学士的风流掌故:

“圣上,您还记得先帝驾崩那年正法的金圣叹吗?”

不等康熙答话,张英悄悄捅了高士奇一下,生怕这个说话没轻没重的“滑稽大臣”,提起顺治朝“文案”,惹发是非,引得皇上不高兴。

老朽昏聩的高学士却没有领会,兀自侃侃言道:

“金圣叹和他舅父钱谦益,就是太湖左岸苏州地方人氏,”他指了指烟波浩渺的天际,“这舅甥,一个号称江南才子,一个与吴伟业、龚鼎孳号称清初‘江左三大家’。说起来,两人都有些学问。”

处死金圣叹,康熙还只七岁,钱谦益坐罪,更是在他出世之前。金、钱既是江南名人,他倒也想听听。高士奇一看皇上专注,抿了口茶,神气活现地续说道:

“某日,金圣叹在茶馆,听老少二人在谈巧对。一个说有了,你的上联是: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我的下联是: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另一个忙道:真不愧对对老手,佩服佩服。晚辈还有一上联,‘上素月公饼’,再请赐教。老者拈断三根须,也没对上。金圣叹禁不住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对‘中糖云片糕’不就行了?”

张英怕皇上听不懂江苏吴语,解释道:

“在苏州话里,‘上素’是‘尚书’的谐音,而‘中糖’就可意会‘中堂’,也算巧对了。”

康熙连连颔首。

“还有更巧的,”高士奇沿皇上目光望去,前方湖面突然浮出三座小岛,这是太湖名胜“三山”,他也就奇峰突兀地吹道,“那老者又出一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金圣叹眉峰一耸说,有了,下联可对:

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不知可否?”

康熙点头说:“《春秋》是史书,自是可读。”

“钱谦益却枉为‘江左三大家’,”高士奇谈峰不减,“生性老奸巨滑,玩世不恭,见奶就是娘。明万历年进士,曾授编修,讲学于东林。东林党案,遭劾罢官。崇祯元年复起礼部侍郎,参讦再次削职归乡。明亡,他又依附南明马士英。先皇二年,大兵南下,他率先迎降,保全性命,放了个礼部侍郎,令修明吏,后坐负罪。如此无骨之人,连外甥金圣叹都瞧不起。那次来钱府祝寿,高朋满座,都说金圣叹书法好,耸恿他一献墨宝。金也不推辞,当众碾墨挥毫,写了上联:

一个文官小花脸;

众人一见,吓得乍舌失色,钱谦益顿时气得两手发颤,当着众人又不便发作……”

“好,好,”魏老头子乐得呵呵大笑,“老夫平生最恨没骨头的东西。”

“接着,金圣叹又‘唰唰唰’几笔写出:‘三朝元老’四个大字,众人大大嘘了口气,钱谦益也转怒为喜。先抑后扬,乃为文古法,他想外甥哪有不敬舅,怎敢当人暴众扫他的脸面。金圣叹接下去又写三字,众人纷纷逃散,钱谦益气倒在地——”高士奇意气洋洋瞅着侍驾诸公,诘问道,“列公,你道最后三个什么字?”

斯时,见一条乌篷小船,箭一般朝御船飞来,康熙猛地一怔,脱口而出:

“大奸臣!”

“万岁圣明,正是‘大奸臣’三字。”高士奇几乎同时看到了那条小船,话音未落,便见小船上一蒙面大汉,挺一把长剑,腾空朝御船上飞来。顿时吓得老朽大学士面如土色,被宰的猪般嗷嗷叫唤:

“有剌客——快来保驾——”

说话间,剌客已跃上御船船头,窜进御舱,朝皇帝扑来。幸得康熙自幼跟随宫内“布库”习武,骑马射箭,臂力过人,剑术拳术亦非常人可比。前些年还经常去关外漠北围猎,曾亲自射杀一百多只老虎。登基四十余载,为巩固国运,西征东讨,哪样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哪样险风恶浪没经历过?剌客扑来,他镇定自若,从腰际唰一声抽出佩剑,抵挡住剌客猛虎下山的一招。蒙面奸贼定是武林魔头,剑下千钧之力,直震得皇帝虎口生痛。康熙只有招架之功,断无还手之力。

瞧着皇上与剌客挥剑砍杀,两团白光上下翻旋,剑碰剑丁当炸响,直吓得太监宫女鬼哭狼号:

“救驾——救驾啊——”

张英老相、魏东亭虽年迈老朽,但皇恩深似海,一时帮忙不上,只得随手抓着舱里的御用器具,没命地朝剌客砸去。嘴里不停地高呼:

“侍卫——侍卫——”

高士奇则踉踉跄跄扑向剌客,去搂大腿,想用他老腐之身护驾皇上。蒙面汉没搂住,他胳膊倒先中了一剑。剌客越杀越勇,一剑挑死了前来救驾的一名带刀侍卫。康熙见侍卫倒地,有了几分心虚。他已气喘吁吁,汗流如注,毕竟年岁不饶人,五旬万寿,难言当年之勇。躲过那道逼近的寒光,朝后舱退去。

御舱里的呼号砍杀声,早惊动了御船和随船上的护驾卫士。前前后后十几名带刀侍卫一齐冲了上来,一拨护驾皇上,一拨抡刀向剌客砍去。

蒙面魔头并没把这些宫内高手放在眼里,他把剑挥得车轮般转,一团白光裹身,十来个侍卫却是近身不得。斯时,只听当空一声吼:

“我来也!”

却从刚靠拢的随船上,跳出一名盔甲齐整虎虎生风的旗营猛汉。此人名唤鄂伦岱,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是孝康章皇后外戚、袭一等公、赫赫有名的忠勇将军佟国纲的长子。康熙西征葛尔丹,鄂伦岱率汉军两营火器营,在昭莫多一役神勇无比,凯旋班师时带回京城,擢领侍卫内大臣。后坐事降一等侍卫,外放江宁旗营都统。此次由他率数十名兵卒,殿后护驾。

鄂伦岱天生就的铜筋铁骨,身高体壮,神力无穷。他跳将上来,大喝一声:

“都给爷散开!”

众侍卫散开了。他抡起马刀直向蒙面魔头一阵猛砍,便听当当当,剌客剑端火星飞溅,早已招架不住。魔头自知来者勇猛异常,心想大事难成,又怎能搭上一条小命?一边招架一边往船头退去。猛不防,被鄂伦岱一个反手鹰爪刁鸡,撕去半边面罩。就在鄂伦岱抡刀朝脖子狠砍取他性命时,他纵身一跃,跳入湖中,瞬间不见了踪影。鄂伦岱向弓箭手大呼:

“快快放箭!不能便宜了他。”

“射死他!”

“射杀他——”

既然剌客消遁,惊魂甫定的张阁老、魏东亭和捂着滴血的胳膊的高士奇;御船和随船上所有的人,都一齐为射手呐喊助威。

那一时,箭矢如蝗,带着哨音,毫无目标地朝水面上射去,箭簇落在水里,跳起一朵朵水花,犹如暴雨骤至,却不见那剌客尸体浮将上来。

神色稍定的康熙走到船头,冲呐喊放箭的臣下兵卒平静地说道:

“好啦,不必放了,剌客早远走高飞了。”

张英、魏东亭和总管太监李德全扶康熙端坐龙椅,尔后率先跪在舱板上,以额触地连连请罪道:

“惊扰了圣驾,下臣有罪,罪该万死!”

从邻船过来的地方疆吏、护驾侍卫和太监、宫女,也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跪伏地上,一迭连声:

“歹徒惊驾,奴才该死……”

康熙冷眼看看众人,开口说道: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大胆奸贼,敢来行剌,这还了得!若不是鄂伦岱赶来救驾,朕就遭了毒手。”

当下,康熙重赏了鄂伦岱,又把卫士申饬一番。传随班太医为高士奇治疗金创,尔后亲自搀扶起张英,苦笑一声说道:

“张爱卿,这次朕带你随驾杭州,本想一路上好好叙叙旧,不想却让你跟着受惊。”

张英立马躬身叩首说:

“皇上说哪里话,都怪罪臣几十年没治理好江南,除恶未尽,才让圣体受此惊辱。老夫虽已是一介布衣,也难自免其咎。”

康熙转对仍跪着的众人,挥挥手道:

“朕没事,你们都跪安吧。”

众人惶棘地散去,仅留下几名地方官吏。康熙无心再去杭州,当即传旨,旋跸苏州。

康熙在苏州也仅停留一夜,严饬江苏巡抚,从速缉拿剌客,万勿使剌客漏网。翌日,即改乘龙辇,走陆路,日夜兼程赶回北京。

却说皇帝走后,那江苏巡抚,奉到这道严令,自知是提着脑袋办的差使,办砸了难保其命。遂据鄂伦岱几名见过剌客半边脸的目击者所述剌客模样,着画师绘像,在苏州乃至全省各府各县四处张贴。那满脸横肉的剌客,右额上黑痣一撮毛,断断不会错的。一时间,太湖周围各乡各县,被满汉兵将围个水泄不通,连苍蝇也飞不出去。巡抚亲镇苏州,命五县捕快明查暗访,发誓要把“一撮毛”剌客捉拿归案。

那剌客虽有面相特征,但终究既无姓名,又无居所,更不知红道黑道白道,究竟从哪个道道上拱出来的魔头,又为何要行剌皇上。正是:

太湖平地起风涛,

行剌皇上一撮毛。

剌客能否捉拿归案,有耐心的读者续看下章,自然会慢慢分解。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