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6章 浪迹萍踪(2)

  不少女同志哽哽咽咽,流出了跟泪。

  “我跟你们去!我要一块去……”瘦弱的“罗伯特”突然摆脱同学们的揪抱,朝更加危险的千尺幢奔去。但立即被陌生的游客拦住,被无数双手拉了回来。挑夫和几名护送的石匠没有回头,也没有再理睬冲动的大学生们,风撕碎了恶狠狠地叫骂:“今夜的鬼风,真大!”

  黑夜和恶风吞没了那几名绳索连在一起的挑夫石匠和病人。人们退回到招待所门前,陌生的游客和大学生们还久久伫立着。他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愿老天保佑,一路平安!

  (写于1980年11月,发表于同年《文学月报》)

  洞庭美人鱼

  报载:“今年五月中旬,洞庭湖上一位老渔民捕捉到一条活的‘美人鱼’……”

  捕捉到活的“美人鱼”的,一定是郭怀德老头。

  我认识郭怀德老头,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被“下放”到渔村接受“再教育”,正逢“落礁”的秋渔讯,我被带到湖上,安排在郭怀德的船上住宿。郭老头当时五十出头,瘦巴脸,高颧骨,一脸风霜裂纹,穿着破烂。一见面,他用深陷在眼窝里的“刀子”——我敢说,谁见了他的眼睛,都不会想象那是藏在眼窝里的珠子,不过,这把“刀子”生锈了。他就用那把黄锈裏着的“刀子”刺向我。接过我手里的被包,顺手丢进篷盖低矮的坐舱里,那意思是:

  “你就窝在这里吧!”

  这是一条两丈来长,尖头翘尾,象织布梭子的独桅船,渔民习惯叫作业船。船头上除了网具、扳橹、麻罩等常见渔具以外,令人望而生畏的是那把金光闪闪的渔刀,象银器寒光逼人的渔叉,还有那一束吊舱篷顶上的柳叶渔镖。看船头船尾居家的摆设,郭怀德是老光棍吗?

  “老郭,你家里还有人吗?”

  他坐在船头上,龟裂的手机械地补着一铺小网,眼睛盯着湖水发呆,好象没有听到我的问话。我大声重复了一遍,他大梦初醒似地回过头,用黄锈裏着的“刀子”刺向我,僵硬地点了点头,还是没有答话。

  “还有几口?”我接着问。他脸上的裂纹轻轻颤动了一下,伸出两个手指。

  “唔,还有两个?”

  他又点点头。难道他是哑吧?我故意问:“还有老伴?”我想这船上决不会有半个女人,最多是两代光棍。不料他那生锈的“刀子”竟闪过一丝光彩:

  “嗯,还有个孩子!”

  他毕竟不是哑吧,我想同他叙叙家常。可是,整整一个下午,他就说了那么一句话。他回过头去,痴痴地望着湖水,就好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泥塑木雕的菩萨。不管怎样再问话,他也似乎没有听见。

  湖水映着秋阳,金波跳荡。刚刚“落礁”的细沙滩,柔软,丰腴得好象姑娘从水里抽出来的胳膊。远处的芦花,在淡淡的雾霭里,象飘浮的白云。要不是渔业队几十条作业船都到湖面上去了,那些有嫂子大娘和孩子们嬉戏的雍容大度的大“坐船”又离得较远,我一定会新来乍到便爱上渔家人生活的。现在,我被一种孤独感攫住了。郭怀德老头为什么不出湖呢?他靠老伴和孩子捕鱼吗?日暮黄昏,一队队归雁似的作业船纷纷靠滩停泊了,每条船上都升起了一缕缕炊烟,可郭家母子却迟迟未归。吃饭的时候,我端起碗,不安地问:

  “孩子和他妈,还不回来吃饭?”

  郭老头的脸痉挛了一下,用筷子指指下头的船板,呐呐地说:“他们有吃的。”

  我发现我的碗里是香喷喷的白米饭,而船主人的碗里是浮着几片焦黄锅巴的稀粥。一瓦钵清炖的桂花鱼,也不见一颗油星。难道他家的生活拮据到如此地步?后来才知道,“军事集体化”的捕捞方式,早弄得本来富裕的渔家几乎揭不开锅了,连身怀绝技的郭怀德,也是半年吃不上一颗油珠子。

  那晚上,我躺在芦片席子上,对表面疯疯癫癫实际心地善良的郭怀德,是十二个放心了。还有不放心的是,他老伴和孩子为何深夜未归?他们还另有一条船吗?我想问问郭老头,他却躺在船舱那一头,呼噜呼噜地沉入了梦乡。奇怪的是,到了半夜时分,我被呼呼声,哐当声惊醒!睁开眼,欠起身,在朦朦月色里,我看到郭老头站在艄舱上,后面的舱篷推开了,前面桅杆上补缀得象和尚的百衲衣的风篷,挂着满帆,鼓胀得好象就要爆炸,船象一匹神马在浪尖上飞奔……

  真是发疯了!实在太可怕了!

  我想喊叫。一看郭老头一手捏着风篷索子,,一手握着那把寒气逼人的鱼叉,我——我其实根本就叫不出声音来了。我象一颗芋头,放在撞篮里面,被摇过来,撞过去。随着波涛的起伏,船身的颠簸,我在坐舱里揉面一样揉着五脏六腑,只想呕吐!我强迫自己合上眼皮,把命运交付给上帝。

  我昏昏沉沉……第二天醒过来,郭怀德还是那幅痴痴呆呆模样,好象昨晚根本没有发生过“巡湖”的事情,我还以为是自己做了场噩梦。

  日子长了,我同一些老渔民混得很熟。有时云他们船上帮忙剖鱼,腌鱼,或写些什么家信。我有意问道:

  “哎,郭怀德家里还有什么亲人没有?”

  “有哇!”长着鲇鱼须胡子的老头回答,“还有个漂亮堂客(妻子),一个金童玉女孩子。”

  “现在在哪里?”

  鲇鱼须老头呵呵大笑:“噢?你没问过疯老头?”

  “疯老头?”我诧异地,“他是疯子?”

  “唉,要不是疯子,一个堂客死了‘炮’(方言“十”)来年,怎么还老是跟人说:他还有个老伴和孩子?他堂客走的时节,孩子还怀在肚里,是男是女还不晓得哩!”

  我的鼻尖酸酸的,心儿紧缩起来。我想起吃第一餐饭,郭老头指指船板说过的话:“他们有吃!”原来是他在怀念他的妄妻亡子啊!我擦擦湿润的眼窝接着问:

  “他堂客怎么死的?”

  “谁知道,那是过苦日子的时候……”

  “鲇鱼须”不愿继续这个伤心的话题。待了一会儿,我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噫,郭老头为什么经常晚上驾了船去湖上瞎跑?”

  “疯病嘛!”鲇鱼须叹息说,“就为疯老头!晚上发病,早晌渔村头头还组织批斗他呢!造孽啊,怪他晚上下湖是搞资本主义、复辟封建迷信!唉,人家‘炮’把年都是这号疯病。明明知道,还要斗他,这些人不是疯得更凶嘛!”

  “怎么说是复辟封建迷信呢?”我追问了一句。

  “唉,疯老头呀,他总是说堂客跳湖没死,变成了洞庭湖里的‘美娘鱼’……”

  “美娘鱼?!”

  “嗯,美娘鱼——城里人叫美人鱼……”

  于是,鲇鱼须老头跟我讲起洞庭湖“美娘鱼”的传说故事。一种说法是:舜帝爷爷到南方巡视,病死在九嶷山,舜帝娘娘闻讯,奔到君山,被水阻隔,哭得满山竹子成了斑竹,跳到湖里变成了“美娘鱼”。另一种说法讲的是君山上有个天仙般的白小姐,因为父母不让她跟吹金笛的长工相好,被迫跳湖成了“美娘鱼”,父亲追下湖成了“江猪”……

  总之,传说中的“美娘鱼”,都是钟情女子变成的。鲇鱼须老头发誓说:他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他爷爷年轻时见过“美娘鱼”,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鱼。至于郭怀德堂客跳湖后是不是也变成了“美娘鱼”,他可将信将疑,没有把握。

  “天晓得!”鲇鱼须老头拈着他嘴唇上几根稀疏胡子道,“那要等捕捉到那种神物的那天,才能见个分晓啊。”

  湖水天天退落,我对郭怀德老头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他捕鱼真有绝招:本领大的渔民,发现了鱼窝子,也得小心翼翼地把船老靠过去,再投下“业次”(渔具)。他却不是这样,远远地投出船篙,有意将鱼窝子惊散,再使出麻罩、鱼叉、飞镖,十八般武艺,左右开弓。他的手臂像蛇一样灵活,他的目光如雷达能盯住每一个惊惶失措奔逃的目标,然后一条条鱼全部收拾。我跟他谈“捕鱼经”,他说的话渐渐多了。但是只要问到他的个人经历,刚开的“口禁”立即又封闭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下午,各路渔船早早地靠了岸,在沙滩外连成了一条栉比鳞次的水上村街。孩子们在沙滩嬉戏,女人们在伙舱里忙碌。朵朵朵地响着砧板,带来几许节日气氛。郭怀德很早就去芦苇山里了,我走下船头,跟一群后生姑娘去十里之外的六门闸玩。六门闸有个很小的水上商店,我在那里买了两瓶德山大曲、两斤月饼,一条常德烟。回转来的路上,我解开一包“常德”,散烟!

  “哟,老头要伴你的福过个好节了。”

  “唉,这些年,疯老头只怕做梦也没喝过好酒,吃过月饼,抽过常德烟了。”

  “是啊,真是个怪老头!”

  一路上,他们谈疯老头。

  年轻男女,当然不能回答我关于疯老头的那些隐秘,更不会知道疯老头的漂亮老婆究竟怎么离开他,不过,他们都知道疯老头并不疯。还在他们穿开裆裤的时候就看到,疯老头每年从发“端午水”到中秋这几个月里,半晚上都要驾船到湖上去——去湖上寻找苍的漂亮堂客和孩子!平常的渔汛旺季,他是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据说“渔改”以后他还当过渔村干部呢!自从“造反的”把他当作“活靶子”批斗,一些好心的老渔民才喊他做“疯老头”,为他打马虎眼。

  有个胖姑娘甚至不怕丑地说:

  “郭大爷要是真为他堂客疯了,我看他老婆死在湖里也值得。”她话外有音:暗示她今后要找男人,就得找个像疯老头那样重情重义的渔家人。

  日轮象姑娘羞涩的脸盘子,渐渐隐藏到西天边灰蓝色的暮霭中去了。天是桔红色的,水是桔红色的,连沙滩也成了桔红色的金毯。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令人感到神秘,眩目,不知该走向哪里!十万只野鸭子,象团乌云飘了过来,落在芦苇洲子上。天上的桔红,随即变为暗红,淡紫,灰蓝,明蓝……在梦一般和谐宁静的夜霭里,一轮明媚而光洁的圆月,拖着长长的波光的尾巴,从东边水际跳荡而出,冉冉升腾……

  我们回到停泊着一长溜大坐船的湖湾里。湖湾里没有了嬉戏的孩子,伙舱里没有了嫂子们锅碗瓢盆的碰击声,船头上高挂着一盏盏明晃晃的桅灯,一家人围坐在矮榻榻的摆满吃食的四方小桌旁。远远看去,只见灯火不见人影,好象是从天上落下的一条星河,静谧得跟无人居住的“天街”一样。姑娘后生一个个离开我,回到他们各自的船头上去了。我的心里一阵阵颤动:多么难得的和平安宁啊!特别是在这风浪颠簸,昼夜躁动的渔汛旺季里!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呜呜的箫管声,间或又夹杂着渔歌声;那声音抑郁,低回,好象是在肺腑里吟唱:

  深挖月缺浅水个流,

  鲫鱼旁着鲤鱼个游。

  鲤鱼迎水它把头摆,

  鲫鱼子迎水张口梭,

  夫妻情分永世难丢……

  踏着渺渺的余音我走上船头,我奇怪那箫管声和渔歌声怎么嘎然而止!疯老头一个人盘坐在敞舱里,他跟前的矮桌上,插着三柱线香,供着一盘青绿色的斋粑。我一看便知那斋粑是用野菜和一把米饭做成的,心里为之一动:难道下午他去芦柴山里,就是为扯把野菜来祭奠他的亲人吗?月光照在他雕像一般麻木痴呆的脸上,粗裂的嘴唇上含着一片卷曲的芦叶,我更加纳闷了:心想刚才听到的箫管声是他用芦叶吹奏出来的吗?还有那伤怀的听了叫人心碎的渔歌……

  我被疯老头执拗虔诚的神情所激动,呆呆地站在那里,不愿打扰他。过了好一阵,我解开纸包,拿出两个月饼搁在野菜斋粑的上面,又顺手拿了一个酒杯,满满地倒了一杯酒,搁在供盘的旁边。这时,疯老头的身子抖动了一下,慢慢地抬起脸望着我,深眼窝里积满了泪水。我坐了下去,把两瓶酒和剩下的月饼搁在矮桌上,往疯老头跟前推了推,知心地说:

  “郭爹,喝吧,喝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