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六)儒学——两千年大一统的凝合剂

没有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政治理念的儒学,辅佐和规范历代帝皇的治国思想和行为,熏陶世世代代的华夏民族,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国家,恐怕很难延续两千多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所谓“礼征乐伐自天子出”。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中都潜藏着大一统的身影。不断发展的儒家思想,集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于一炉,成为了两千多年中国大一统的凝合剂。

中国的大一统理念和以德配天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古代的“王”和“皇”都有大、美好的意思。《广韵》解释: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洪范》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说文》解释:大也。《尚书序疏》说: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于帝也。《春秋繁露》曰:德侔天地者称皇帝。

古人认为,有德行的人才能称王。如果说夏启是通过赤裸裸的暴力夺取政权的话,那么商汤灭掉夏时,人们对王则作了德行方面的规定。即王的行为不合理时,人们有权推翻他另立新王。商汤起兵反夏时就是以“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为号召的,而且历数夏王罪行“率遏众力,率割夏邑”,以至“有众率怠弗協”。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商汤在《汤誓》里才振臂高呼:“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周朝的建立也同商朝代夏一样,商王帝辛(即商纣王)的“暴虐”成为他失去帝位的原因。对地方势力,商纣王滥加杀戮,如醢鬼侯、脯鄂侯、禁文王;对王室成员和贵族也肆意迫害,如杀比干、囚箕子、废商容。这一切的倒行逆施,致使商纣王众叛亲离,如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周武王灭商时便降周了,太师疵、少师彊、内史向挚则直接投奔了周人。这表明统一天下的君王,必须有严格的道德规范,否则你统治的合法性就要受到质疑。

中国古代正式提出“大一统”概念的是《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唐人颜师古注释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于一,不得自专也。”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他的哲学思想,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在谈论国家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孔子针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响亮地提出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同时对大一统封建皇权秩序的确立,做出了影响两千多年的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的组织保证。此后,孟子对孔子的学说又作了补充,在《梁惠王章句上》说:“君仁臣义,君民同乐,风尚淳朴,百姓亲睦,天下定于一。” 在《万章章句》上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吕氏春秋》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春秋诸子百家以及战国以后的思想家,尽管学术思想各不相同,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手段不同,但在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及大一统的皇权政治这一点上,几乎是一致的。齐桓公的上卿(宰相)管仲说: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专不听。尧舜之民非生而治也,桀纣之民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管仲甚至还提出了具体制度上的大一统措施: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法家的墨子也说: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秦宰相李斯更是明确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汉书·王吉传》中称: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显然,尽管对“大一统”皇权政治的表述各不相同,目标所指却是一致的: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几乎无一不是政治家,哲学家们对政治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号称入世之学的儒家,谈天论道都是以人道、人类社会为目的,其理论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孔子的“德治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带领弟子在各国游学时,每到一处总是规劝君王“施仁政”。就是韩非的“法治论”,老子的“无为而治论”和墨子的“兼爱论”,无一不是达到大一统治世的“济世良方”。同时,他们又都是各自理想的伟大的实践家,如孔子声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则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在孔孟儒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大一统的理念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最终表现为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即使在分裂时期,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也多视大一统为己任而为之作不懈的努力。就是秦末农民起义,农民出身的刘邦建立大汉政权以后,他也孜孜以求,志在统一全国。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学精神。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繁露》的根本含义。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他认为《春秋》最重“元”,“谓一元者,大始也。”“元”是大一统的开始,并且还认为“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因此他希望汉武帝是圣人,能成就建立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功业。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董仲舒在他的贤良文学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于是儒学便从此成为官学,上升到至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历史上看,秦统一中国后,本应及时放弃战时的法家思想,而采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社会安定的儒家思想,但秦始皇没有这样做,相反却焚书坑儒。秦始皇相信法家,法家是反对言论教化的,因其会使“其君惑于说,其官乱于言”(《商君书·农战》)。但法家没有想到,果真言论一律,就可避免君臣之乱,莫衷一是以及百姓不知所措的情况吗?法家看不到的疵漏儒家看到了。秦未能解决巩固统一封建国家、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历史任务,终于二世而亡。董仲舒总结了这一深刻历史教训,常用类似于“汉兴循而未改”(《汉书·食货志》)这种委婉言辞,提醒汉武帝。从现实情况来看,正如他所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由于思想理论基础不统一,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如此下去,社会怎能安定,政权怎能巩固?因此,治国之君掌握大一统学说,使“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言,而法变可明,民之所从矣”(《董仲舒传》)。经过董仲舒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国家的大一统,首先是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统一,而后才有疆域的统一和政令的统一。前者是决定性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儒学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解决前者的问题。孔子开创的儒学,全面继承了自商周以来的学术传统,使中国古代文化的不间断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了可靠保证。作为中国文化学术思想之根源的《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和在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的传播,得以后世成书,用文字保留下来,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势造成深远而又巨大的影响,成为华夏思想文化的核心。春秋战国之后,华夏文化曾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其核心内容都没有变。它像滚雪球一样,历时愈久,愈显博大,愈益精深。如,汉儒经学日趋僵化之时,随之兴盛起来的魏晋玄学和外来佛学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但儒学并没有在这场文化碰撞中消声匿迹,而是焕发了新的生机,形成体系更加完备的宋明“理学”。朱熹成为古今儒学之集大成者,影响不仅达于此后中国历朝历代,还广泛影响到华语圈外的日本、东南亚各国。

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在国家大一统发展进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欧洲古代出现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最终不能形成一个大一统国家,这跟他们打着罗马的旗号掌控帝国的统治者,分属不同的民族,操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也有异族入主中原掌控国家建立的元、清两朝,但外族人当了皇帝,他不可能强制推行他们的语言文字。相反,身为君主,他还得学习儒家文化,使用汉语语言文字。元、清两朝,虽然在宫廷搞过“双语”制,也就是说皇帝发布诏书、圣旨时,有蒙汉、满汉两种文字的版本。但那纯粹是官样文章,满足他们的自卑心理而已。因为蒙、满文稿走出紫禁城便成了废纸,没有老百姓认识和接受。中国的语言文字自古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状态,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而在应用范围上随历史演进不断扩展,由汉族地区发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汉字,不管字形发生了多大变化,构字和字义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所谓“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国自三皇五帝晚期,便基本上统一了文字。到汉武统一华夏以后,汉语和汉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的几十个不同民族虽然还保持着各自不同语言,但汉语成为了普遍的交际工具,通过汉语相互交流。

孔子创立的儒学,也唯有儒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适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顺应了历代封建帝皇巩固封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把儒学作为安邦定国的理论基础,从此儒学奠定了大一统国家不可或缺的根基——思想统一。儒家的社会理想不独为君,不独为民,而是为天下的。在这种理想和谐的大一统社会中,统治阶级施教化、守等级、行仁政,君民各得其所,和睦不争,共处于一种和平安定的礼制状态中。儒家提出的“春秋大一统”,首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迎合了封建帝皇“君权神授”的心理,当然,百姓也能从中受益。因为儒家同时劝导帝皇要施仁政,要爱民,要实行人性化人本化的国家管理。

儒家博大精深的政治思想,跟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德立国,建设民本民生的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为之努力的是要建立一个大同社会,也即孔子说的“小康”。孟子对宋句践说:“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宋句践问:“何如斯可以嚣嚣矣?”孟子回答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如果得志,我要造福于天下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所谓“独善其身”就是要“穷不失义”,在贫困潦倒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品德操守,“修身见于世”才是真君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科举取士的考试,是在大一统国家最大限度地扩大统治基础的有效办法。大一统政权用科举考试来垄断官员的来源,培养为大一统服务的统治工具。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还是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科举考试。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吏、三吏、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也就是以引伸解释“六经”经义取士。元、明、清三朝沿用此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一度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通过科举,使儒学得到官方一以贯之的提倡和推广 。历代生员读的是孔孟之书,知识精英阶层称之为儒生。儒生研究和剖析孔孟之学的学术著作连篇累牍,汗牛充栋,像西方的《圣经》一样普及到华夏民族的血液中,成为大一统皇权政治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通过科举选拔的各级官员,大都是孔子门生。他们实行孔子的治国方略和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使“春秋大一统”“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微言大义政治纲领,深入人心,竟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凝聚力,至今还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环视全球,“大一统”皇权政治显然是中国一大特色。“大一统”在疆域统一方面总是维持了动态平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乱交替,轮回往复。而在权力垄断上则不断拓展深化,诸侯封建太危险,设郡县、削藩国。每次分裂之后总是顽强地重新统一,并逐渐形成一整套庞大而严密的专制集权制度。洋人对此自愧弗如,困惑不已。因为在东西方历史上,随着地域辽阔的帝国的建立,都曾产生过“大一统”的理念,但各自的发展结果则不尽相同。中国的“大一统”不仅变成了无数次的事实,而且深入人心到如此地步,以致在国家处于政治分裂之时,地不分南北,人不论民族,人们都以实现政治统一为己任。相比之下,欧洲的“大一统”,始终处于理念思维的阶段,极少变成政治现实。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人们在历史上同样怀抱着“大一统”的观念,但结果却是如此之不同,确实值得深思。原因何在?盖因为西方没有大一统凝合剂的儒学思想武器。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