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对大清王朝大一统的巩固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康熙和此后大清王朝历代君主的治政理念,还是用薙发、易服、杀头那一套来统治华夏这个汉族人为主的泱泱大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康熙是唐太宗式的人物。玄烨和李世民一样不是开国皇帝,都是从老爸手中接过皇位的第二代君主,然而正是在他们手上,这个王朝才走上正道,走向繁荣,走向稳定。李世民缔造了贞观盛世,康熙缔造了康乾盛世。康熙是大清朝的真正缔造者。
大清朝的开局并不顺畅,多尔衮这个既是叔父,又是不明不白的“父皇”,只活到38岁就病死了。顺治八年,福临还是个15岁的少年,就在太皇太后的提携下亲政。这个少年天子直接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限制和削弱八旗贵族势力,继续镇压各地反清抗清的民族斗争,颁布《大清律》,以图巩固封建皇权统治。可是,这个顺治帝远远未达到一统江山的目标,就在他23岁时驾崩。也有历史演义说他是爱情问题上受到刺激,不耐宫廷内大臣之间争斗,将皇冠一掼,去五台山出家做和去了。这再一次让年迈的太皇太后,牵着才8岁的皇孙玄烨登基,做了大清国第二代皇帝(从太祖努尔哈赤算起为第四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4岁亲政前,清王朝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4年。顺治也好,他留下来辅佐康熙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也好,并未使王朝根基稳固下来。满族入关后对汉人实施残酷镇压的政策,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其血腥与惨烈程度比起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毫不逊色。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恐怖下,汉族男子被迫留起了辫子作为臣服标志。降清的明朝叛将吴三桂,擒杀出逃缅甸的永历帝朱由榔后,越来越多的人表面上承认了满族朝廷的客观统治。满清政府禁止满汉通婚,却要汉族官员穿他们一样的马蹄服。这种强迫汉人薙发、易服,不蓄辫子就杀头的高压政策,跟蒙古人如出一辙,是一种满族人自卑心理的表现。他们企图通过高压,使大汉文化承认满族文化的高贵,用满族文化和满族风俗服饰来“调教”汉人,使汉人满族化。
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挡车。满族人要到康熙皇帝这一代才逐渐明白,落后民族不仅不可能同化改造汉人,相反,他们将要被辉煌的汉文化所同化。山东曲阜孔家是圣人之后,剃发易服令颁出后,孔子裔孙、原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上书,搬出孔夫子的大招牌,拒领不受,结果得到的答复是,“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生之时者,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清世祖实录·孔闻謤揭帖》)这是发生在顺治帝年间的事。到康熙初年,汉大臣熊赐履上疏,指斥鳌拜专权,建议以程朱理学为施政指导思想,从亲贵近臣开始整顿朝政,受到少年天子康熙的赏识。
康熙接受熊赐履的建议,就紧锣密鼓开始整肃。
康熙5 岁就会写诗,才华出众,小小年纪就颇有计谋。14岁的他智慧早熟,亲政以后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心腹大患,就及早做除鳌拜的准备。他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到宫里来练习摔跤,这批少年满语称“哈哈驹子”。其中就包括康熙乳母的孩子,后来因写《红楼梦》而成大名人的曹雪芹父亲曹寅。同一时候,独揽大权专横跋扈的鳌拜,也没有在一旁睡觉。他时刻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皇帝,并不断派人观察宫中的动静,不让康熙羽翼丰满,要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这对自己有什么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这个小皇帝胸无大志,只知玩耍,便放松了警惕。
此时的玄烨,文才和武艺都有了很大的长进,而鳌拜却还蒙在鼓里。有一次,鳌拜称病,好久不来朝见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在席子下藏有利刀,知道鳌拜心怀叵测。但他很能沉得住气,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鳌拜听皇帝这么说,越发觉得康熙是个小糊涂虫,就更加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了。
康熙探病回宫,就把那帮哈哈驹子找来,严肃地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是听我的,还是听鳌拜的?”那些哈哈驹子生长在近臣贵戚之家,耳濡目染,早就不满鳌拜的欺上压下的行径,个个义愤填膺地喊道:“我们听从皇上的!”第二天,康熙宣旨,将鳌拜召进宫来,鳌拜不知是计,便带着几名亲信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康熙命令那些哈哈驹子玩摔跤的“游戏”给鳌拜观赏。哈哈驹子们玩着玩着,一个个跌打滚翻地来到鳌拜跟前,这个抱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了个人仰马翻。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力大无穷,他猛一甩腿,挣脱出来,把那些哈哈驹子绊倒在地。但这些哈哈驹子视死如归忠于康熙,尽管敌不过鳌拜,仍死命纠缠住他不放。正在危急关头,康熙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一刀刺进鳌拜的胸中,众哈哈驹子蜂拥而上,将鳌拜擒住。
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
这是康熙八年五月,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诛族。康熙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清史稿·圣祖本纪》)就是说不用染血康熙的尚方宝剑,让鳌拜在监狱中拘禁至死。但其弟穆里玛、塞本得及从子讷莫,鳌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图壁,学士吴格塞等人一律处死,其余有牵连的人都谴黜。
清除了心腹之患,康熙才正式坐稳了龙椅。经过对大清二十多年来历史的反思,对照他从孔圣人那儿学得的儒学,他决定改弦易辙,从父皇以来的高压政策,逐渐过渡到大臣熊赐履上疏建议的以程朱理学施政,以儒家思想治国。康熙亲自来到太学堂,祭奠至圣先师孔子,讲《周易》与《尚书》。康熙十二年,命八旗官学翻译《大学衍义》,就是说那些祖祖辈辈拖着长辫子的八旗子弟,从小就要接受儒学教育了。康熙自己则是身体力行,处处以身作则。到了炎热的夏天,“学士傅达礼等请以夏至辍讲,上曰:‘学问之道,宜无间断,其勿辍。’”这是一个多么勤学苦练的好学生,皇帝的师傅都劝他天热停止讲学,玄烨却以“学问之道,宜无间断”予以谢绝。在康熙的骨子里,完全由一个仅有血缘维系的满族人,变成了一个精神文化上的汉人。他对发扬孔子儒学的程朱理学,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还亲自撰写《朱子大全》。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晚年就是帮助编辑玄烨的理学著作《御纂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书。
康熙皇帝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对大清王朝大一统的巩固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康熙和此后大清王朝历代君主的治政理念,还是用薙发、易服、杀头那一套来统治华夏这个汉族人为主的泱泱大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康熙是唐太宗式的人物。玄烨和李世民一样不是开国皇帝,都是从老爸手中接过皇位的第二代君主,然而正是在他们手上,这个王朝才走上正道,走向繁荣,走向稳定。李世民缔造了贞观盛世,康熙缔造了康乾盛世。康熙是大清朝的真正缔造者。
囚禁鳌拜以后,康熙褫夺了遏必隆的太师、一等公爵位,四辅臣苏克萨哈早被鳌拜罗织罪名绞死,索尼在疏请康熙亲政后病亡,现在四辅臣全都退出了政治舞台,再没人能掣肘少年天子了。康熙大刀阔斧调整了六部尚书,进行科举考试。康熙十二年三月葵巳,赐韩菼等166人进士出身。八月丁未,皇帝在保和殿试汉科道官,不称职者一律罢官。对汉人的高压政策开始松动,故明宗室朱仪澄违背薙发令蓄发,按罪当论死,但康熙下旨免死入旗籍,还给他妻室儿女房产土地以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对满族一些落后习俗进行改革,如禁八旗以奴仆殉葬。
康熙新政比较具有人性化。他还下诏,鼓励民间开垦荒地,十年之内免征租粮。为了进一步巩固大一统皇权,一个非常棘手而又紧迫的任务,摆到了年轻的康熙皇帝面前。他还只有18岁,面对的却是身经百战的三大藩王。撤藩是康熙的既定方针,但是怎么撤,在什么时机撤,康熙还在斟酌。吴三桂杀害南明永历帝后,先帝给他很重的奖赏,封他做平西王,让他镇守云南、贵州;给他许多特权,管辖两省的文武官员,可以随意任免,处理军民事务;还可以开矿山,煮井盐,铸造钱币。清廷每年还要拨给吴三桂饷银九百多万两,这占了国库的很大一部分。吴三桂自恃功高,在云南称王称霸。
清除鳌拜后,就该解决“三藩”问题了。骄横跋扈的藩王,除了吴三桂,还有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他们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员,因为跟随清军入关,扑灭农民义军,攻打明军和一切反清势力,立了“大功”,受到清廷的奖赏,都拥有许多特权。他们因而骄横起来,不再服从清廷的指挥,独霸一方胡作非为,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妨碍清廷政令的统一,成为潜伏着的大清国的特大祸害。这三个藩王,被称为“三藩”。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严重性,他将“三藩”与治理黄河、办理漕运作为三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写成字条,悬挂在宫殿的柱子上,天天念叨。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找个什么办法,削弱并消灭“三藩”。
“三藩”也深知清廷对他们的不信任,迟早会对他们下手,但一时还吃不准会采取什么措施,严厉到什么程度。他们心怀鬼胎,想要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平南王尚可喜年纪老了,就率先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但要求将王爵位传给儿子,继续带兵镇守广东。康熙帝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三藩”对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顺水推舟,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要撤销平南王府,王爵不能继承。理由是广东安定,不必再设藩王镇守。这个答复,深深震撼了三家藩王。吴三桂一面加紧准备造反,一面邀约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请求康熙帝同时将“三藩”都撤掉。接到两份“主动”要求撤藩的奏疏,康熙在心里冷笑:“他们竟想威胁朕!”他把奏疏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大臣们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撤,有的主张不撤,举棋难定。最后,康熙帝权衡利弊,做出大胆决定,给了两道“许之”的御旨。因为这些藩王掌握兵权太久,拖得时间越久,越不容易解决,索性一次性解决,三藩一齐撤,将全部人员和兵马迁到关外去。
吴三桂上疏的本意,是希望康熙帝会做出些挽留的姿态,他们就顺水推舟留下来。谁知康熙帝会这样决断,他又惊又恨,决定起兵造反。就在这年十一月,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清廷的檄文,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并写信给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还有台湾的郑经,要他们共同起兵造反。吴三桂宣布恢复明朝的发饰、服装,革除满洲的习俗,要替明朝报仇雪恨。但是,他引清兵入关的旧账,绞死永历帝的斑斑劣迹如在眼前,人们怎能相信他“兴明讨虏”的宣传?他的造反纯粹是个人野心膨胀。不过,对清王朝高压政策愤怒已久的人们,还是找到了一次发泄的机会。加上这时候,在北京的杨起隆伪称是朱三太子,暗中联络反清势力准备起事。所以头几年内,许多地方都起兵响应,大半个中国都沸腾起来,清廷的统治岌岌可危。吴三桂的兵马一路打到了湖南、江西。
康熙帝临危不惧,暂时停止执行对耿精忠、尚可喜“二藩”的撤藩令,将他们从反叛行列中暂时分化出来,以便彻底孤立吴三桂。同时迅速调兵遣将,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讨伐吴三桂,逮捕吴三桂儿子吴应熊下狱。命副都统马哈达驻兗州,扩尔坤驻太原,命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会瓦尔喀守汉中,阻挡吴三桂的进攻。诏令削去吴三桂的爵位,并宣示中外,从政治上搞垮他。
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犯了错误,他的军事攻势显得虎头蛇尾,双方在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相持了六年。康熙十七年(1679年),78岁的吴三桂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阳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周。可是到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他的爱妾陈圆圆,在昆明出家做了尼姑。康熙发出诏书:“逆贼倡乱,仰服天诛。诖误之徒,宜从宽典。其有悔悟来归者,咸与勿治。”(《清史稿·圣祖本纪》)这样的诏令,体现了康熙儒家理学宽仁治政的思想,分化瓦解了反叛势力。
康熙二十年(1682年)十一月,清军攻下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三藩”叛乱终于彻底平定。平三藩之乱的内战,费时八年。也就在这年九月,南平王尚可喜也病亡,他的灵柩到达通州,康熙皇帝大度地赐银八千两,还派遣礼部官员去祭奠茶果,也算仁至义尽。十二月,群臣因为年轻的康熙皇帝以神勇机智平定了藩王之乱,纷纷上疏请给皇帝加尊号,康熙又一次表现出他的理智和大度。
敕曰:“自逆贼倡乱,莠民响应,师旅疲于征调,闾阎敝于转输。加上水旱频仍,灾异迭见。此皆朕躬不德所致。赖宗社之灵,削平庶孽。方当登进贤良,与民休息,而乃侈然自足,为无谓之润色,能勿恧乎!其勿行。”
康熙既有自知之明,又有对大好局面的正确把握。除鳌拜,削三藩,这是他作为一个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年轻皇帝完成的两件大事。正是这两件大事的完成,标志着康熙已经坐稳了大一统的大清江山。接下来,就是进一步扫清西北蒙古族中的分裂势力了。清朝初期努尔哈赤的后裔多尔袞,采取联合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朝。当时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廷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于大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河谷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失败,几十万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派使者到噶尔丹那里,叫他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不但不肯退兵,还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
康熙召集大臣宣布他决定亲征噶尔丹。他认为噶尔丹气势汹汹,野心不小,既然朝南打进来,非反击不可。二十八年(1690年),康熙开始亲征噶尔丹,分兵两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亲自率领中军在后面指挥。右路清军一马当先,与噶尔丹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吃了败仗。噶尔丹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离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噶尔丹极为张狂,还派使者向清军要求交出他们的仇人。康熙命令福全军反击。噶尔丹把几万骑兵集中在大红山下,后面有树林掩护,前面又有河流阻挡。他把上万只骆驼,缚住四脚躺在地上,驼背上加上箱子,用湿毡毯裹住,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叛军就在那箱垛中间射箭放枪,阻止清军进攻。
福全在前线指挥,清军用火炮火枪对准驼城的一段集中轰击,炮声隆隆,响彻草原上空,惊天动地。驼城被打开了缺口,清军的步兵骑兵一起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绕到山后夹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纷纷丢了营寨逃走。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赶快派个喇嘛到清营求和。福全一面停止追击,一面派人向康熙请旨。康熙下令说:“快进军追击!别中了贼人的诡计。”果然,噶尔丹求和只是缓兵之计,等清军奉命追击的时候,噶尔丹已经带了残兵逃到漠北去了。噶尔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臣服,暗地里却又重新招兵买马。康熙三十二年,康熙皇帝约噶尔丹会见,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他扬言他们已经向沙俄政府借到鸟枪兵六万,将大举进攻。内蒙古各部亲王纷纷向康熙帝告发。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费扬古率陕西、甘肃的八旗兵,从西路出击,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亲自统帅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大军约定时间围歼夹攻。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还没有赶到,这时候,有人传说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担心皇上的安全,劝康熙帝班师回北京。康熙气愤地说:“我这次出征,没有见到叛军就退兵,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再说,我中路一退,叛军全力对付西路,西路不是更危险了吗?”当下,康熙决定继续进兵克鲁伦河,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皇帝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在山头一望,只见康熙帝黄旗飘扬,军容整齐,连夜拔营就跑。康熙一面派兵追击,一面快马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在半路上截击。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正好遇到费扬古军。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树林,前面有一个开阔地带,历来是漠北的古战场。费扬古按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敌,边战边退,把叛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清军先下马步战,听到号角声起,就一跃上马,占据了山顶。叛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发枪,展开了一场生死激战。
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叛军辎重,前后夹击。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打到最后,噶尔丹率几十名骑兵脱逃。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负隅顽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再一次率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是第三次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河谷,已经被他侄儿策旺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皇帝亲征,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只得服毒自杀。从此,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府,统辖漠北蒙古。后来,噶尔丹的侄子策旺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旺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清政府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康熙是一位唐太宗式的雄峙之主。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他以大无畏精神三次亲征噶尔丹,捍卫了国家的大统一。大清朝继承了汉唐以来中国的疆界,也为今日中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