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枪杆子靠笔杆子造势得天下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是朱元璋夺取江山的法宝,这个口号奠定了他乱世中一枝独秀的正统地位。他手下的智囊刘伯温和武将常遇春、徐达等也很争气,终于实现了布衣皇帝驱胡复汉的大一统之梦。大明朝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顶峰,也是大一统基因成熟阶段,但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终至物极必反,开始走下坡路。

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不是朱元璋,而是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军事势力最强大的也不是朱元璋,而是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但朱元璋无疑是最聪明的人,他是天生的政治家。他知道枪杆子要有笔杆子造势,才能所向无敌。在智囊刘伯温和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协助下,朱元璋终于统一大明江山,做起了布衣皇帝。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财政破产,军备废弛。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圈地、抢夺等方式大肆兼并在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政府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老百姓啼饥号寒,广大农民破产流亡,加上连年不断的旱灾、蝗灾、瘟疫,以至官逼民反。当时河北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徒众遍及河北、河南、江淮一带。他的高徒刘福通、杜遵道等人,称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缺口,朝廷征发15万人修治黄河故道。刘福通抓住这一时机,在民夫中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预先雕凿一个独眼石人埋在黄陵岗黄河故道。治河民工挖出独眼石人,信以为真。当年五月,韩童山在今安徽颖上宣誓起义,发布文告,揭露当时社会“贫极江南,富称塞北”,从众3000人,皆以红巾裏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红巾军起义。

韩童山第一次红巾军起义不幸被元军扑灭,韩童山蒙难,他的儿子韩林儿逃往河北武安。而刘福通发动第二次红巾军起义,无衣无食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加入红巾军起义军队伍。红巾军义旗一举,就如干柴烈火得到四方响应。刘福通率部西进河南,相继攻克项城(今河南项城南)、罗山(今河南罗山)、真阳(今河南正阳)等地,队伍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在红巾军起义的影响下,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了人民起义,其中主要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赵均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孙德崖,湘汉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马,蕲(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冈)的彭莹玉、徐寿辉等,均打着红巾军旗号。在风起云涌的起义军中,以北方的刘福通、南方的徐寿辉两支队伍力量最为强大,除此之外,还有江浙一带的张士诚起义军。这两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的发展,将元朝统治区切割成了两大块,使南北隔绝,有力地打击了元朝的统治。

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朱元璋无疑是后来居上者。他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奔郭子兴义军的时候,追随徐寿辉起义的陈友谅、陈友仁、陈友贵兄弟,联合赵普胜一举攻克安庆,连克江西、福建、浙江许多州县,战功显赫。至正十八年,陈友谅杀赵普胜、再杀徐寿辉,夺取了义军领导权,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汉。陈友谅遂成为南方势力最强大的红巾军领袖,拥兵最多时达60万。在浙江,出身盐贩的张士诚、张士德兄弟率盐丁起义,迅速攻占高邮、泰州、兴化等地,次年称“诚王”,国号周。元顺帝命宰相脱脱率百万大军包围高邮,企图一举歼灭张士诚。然而官军发生内讧,张士诚乘机出击,横渡长江,攻取平江、松江、常州等地,然后定都平江,亦有了很大势力。

后起之秀的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贫苦人家,父母和兄弟在大灾荒和瘟疫中死去,他17岁入凤阳城西皇觉寺为僧。在社会动荡烽火连天的情况下,他毅然丢下僧钵,操起戈矛,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他以打仗骁勇机智,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收为亲兵,还把养女马氏赏给他做了正妻。朱元璋遂扩充部伍,领兵南下,一举攻克定远,他的人马骤增到2万余人。定远知识分子冯国用、冯国胜进言: “金陵(今南京)龙盘虎踞,是历代帝王定都之地。可先取为根据地,然后四处扫荡群雄,平定天下。”朱元璋把二冯留为幕府参谋,攻夺滁州时又得李善长为幕府掌书记。李善长建议朱元璋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行仁义得人心。郭子兴率部来到滁州时,朱元璋手下有了一支3万多人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队伍。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正月,郭子兴用朱元璋计谋,遗张天佑等人攻打和州。郭子兴后又传檄,令朱元璋总领兵马。朱元璋怕各军不服,表现出他“欲擒故纵”的谋略。《明史·太祖本纪》载:“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其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军皆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朱元璋除了谋略过人外,他治军较严,不准下属强掠妇女,很会收买民心。在这次攻打和州一役中,郭子兴不幸病亡。这时,北方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攻克河南、安徽许多州县,拥兵10万。他迎韩童山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县),建立宋政权,以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军中左副元帅,朱元璋不忘谋士们提出的取金陵为根据地的宏图,乃率部攻克太平,矛头直指金陵。七月和九月,红巾军各个山头联合起来两度攻打集庆(金陵),不幸中的万幸是郭子兴之子都元帅和郭天叙、右副元帅郭天佑相继阵亡,命大的朱元璋遂成为军中主帅。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初,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一举攻克金陵,驻守金陵的元副将福寿战死,水军元帅康茂才及军民50多万人归降。朱元璋将金陵改为应天府——隐含“应天而生”之意。徽州名儒朱升劝导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毛泽东在反修“备战备荒为人民”时引用过的)。朱元璋听了名儒的话,为巩固政权辖区,下令兴修水利和屯田,取消了原来强征的所谓“寒粮”,建立管理民兵的万户府,抽民间丁壮编为民兵,搞起了“全民皆兵”,农时耕种,闲时习战。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安定后方以后,他陆续扫清了东南一些孤立的元军势力。

现在,能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都是与他并立且势力大得多的割据政权,都是红巾军农民起义军兄弟,东吴有张士诚,西邻有陈友谅,浙江沿海有方国珍。方国珍、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珉兄弟同样是浮海贩盐出身的起义首领,割据势力头目。但此人立场很不坚定,曾多次投降元朝廷,曾任元江浙行省左丞,反过来镇压农民起义。现在轮到朱元璋六亲不认,大鱼吃小鱼了。

朱元璋在浙江有了进展,把神乎其神的刘基(伯温)、叶深、章溢、李濂所谓“四先生”请到应天,为他出谋划策。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子时出生时,据说满屋异光,村人无不称奇,说:“这孩子日后肯定是国家栋梁,能荣宗耀祖。”刘伯温自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能出口成诗,深受乡人的称赞。他23岁赴京会试,中头榜进士。由于元朝廷将全国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人四种,刘伯温是最低层的“南人”,受元朝统治阶层的歧视,虽然才能超群,但得不到重用。他曾做过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因参劾御使被罢官回乡。家乡已非昔日富庶的景象,官吏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刘伯温对此暴政很不满。经过朱元璋派遣大臣一再敦请,刘伯温毅然决然出山,辅佐朱元璋开创新朝。

当时朱元璋只有十万义兵,占驻金陵(南京)。而自称汉王的陈友谅,却有五六十万大军,且居长江上游的武昌、安庆,形势对他极为有利。倘若陈友谅大军自武昌、安庆浮江而下,一泻千里,朱元璋必然寡不敌众,军心大乱。

至正二十年(1360年)夏五月,陈友谅攻克太平,朱元璋的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和王鼎、知府许瑗全都战死。陈友谅放言将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丢弃南京逃跑。朱元璋也惶恐不安,于是请刘基商议。刘基向朱元璋力陈《时务十八策》,大有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天下的隆中策的气魄,他对时局把握准确,分析透彻精辟,使朱元璋立即拨开迷雾,看清了战略方向。此后,朱元璋帝业的成功,正是走刘基为他设计的这一条道路。

所谓“时务十八策”,乃是:一、灭陈去张;二、剿灭方国珍;三、屯兵以自养;四、勿过度扰民、过度使用民力;五、严肃军纪、治军有方;六、粮草供应之对策;七、水战、火战之配合;八、坚城固守与弃城引敌;九、疑兵计与反间计;十、儒学教化;十一、农田水利之构建;十二、招贤纳士之标准;十三、军中将领之俸禄;十四、刧寨与反刧寨;十五、谋士参议制;十六、属官编制;十七、北伐;十八、定都。朱元璋看后大喜,深感此十八策均属应时要务,于是确定了“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战略战术,其他各项亦逐一采纳并实行。自此,刘基倍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为他与宋濂等人修建了礼贤馆。

陈友谅第一次东征应天府的威胁是怎么解除的呢?《明史·太祖本纪》当然要把运筹帷幄的功绩记在朱元璋身上,而非刘伯温。《太祖本纪》如此写道:“诸将议先复太平以牵之,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迎击,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乃驰谕胡大海捣信州牵其后,而令康茂才以书给友谅,令速来。友谅果引兵东。于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达阵南门外,杨景屯大胜满港,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太祖亲督军卢龙山。乙丑,友谅至龙湾,众欲战,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遂复太平,下安庆,而大海亦克信州。”

这里的两个“不可”,“乘雨击之”,简直把朱元璋美化成了诸葛亮式的神机妙算。而这恰恰证明这一次阻击陈友谅东征的非凡胜利,只可能是刘伯温在运筹帷幄。朱元璋投奔红巾军之前,他在皇觉寺念的是阿弥陀佛的经书,而非孙子兵法的战书。而刘伯温年轻时就喜阅兵书,系统研究过历代先人的韬略兵法,曾撰写过《百战奇略》手抄本,深受历代兵家的重视,因战乱遗失未列入《诚意伯文集》。据传,当年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奉蒋介石之命,率领几十万大军赴江西苏区围剿红军,连吃败仗,最后差点全军覆没。事后有人向陈诚推荐了此书,陈诚听说后非常高兴,妄想借此扭转乾坤,特地回老家青田九都南田,找刘基后代刘祝群(当时的松阳县县长)求书。刘却以祖训“此书不传外人”为由拒绝,使陈诚未果而归。此说在刘基家乡有记载,可见刘氏兵书在兵家眼里的份量。

刘基是我国的一代名人,有人将他与诸葛亮、张良并称为古代三大军事谋略家。但我认为刘基不论是军事谋略、治国才能,还是文学才华,均胜诸葛一筹。诸葛亮为蜀汉统一天下绞尽了脑汁,但终不能统一三国,而刘基却辅助朱元璋,以弱胜强,以寡敌众,成功地推翻了大元,建立了大明王朝,是名符其实的千古人豪。

再看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这年夏四月,陈友谅以重兵包围江西洪都。王勃的《滕王阁序》开篇就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由此可见洪都的地理位置何等重要。陈友谅合围洪都后,分兵攻克吉安、临江,再陷无为州,当时汉军号称60万大军,气焰烛天。

到了这年秋天七月,朱元璋在应天再也呆不下去了,决定亲自统帅徐达诸将20万兵马前往洪都。这时,陈友谅围攻洪都不下,忽然听到朱元璋援兵来了!他心中大怒,马上撤围东下,到鄱阳湖一带摆阵迎战,决心在此决一雌雄。两军在鄱阳湖湖口刚刚相遇,便立即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在朱元璋的眼前:“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旂戈盾,望之如山。”朱元璋有点胆怯。决战开始,双方你拼我夺,不相上下,一连多日,未分胜负,但渐渐地便显得对朱元璋不利了。这一日,两军厮杀得正紧,朱元璋的座船忽然在沙滩搁浅,移动不得。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乘隙而进,命令附近战船将朱元璋的座船团团围住,朱元璋危在旦夕。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幸被另一船上的大将常遇春发现,他张弓搭箭,对准张定边的额上猛射一箭,张定边一声惨叫倒了下去。张定边手下一见主将受伤,就放松了进攻,这时朱元璋的大将俞通海见机前来相助,推动了朱元璋的座船,才使朱元璋幸免于难。

朱元璋险些罹难,因而又想起刘伯温来,暗中吩咐徐达:刘先生足智多谋,要打败陈友谅,还得请他来决策。他令徐达速返回应天防守,替换刘伯温来军营前帐。徐达走后那些天,朱元璋不敢出战。这一天,陈友谅采用曹操曾用过的连船战法,将一艘艘高船大舰比肩接踵连在一起,向朱元璋军猛扑。朱元璋仓促迎战,但没战半个时辰,多半都退了下来。朱元璋正在无奈,忽见湖面上远远地有一叶小舟,破浪而来。小舟由远而近,朱元璋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刘伯温。刘伯温知己知彼,设计了“火攻”破敌的良策,取得了彻底打垮陈友谅的鄱阳湖决胜之战,在战火中救了朱元璋一命。

那已经战到了晚上,湖面上刮起了大风,正巧风往陈友谅军营刮去。风越刮越大,湖面上掀起层层浪头,就在这时,朱元璋军营中驶出七条小船,每只船上满载士兵,顺着风势,飞快地向陈友谅军营驶去。陈友谅令将士张弓搭箭,一齐向小船射击,箭簇如雨般地落在小船的士兵身上。但是射了多时,小船继续前驶,却不见一人倒下,原来那船上载的尽是草人。陈友谅不知是刘伯温拷贝诸葛亮“火烧赤壁”之计,七只小船靠近他的船队,随后从船舱里 “嗖!嗖!”跃出几个勇士,点燃火把,烧起船来。七只小船烧了六只,几个勇士跳上最后一只小船,逆风而退。那船上除草人以外,堆的尽是浇了油的芦苇,还有硫磺,触火燃烧,瞬间大火熊熊。湖面的风刮得更猛了,火乘风势,风助火威,顷刻间火苗蔓及陈友谅的大船,一艘接一艘地烧了起来。就在这时,朱元璋军的船只借着风势,猛烈地攻来。陈友谅的大船被烧毁了几艘,他命令将士对准朱元璋所乘的白桅大船,万箭齐发,定要杀了朱和尚,众将士一齐朝朱元璋的白帅船扑来。

两军正杀得昏天黑地,蓦然间,刘伯温大喝一声:“大元帅,快换座船!”朱元璋一惊,不知出了何事。正待要问,刘伯温早拉着他纵身一跃,跳上了另一艘船。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发炮弹带着硝烟,轰隆隆落在帅船上。

刘伯温救了朱元璋的命,陈友谅暂时脱逃。《太祖本纪》记载了鄱阳湖大捷的最后一幕:“八月壬戎,友谅食尽,趋南湖嘴,为南湖军所遏,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顺流搏击,及于泾江,泾江军复遮击之,友谅中流矢死。张定边以其子理奔武昌。九月,还应天,论功行赏。先是太祖救安丰,刘基谏不听。至是谓基曰:‘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大势去矣。乃顿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这大概是明史里面唯一有朱元璋不听刘伯温计谋,表示道歉之词。

朱元璋打仗不行,但他总会利用笔杆子为枪杆子造势,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又的确是个天才。口说“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但到了关键时候,还得刘伯温笔杆子帮忙。他亲自讨伐武昌的陈理时,张士诚却在东吴称王。

扫清了武昌汉军,朱元璋返回应天,自立为吴王(开始称王了)。他与刘伯温制定了攻打张士诚的谋略。这次学谁呢?学骆宾王讨《武氏檄》,大军还没有出击,就先在东吴张士诚的地盘上到处散发《讨张氏檄》,为朱氏革命大造舆论。《讨张氏檄》檄文,把同为红巾义军的张士诚骂得狗血喷头:“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南,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从此,农民起义军一分子的朱元璋要与农民起义军分道扬镳了。最后,徐达攻克张士诚的老巢湖南平江,活捉张士诚来到应天,东吴一带地面平息了。以汤和为征南将军继续讨伐江浙沿海的方国珍,李文忠攻克杭州,征南副将廖永忠自海道追击,日暮途穷的方国珍投降,江南半壁肃清了。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借口从滁州迎“小明王”来应天,然而到了瓜洲渡,却使人凿船沉溺小明王韩林儿。这真是“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诗),朱元璋对曾经有恩于他的韩林儿也够狠的了。

大概这也合了“英雄无毒不丈夫”吧。

押解回应天府的张士诚,被一阵乱棍活活打死。此后南征、北伐双管齐下,打败陈友定,收获福建;接着两广、四川、云南尽纳入版图。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也取得节节胜利,这又得益于笔杆子的造势。常说一篇好的檄文,胜过十万大军。朱元璋肯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会使用笔杆子、枪杆子配合杀人的高手。笔杆子杀人不见血,笔杆子绞尽脑汁搜索出来的几句短语、警句,能煽动千万人脆弱的神经,能把真的说成真的,也能把假的说成真的,谬误重复一千次也就成了真理。何况朱元璋发布的《告北方官民檄》,其檄文正适应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心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是顺天应时之举啊。北伐军顷刻间势如破竹,席卷中原大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年)正月,在北伐成功指日可待的鼓舞下,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不是朱元璋,而是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军事势力最强大的也不是朱元璋,而是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但朱元璋无疑是最聪明的人,他是天生的政治家。他知道枪杆子要有笔杆子造势,才能所向无敌。在刘伯温和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协助下,朱元璋终于统一大明江山,做起了布衣皇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