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五章 闻出心理的味道――嗅觉与心理

  人体气味千差万别,香味、汗味、臭味、油脂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反感。而且气味不仅可以闻到,还可以看到,日前,就有来自挪威的艺术家独辟蹊径,将人在恐惧时所散发的体味涂抹到画板上,制成了一件名为“气味之恐怖――恐惧之气味”的艺术作品公开展览。据称,参观者对这件作品的反应大相径庭,一些人掩鼻而逃,认为很像男性没有清洗过的腋下的味道,一些人却不禁以亲吻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人体气味虽然是第一次被搬进艺术展,但实际上科学家对气味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在各个领域。

  与生俱来的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一生都不会改变,这是构成人体气味的主旋律。但是随着生活中各种外界气味的影响,以及汗液、油脂等人体的分泌物在受到细菌的分解后,散发出的气味都会与主旋律相混合,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气味,但也不会改变人生来就有的那种气味。

  人天生的气味,是由人种、基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美国莫尼尔化学感觉中心通过研究发现,妇女的气味是由遗传决定的。除了她在怀孕时会有两种味道,自己的和胎儿的,此外那种天生的独特味道是不变的。但是要研究它非常的困难,因为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要洗去人身上的其他味道,比如汗味、油脂味等,需要无味的香皂,这种要求很高。而且外界气味的干扰很难排除。因此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也很难对人天生的这种气味分类,或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有些研究证明,每个国家人的体味都是独特的。比如德国妇女的身上有一种淡淡的木香,而中国妇女身上有一种淡淡的花香。但并不是所有的味道都一定是香味,或者人们喜欢的味道。目前有关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正如我们生来就有“食欲”,但喜欢哪种口味、哪种食品却因时、因地而异的情况相似,嗅觉这种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对于气味的喜好是有着一定后天作用的。以色列皇家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一款香奈尔的香水进行测试时,每个人联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一位测试者称他在闻到这个味道时就会想起母亲,原因是小时候他的妈妈就是用这种香型的香水。因此一些经历也会让人们对特定的气味产生好恶之情。

  气味也有“脾气”

  研究人员发现,因人格差异对气味的反应也会产生差异。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曾有研究表明,性格强烈的人,他散发的体味也会很浓,而且也会喜欢浓烈的味道。传说,拿破仑每天要消耗掉6加仑(近30升)的香水;而法国的路易十六不仅自己喜欢强烈味道的香水,也喜欢有强烈味道的女人。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当一个人直言不讳地宣称某人的味道令自己难以忍受时,或许真的是对方体味在作祟。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初次见面,人们也会像嗅觉灵敏的犬类一样,无意识地捕捉和分析来自对方的最轻微的味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第一印象。

  试验中,参加者被要求轮流嗅闻3个装有不同味道气体的瓶子:清爽的柠檬味、不那么好闻的汗味以及中性的味道。在进行“嗅觉鉴定”后,研究人员向试验者出示了一张陌生人的照片,他既没微笑,也未蹙眉,看不出其内心的喜怒哀乐。随后,试验者被问及对此人的印象如何。闻过柠檬味的人都对这一未曾谋面者给予了很高评价,但闻过汗味的人普遍对其评价不佳。

  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嗅觉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个人好恶。而在2006年10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通过试验证明,大多数人能够区分上千种不同的味道。

  德国心理学家沃勒于去年3月宣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气味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要强得多。

  由此,沃勒又发现了“气味慰藉”现象。他调查了208名年轻男女。五分之四的女孩表示,男友离开后,她们会通过嗅闻对方的衣服来取得快感。三分之二的女孩曾在男友不在时,穿过对方的睡衣或是T恤衫睡觉。

  但对于男性而言,这并不具备普遍性,这样做的男子所占比例不足40%。他们嗅闻爱人的绒线衫,可能只是因为“挺好闻的”。试图从爱人味道中寻求快感的男子则凤毛麟角。

  但男女在以下方面存在一致,即对方的体味会带来愉悦、满足和亲近感,但前提是双方尚未彼此厌倦。

  有一些难闻的气味,比如腐尸,腐败食品的气味,人们对它们的抗拒是来自本能的自我保护。因为这些气味预示着危险,人类祖先感受到这些气味背后隐藏的危险并慢慢积累成为经验,遗传给了后代。比如腐肉气味可以使人们远离腐败食品,远离细菌和病原体的入侵。

  “气味”相投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天生的体味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虽然我们平时可能会认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并没有闻到特殊的味道,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已经在大脑中反应出来了。“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比大脑还要聪明。”专家解释说:“这可以用美国科学家麦克连(Mclean)的三脑理论来解释。人的大脑分为三个层面,最初层面是控制着生存的一些生理过程,比如呼吸,心跳等,这是一些爬行动物就具备的;然后第二个层面是边缘皮层,这里接受快乐、恐惧等感觉;最上面才是意识皮层,这是人类特有的。”

  而对他人气味的喜好,大脑边缘皮层就已经接受并反映出来了,并没有上升到大脑意识皮层,因此有些时候,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坠入爱河了。

  闻香寻知音

  双胞胎不仅长得像,闻起来也非常相似。基因选择,让人可以通过气味找到遗传最相似的人和自己最喜欢的人你知道自己闻起来是什么味儿吗?这一点别人可能比你更清楚,因为你闻起来的味道似乎应该取决于你洗澡的次数和使用的香水。但是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确切地说,气味应该取决于基因。

  瑞士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与毫无关系的人们相比,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们之间所具有的体味明显更加相似。这一发现为人类利用气味进行疾病诊断或个体识别提供了依据。

  体味是由细菌、皮肤和汗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而汗水这种分泌物本身是没有味的。有研究称,体味在小老鼠的择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有些实验也表明,味在人类的择偶中同样举足轻重。在体味最常见的化学成分中,至少有24种羧基酸,但具体每一种不同羧基酸到底能分泌多少才导致了体味的不同,目前科学家们仍不得而知。

  为了测试基因在体味中所扮演的角色,瑞士科学家们找来12对同卵双胞胎,分别是7对姐妹和5对兄弟。由于这些双胞胎都是由单一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除非发生基因变异,他们的基因都完全一致。科学家们让这些双胞胎腋下夹上棉垫,之后做一小时运动。运动结束后,科学家们将这些棉垫收集起来,并利用相同的细菌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所有的汗液样本都以同样的方式得到加工。第二天,这些双胞胎们又被要求重复了相同的实验。

  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和质谱的方法,分析了每份汗样产生的化学物质。他们对照先前记录的数据,查了每一种化学物质,以确保其确实是人体所分泌的而非香水或除臭剂所遗留的成分。通过分析每个人所分泌羧基酸的多少,研究人员鉴别出了每对双胞胎的羧基酸模式。结果表明,同一天从同一个人身上提取的体味样本是最接近的;而非同一天采集的同一人的体味样本则略有不同。但是从双胞胎身上提取的羧基酸模式,其相似度要比普通不相关的人之间高10倍。研究人员在英国的学术刊物《皇家学会交界月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瑞士香氛公司的生物化学家这样来综述他们的研究:“这绝不是什么十分惊人的事情,双胞胎们不仅看起来是一样的,闻起来也是一样的。”

  与此同时,这项发现也为其他的发明打通了一条道路。研究人员现在想知道体味是否反映了其他的生理状况,英国利物浦大学生物学家克雷格?罗伯茨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也许可以帮助人们对疾病进行非侵入式诊断,也会有助于针对特定气味的生物认证技术的发展。”

  那么,如果闻起来可以像双胞胎,是不是也可以闻起来像夫妻呢?也就是说,是不是可以通过检测汗液基因的相配程度,来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婚姻伴侣呢?美国波士顿一家婚姻介绍所就这样做了。他们通过检测与人体汗液相关的基因,为征婚者推荐合适的伴侣。这项服务的依据就是基因会决定一个人的体味。

  征婚者在这家名为“科学配对”的婚介所交纳约2000美元入会费后,首先根据要求填写有关个人资料的表格,然后接受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研究人员将分析其中与人体汗液气味有关的基因,据此向他们推荐体味能够相配的征婚对象。女性往往喜欢与自己的父亲体味相似的男性作为伴侣或男友。

  这种气味偏好也离不开基因的重要作用,在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让女性选择一种气味伴其一生时,女性都会选择与自己的MHC基因组合类似的男性气味,而男性的类似基因也与女性继承自父亲的基因相吻合。

  类似的嗅觉感受在人类行为中还能找到很多,基因是这种感受差异背后的主要力量。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约有1000个基因用来编码气味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这占人体基因总数的约3%。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细胞的种类与气味受体完全相同。这1000多个基因能够指导合成多种蛋白,影响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理解”。但是,其中约有500个基因的活动不积极,剩余的基因较为活跃,不同个体的这些基因的活跃程度有细微差别。以色列专家通过更加精确的检测发现,上述较活跃的基因中至少有50个基因的结构和积极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尽管气味受体只有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所以,不管是闻起来像双胞胎还是像夫妻,悄悄影响这一切的都是基因。在茫茫人海中,为什么是我和你成为亲人,或者成为爱人?浪漫的故事总是说,那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而生物基因学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拥有可以相匹配的基因。

  睡眠的味道

  研究人员们给作梦的人闻玫瑰花的气味,他就会梦见玫瑰色的美梦。反过来,如果是臭蛋,他就会做不愉快的梦。

  研究报告的作者,德国曼海姆大学的伯瑞斯?斯多克说,不同的气味并非原封不动地进入一个人的梦境,并且几乎没人梦见气味和味道。

  斯多克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15个健康的20到30岁之间的妇女对玫瑰花和臭蛋产生的反应。

  将鼻孔与嗅觉计通过管道相连,设备向被试验者的鼻子不断输送空气流,这样她们不会被惊醒。并且试验对象的大脑活动同时受到监视。当她们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大部分梦开始的时候,嗅觉计在10秒钟之内输送一股气味。科学家们会让梦中人继续睡上一分钟,然后唤醒她们并要求她们形容一下梦中的情绪是好是坏。

  结果显示,嗅玫瑰会给梦带来一丝靓丽的色彩,嗅臭蛋时就做恶梦。

  参试者一般在梦中没有遇见突发事件,只有一个女性说在梦中,她和一个和气的女人忽然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败气味。

  蒙特利尔圣心医院的梦与噩梦实验室主任托尔?尼尔森评价此项研究手段高超,只是试验的过程可以加强一些。

  尼尔森并未参与研究,但他认为气味通过情绪间接对梦境产生影响,并非直接产生影响。他在一封电子邮件里写道:“这种间接的影响可能提供了一个解开梦境形成之谜的线索。”不过,他还说,“鉴于受试者梦中受到刺激到苏醒之间只有一分钟,我们尚不能肯定是否气味还会对梦境产生更多的特别反映。”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布莱汉姆女子医院的耳鼻喉大夫尼尔?巴特查里亚认为这项试验既有趣又新鲜。

  香水与性格

  偏爱香型格类型性格特征首选香水新鲜柑橘的香味外向型积极乐观,豪爽奔放,有朝气,不畏风险,将做领头人,不愿对人低声下气,勇于接受挑战,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其人生哲学讲究实际,待人接物直接了当,注重效率,为了更加显现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即拥有独立及其冒险精神的个性,活泼开朗型的女士宜选用一些比较淡雅、爽朗、富现代气息的香水;Tiffany的Trueste香水,富有青春朝气的Liz Chaiborne续表偏爱香型格类型性格特征首选香水乙醛一类的香味,并与其它类香水同用多愁善感型感情丰富,极其敏感,脱离现实,沉湎于遐想,醉心于浪漫。时而满怀激情,想要一鸣惊人,时而颓废不振,倦于奋斗,放任自流,讨厌约束,对理性的严肃事物反感,其人生哲学是标新立异,热衷新奇。Kenzo具有朝气,芳香浓烈,诱发无穷幻想,让温婉浪漫女士驰骋于幻想的国度。东方型香味内向型注重内心宁静和谐,不善交际,喜欢离群居索,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在独处其身的同时也能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其人生哲学是追求个性自由。Moschino香水揉合玫瑰、丁香、小苍兰、香子兰等花香的香水。花香和水果香味多愁善感偏外向型兴高采烈,生动活泼,也容易受到伤害。适应环境,随遇而安。追求时代潮流,但易冲动。此类女士性格具多面性,易给人变幻莫测之感。表现为既活泼又文静,既乐观又悲观。Lceberg香水散发出一种微妙的芳香,将此类女士那种略带微妙、善变的性格表现无疑。带甜味的花香多愁善感偏内向型喜欢安定生活,对安全保障有强烈的需要。天性耐心、沉默、富有吸引力。做任何事情都十分专注,样样力求完美,有决断力,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选。此类女性善于长远规划,有长期目标,绝对避免无谓争端,喜欢收藏。Aramis的Tuscony Per Donna,揉合玫瑰、牡丹和百合的花香精华,采用意大利工艺制作,尽展多愁善感内向型女性的含蓄优雅的一面。续表偏爱香型格类型性格特征首选香水檀香、花香水果香意志坚强偏外向型心态保持平衡,意志坚强,很少忧郁失望,善于解决问题,讲究实际,能坦然面对一切困难,对工作积极认真,对朋友真诚坦白,是可以信任的对象,这类女孩信任自己超过信任命运之神,是天生的组织者,能唤起别人的热情。Lanvin Arpege,醉人的幽香为意志偏外向女士更多添一份深情。乙醛、树木、东方型香味意志坚强偏内向型追求情感上的平衡,既不平静又不活跃。在不闯入他人禁区的前提下寻求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人处世谨小慎微如履薄冰。Versace蕴涵了百合、茉莉及檀香木的馥郁芬芳,展现此性格女士追求完美的个性。

  中原北望气如山

  ――地域影响性格之北方人的性情同是炎黄子孙,我们的性情应是一脉相承而来的,但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人的性格也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地域性差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性格特征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环境造就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先天性的基因影响、地理环境影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北方地域辽阔、平坦,也常说北方人豪迈、爽朗。北方人的性情与地理环境都是如此之大气,可见地域环境与人的性格之间是不无关联的。但是,细细想来,即便是北方诸省,由于山川相隔,居住于其内的人们也是各具特色的。

  1.北京人

  渊源于山顶洞人。古老的历史,古老的底蕴。北京本地历史上属于燕国之地,这里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衙门众多,官气颇盛,八旗子弟余风犹存,市民身居京畿之地,见多识广,既熏染官场的“霸”气,市井的“赖”气,又兼有旗人闲散,嘴贫善侃,故侃爷辈出,有“京油子”的恶名。在“地方上”的人面前,常有高人一等的自负,说起话来盛气凌人。

  但其实,真正的北京人是不排外的。就是排外,其排外的意识已被敦化。征服北京的不是北京本地人,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神仙。老派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他们的性格实在,没有过多虚伪的修饰成分。对人自然而随和。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瓶二锅头,瞎侃乱侃是北京普通男人的特点。但侃来侃去,北京人就是不侃政治。

  2.东北人(此处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人说“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道出了东北民风的强悍。危害一方而又流窜各地的东北歹徒,以凶狠手辣而得名“东北虎”,虽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东北人的名声,却也反映了东北人骨子里的那种“狠”劲。但如果以为东北人都喜欢玩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你就错了,实际上,大多数东北人与山东河北等地的人相比,都显得更加文质彬彬,能言善辩。北京的侃爷多耍贫嘴,东北的辩手则往往靠严谨的逻辑取胜,北京人的幽默带着某种无奈,东北人的幽默却爽直而带着几分狡黠,在为人上,东北人表面豪爽内里暗藏心计,处世相当细腻,玩起计谋来,也花样百出,做得过分者,常常给人以大奸大猾之感,即使对人恨之入骨,东北人也很少像南方人那样马上撕破脸皮,相互不来往,而能够隐忍不发,待机行事,这一点,颇得山东人的真传,但也许因为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就为山东人所讨厌。

  3.河北人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忧国忧民、敢担道义、威武不屈、刚直不阿、崇尚气节、不畏强暴等精神。河北大地民风淳厚质朴,不尚浮华,崇尚实际。因为谋生不易,每日奔走衣食,故形成河北文化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求是务实的精神。河北人忠厚塌实,宁愿做绿叶陪衬北京,为北京停电、受污染、挡风沙、决堤保北京,京城繁华似锦冠盖如云,出了京城居然是贫困的河北农村土房。

  但是,河北人自古欠缺独立性,这是同他们和皇家胜地北京近在咫尺的距离有关。常年蹲在墙角下,又怎能不受城墙的影响。唯一的骄傲“承德避暑山庄”也只是皇帝的行宫而已。所以,河北人从来是看北京人行事而行事。就连说话,也是绕着圈儿的学北京话,但就是学不像。

  4.天津人

  渊源于山顶洞人的旁支。自古京津是不分的。风俗和人情基本相同。表面上看,天津在中国的直辖市中是最没有特点的一个,既缺少北京那种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那种城开不夜的繁华,也不似重庆那样山重水复,诡谲多姿。看起来不过是一座放大了的石家庄而已,然而实际上,与一般北方城市相比,天津又颇有几分水乡的秀丽。

  天津人也以能说善道而著称,人称“卫嘴子”,与“京油子”相映成趣。但比起“京油子”来,“卫嘴子”更显得“贫”,“京油子”的“油”是见多识广,满不在乎的“油”,“卫嘴子”的“贫”则带有码头“青皮”的“赖”,蛮横奸诈而自鸣得意。天津原是北方最大的商埠,又是北方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但也许因为太接近政治权力中心,天津人的“青皮精神”没有发展成上海市民的那种独立的个性意识,反而沾染上几分“京官”常有的欺下媚上之气,从而变形为一种刁悍的性格。这一点,在天津的小市民中尤为突出,一口油腔滑调的天津话与这种性格相得益彰。

  5.内蒙人

  蒙古族人体形矮胖粗壮,面宽耳阔,眼睛有神,颧骨突出,头发卷起,声音洪亮,臂力过人,威猛彪悍,成为匹夫之勇的楷模。但蒙古人头脑单纯,心底善良,为人敦厚,性格豪爽,敢爱敢恨,少有歪门邪念,性格豪爽,酒量大自不必说,但今天,很多蒙古族人已经汉化了。

  内蒙西片的汉人更象西北人,虽然号称华北,语音却是西北味道,内蒙古的汉人也是老实本分,因循守旧,做管经商都不行,包头、呼和浩特主要是汉族移民,但是,比起长城内的汉民,缺少了几份文秀之气。

  6.山东人

  渊源于黄河文化之中原正统。说起中华文风,山东以其“孔孟故里”之名站得鳌头。但也正因为受这种儒家文化的渲染,山东人思想保守而拘谨,好于精神胜利法。藐视现实好于理想主义。且不乏有乌托邦之超越想法。山东人注重人际关系,会走上层路线,所以大多数山东人总是官运亨通。

  山东男人有豪放的名声,但那可能只是《水浒》之类小说的误导,其实,山东人重等级、讲礼数,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尤为怕官,并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豪放,反而常常使人觉得拘谨。不过山东人既有豪放之名,也就愿意炫耀豪放,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粗鲁,例如,说起话来大声武气,嗓门粗放,喜欢酗酒比酒量,然后动粗。山东女孩则是温柔多情,有教养,重仪表,尤其在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美女也不少见,虽不像南方女孩那样妩媚多姿,也并不像南方人所认为的那样五大三粗,别有一种健硕之美。

  山东人乡土意识特重,自以为山东天下第一,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喜欢胡吹自己的家乡,山西人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东人则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如果你说山东不好,山东人准给你急。

  7.山西人

  渊源于黄河正统。但也不排除有古代各路蛮夷之混杂血统。也许正因为这样,山西人心态和性格中具有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的两重性。山西文化底蕴厚重,不过糟粕占多数。“正方脸,棱角分明,鼻短而大”是典型的山西人形象。山西人老实本分,忠诚可靠,喜欢按部就班。但头脑不够灵活,愚顽固执,拘谨怕事,晋商风范,荡然无存。

  山西人多地少,土壤贫瘠,工业落后,观念落伍,要不是有煤矿不知会有多穷。不过山西虽然穷,富豪却不少,很多是用矿工、窑工的白骨换来的。曾有富豪团到北京集体炒房,虽然衣着光鲜却摆脱不了暴发户的丑态,被北京人嘲笑了一番。有俗语称谓山西人为九毛九。说明山西人的吝啬度是超乎寻常的。山西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怕事,拘谨,羞于外露而又勇敢,放纵,具有献身精神。就如土军阀阎大人一样,挥着大刀赤膊上阵。

  8.陕西人

  陕西人自豪于他们的历史,自于秦始皇冲出潼关灭六国的伟大统一事业。殊不知,秦始皇并非陕西人氏;而就所谓的轩辕帝的原籍问题,陕西人同山西人,河南人也是争执不休。

  陕西人为人朴讷温厚而又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都反映了陕西人的某些特点。他们安于保守,安于现状。厚道中潜藏着不满的怨愤。传统是陕西人的财富,也是陕西人的负担,它使陕西人往往保守偏执,而现实中的落后与历史中的辉煌又给陕西人很大的失落感,使他们自卑,于是就产生贾平凹《废都》中庄之蝶那样的怪胎。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女人们都是极其温柔贤良的,陕西的女娃子也是这样的,但是,陕西女子表面温柔顺从,内心刚烈,炽热如火,往往以娇嗔之下也有着倔强不屈,所以他们往往是用这种独特的性格把另一半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9.河南人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其洛阳、开封为历史著名古都。河南人对待其历史,是弘扬和自傲的。因此大多数的河南人文质彬彬,思想活跃,儒雅而不乏情趣和浪漫。

  但是,今天的河南人名声在全国却有些糟糕,人们不时会听到对河南蔑视的议论,河南人名声不好,不是因为河南贫困,而是因为河南人的做派,河南紧邻山东,似乎没有鲁人的质朴爽快,却有鲁人的粗野俭啬;接湖北,没有鄂人的精明能干,却有鄂人的奸诈滑头。与安徽人一样,河南人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贫困常逼得他们离乡背井,四处漂流,但安徽灾民往往靠演唱卖艺为生,凭本事吃饭。而河南灾民则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生活,把乞讨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在河南,一些农民靠乞讨来买彩电,建新房的事时有所闻,等而下之者则靠偷和抢来获利,这种流浪生活培植起来的刁民习性,对河南人名声的影响可谓深远。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