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章 移动平均线的分析

  3.1什么是移动平均线

  1.移动平均线定义

  移动平均线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斯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2.计算方法N日移动平均线

  N日收市价之和/N以时间的长短划分,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几种,一般短期移动平均线为5天与10天;中期有30天、65天;长期有200天及280天。可单独使用,也可多条同时使用。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研判市场的多重倾向。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该市场呈多头排列;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下跌,该市场呈空头排列。

  移动平均线说到底是一种趋势追踪的工具,便于识别趋势已经终结或反转,新的趋势正在形成或延续的契机。它不会领先于市场,只是忠实地追随市场,所以它具有滞后的特点,然而却无法造假。

  3.2移动平均线的种类

  1.简单移动平均线

  最基本的移动平均线是所谓简单移动平均线。计算出有关价格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得到了这样的平均线。

  在“移动平均线”术语中,“移动”的意思是,当我们计算新的平均值时,一般先从前一个移动平均值中减去最早的那个价格数据,然后再把最新的价格数据加到这个数值上。如此一来,随着新的数据的不断加入,平均值也就向前移动了。

  移动平均线的时间参数越大,则单个的价格数据对平均值的影响越小。

  移动平均线的时间参数越短,则移动平均线越“贴近”价格图线。这类平均线对当前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从这个意义说,这是其有利的一面。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引发“拉锯现象”的可能性也同时加大了。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提供了较强的平滑效果,但是它们对当前的价格变化较为迟钝。

  2.加权移动平均线

  在加权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中,先对每一个有关的价格数据分配一个不同的权重,再计算它们的平均值。几乎所有的加权移动平均线都采取“前沿加重”的方式。这就是说,最近价格数据的权重显著大于过去价格数据的权重。分配权重的具体做法,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偏好。

  3.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与MACD摆动指数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是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线。与一般的加权移动平均线一样,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也采取前沿加重方式。不过,与其他移动平均方法不同的是,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中,包括的不是一段数据,而是所有历史数据。在这种移动平均方法中,对全部历史价格数据分配了逐步减少的权重。每一个价格数据的权重都对后来的一个价格数据的权重按照指数形式递减,因此,这种方法就得到了所谓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的名称。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最常见的用处之一,是应用在MACD方法中(移动平均线相互验证/相互背离交易法)。MACD方法由两条曲线组成。第一条曲线,表示的是两条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的差(通常采用26个时间单位和12个时间单位的两条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第二条曲线,是第一条曲线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通常采用9个时间单位作为时间参数),即第一根曲线所表示的两根指数加权平均线之差的指数加权平均线。第二条曲线称为信号线。

  4.移动平均线的用法

  移动平均线能够为我们提供客观的交易策略,其中包括定义明确的交易规则。许多计算机化的技术型交易系统主要建立在移动平均线的基础之上。怎样应用移动平均线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从不同的交易风格和交易哲学出发,就有不同的取舍。以下我们列出了移动平均线的一些常见的用法。

  (1)利用移动平均线构成支撑水平或阻挡水平。当收市价向上超越某一条特定的移动平均线时,可能构成看涨的信号。而当收市价向下低于某个移动平均线时,构成看跌的信号。

  (2)跟踪移动平均线波幅带(也称为包络线)。这些波幅带是将移动平均线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定的百分比后形成的,它们也起到支撑或阻挡作用。

  (3)观察移动平均线的斜率。举例来讲,如果移动平均线在一段持续稳步的上升之后转向水平发展,乃至开始下降,那么可能构成一个看跌信号。在移动平均线上作趋势线,是监测其斜率变化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4)利用双移动平均线系统来交易。在下面介绍的实例中,我们采用了各种移动平均线。它们的时间参数并不是按照最优化的要求选择的。今天最优的移动平均线,明天未必还是最优的移动平均线。

  (1)早在3月初,价格已经向下跌破了移动平均线。从这一点看,这条移动平均线已经转化为一条阻挡线。

  (2)4月初的两根K线形成了一个乌云盖顶形态。同时,这个乌云盖顶形态也标志着市场向上试探由这条移动平均线构成的阻挡水平的失败。

  市场在2月底对移动平均线进行了试探,并形成了一根锤子线,从而验证了由该平均线形成的支撑水平。几天之后,市场重新向下试探了这些低点,进而形成了一个平头底部形态。

  5.双移动平均线

  两根移动平均线组合在一起的用法有很多种类。其中之一,是将它们构造成一个超买/超卖指标,也就是摆动指数。用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减去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就得到了这个摆动指数的值。该指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当它的数值大于0时,就意味着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处在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上方。当它的数值小于0时,就意味着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处在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下方。这类做法的实质,是将短期的市场力度同长期的市场力度进行比较。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因为短期移动平均线对最近的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如果短期移动平均线相对来说较大幅度地高于(或低于)长期移动平均线,那么我们就认为市场处于超买状态(或超卖状态)。

  双移动平均线的第二种用法是,通过观察短期移动平均线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交叉,获得交易信号。如果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向上或向下穿越了长期移动平均线,可能就是趋势变化的一个早期警告信号。举例来说,如果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了长期移动平均线,这就是一个看涨信号。这样的移动平均线交叉信号称为黄金交叉。于是,如果3天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了9天移动平均线,则构成了一个黄金交叉。与上述相反的情形,术语中称作死亡交叉。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就构成了一个看跌的死亡交叉信号。

  在点(1)所示的期间,数值处于超买状态,同时K线图有一个孕线形态。在点(2)所示的期间,超买状态撞上了K线图另一个孕线形态;在点(3)所示的期间,超买状态碰到了一根十字线;在点(4)处,超买状态又遇到了一个孕线形态。市场既可以通过下跌行情,也可以通过横向伸展行情来释放其超买状态。在本例中,在点(1)和(3)所示的期间,超买状态是通过横向伸展行情而得以释放的。在点(2)和(4)所示的期间,则分别借助了两段下跌行情。通常,当市场处于超买状态时,不应当卖出做空。当然,多头面对这种市场状态,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在超卖的市场上,则应当采取与上述相反的应对措施。

  我们也可以把两条移动平均线同时绘制在相应的价格图表上。正如前面所说的,当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了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时,构成了一个看涨信号,称为黄金交叉。既有一个看涨的黄金交叉,也有一个平底锅底部形态。这个平底锅底部形态得到了7月2日的窗口的验证。请注意,这个窗口在7月上半个月是如何起到支撑作用的,还请注意,图示的较短期移动平均线是如何在市场的上涨行情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我们还可以利用两条移动平均线之差作为寻找相互验证/相互背离信号的工具。当价格上升时,短期移动平均线与长期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也不断地扩大。这就意味着,表示两条移动平均线之差的曲线处于正值区内,并且其数值逐步增大。如果价格上涨,而短期移动平均线与长期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距却在缩小,那就表明,短期的市场力度正难以为继。这个迹象暗示上涨行情可能行将结束。

  显示了两条移动平均线之差。在点1和点2所示的期间里,一方面价格在上涨,另一方面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差距也在扩张,从而呼应了市场趋势。这就说明,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比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上升得更快。这是个好的征兆,显示当前的上升趋势仍将持续。在点3所示的期间内,市场碰到了问题。此处还形成了一个乌云盖顶形态,因此市场已经较为脆弱,容易酿成价格回抽行情。

  双移动平均线这张图也能够揭示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或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交叉信号。在摆动指数日刷形图中,当点3处于零线之下时,短期移动平均线位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当点1处于零线之上时,短期移动平均线位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上方。因此,当摆动指数向下穿越零线时,代表了一个看跌的死亡交叉信号;当它向上穿越零线时,代表了一个看涨的黄金交叉信号。在A点所示的时间上,出现了一个黄金交叉信号。在形成该黄金交叉数日之前,市场还产生了一根看涨的倒锤子线。在B点处,发生了一个死亡交叉信号。在点C所示的期间,价格曾有所上涨,但是短期移动平均线却不能穿越到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上方(这就是说,该摆动指数维持在零线之下)。另外,4月2日和3日,还形成了一个乌云盖顶形态,它也发出了看跌信号。

  在MACD方法中,也用到两条曲线。显示了这样的两条曲线。其中的实线起伏较为频繁,这是信号线。当这条信号移动平均线线向下穿越图示的较平缓的虚线时,构成卖出信号。在这一实例中,有两个看跌的吞没形态,它们的看跌意义都得到了对应的MACD指标看跌交叉信号的进一步印证(请看箭头所指之处)。

  在这张MACD图上,7月初(请看箭头所指之处),信号线向上推过了另一条较平缓的曲线。这就给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线索,说明市场也许正形成一个底部。再看看K线图。第一个启明星形态的看涨意义被之后的乌云盖顶形态抵消了。由该乌云盖顶形态开始的下跌过程终止于另一个启明星形态。后来,虽然由于图示的上吊线的出现,市场形成了短暂的回落,但是市场的上升力度很快就恢复了。

  3.3移动平均线的作用

  1.揭示平均成本

  移动平均线反映了市场在一定期间内的平均持股成本,将其与当日股价作一比较,则可知道平均成本的增减及获利盘与套牢盘的多寡。

  2.揭示股价趋势

  移动平均线向上,表明趋势向上;移动平均线向下,表明趋势向下。投资者通过分析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就可知道股价的主要趋势、次级运动和日常波动的情况。

  3.助涨,助跌

  当移动平均线处于上升阶段时,其对股价有助涨功能,即当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回落至移动平均线附近时,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有支撑作用,促使股价回升。因为移动平均线代表着平均成本,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表明大多筹码为获利盘,当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附近时,获利盘减少,抛压自然就减轻了。同样,当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阶段时,它对股价有助跌的功能,当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移动平均线会对股价形成阻力作用,迫使股价回落。因为当股价从下方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大量套牢盘要求解套形成的抛压就很重。

  4.揭示买卖时机

  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在趋势改变时发生交叉,也会发出买卖信号,交叉分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两种。当短期平均线从下方向上突破中长期平均线时,是黄金交叉,此为买入信号;当短期平均线从上方向下跌破中长期平均线时,是死亡交叉,此为卖出信号。

  5.揭示多头市场与空头市场

  股价和中、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次序是辨别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的一个依据。当股价和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自上而下排列时,称为“多头排列”,意即处于多头市场;反之则称“空头排列”,意即处于空头市场。

  6.吸附功能

  当股价上升远离平均线,或中长期平均线向上移动,而短期平均线向下移动时,说明上升趋势并未改变,由于获利盘的打压,股价将会出现回档;当股价下跌远离平均线,或中长期平均线向下移动,而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时,说明下跌走势并未改变,由于抢反弹买盘的介入,股价将会出现反弹。

  应该注意的是,移动平均线只关注股价的突破,而没有考虑成交量的配合,因而有时会出现假突破的“陷阱”,诱使投资者上当,故应与成交量分析相配合。同时,移动平均线分析并未指出在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达到多大程度时会回档或反弹,这也是一大缺憾,幸好可用乖离率补救。

  3.4移动平均线的基本图形

  建议备注1黏合向上发散形

  (1)既可出现在下跌后横盘末期,又可出现在上涨后横盘末期

  (2)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同时向上发散

  (3)几根均线发散前曾黏合在一起这是买进信号,后市看涨投资者可在发散的初始点买进

  建议备注2黏合向下发散形

  (1)既可出现在上涨后横盘末期,又可出现在下跌后横盘末期

  (2)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同时向下发散

  (3)几根均线发散前曾黏合在一起这是卖出信号,后市看跌投资者见此信号应及时止损

  一根时间短的均线由上向下穿过时间长的均线,且时间长的均线在向下移动这是见顶信号,后市看跌股价大幅上涨后,出现该信号可积极做空。在周K线出现该信号时卖出下跌信号强度

  (3)>(2)>(1)15上山爬坡形

  (1)出现在涨势中

  (2)三条均线基本上沿着一定的坡度往上移动这是做多信号,后市看涨只要股价没有过分上涨,持股者可守候待涨,持币者可逢低吸纳坡度越小,上升势头越强16下山滑坡形

  (1)出现在跌势中

  (2)三条均线基本上沿着一定的坡度往下移动这是做空信号,后市看跌持股者应及时做空,退出观望坡度越小,下跌势头越猛17加速上涨形

  在加速上升时,短期均线与中期、长期均线距离越拉越大这是见顶信号,后市看跌持股者可分批逢高卖出,如发现短期、中期均线弯头,应及时抛空出局。持币者不可盲目追涨出现加速上涨之前,股价或指数上涨幅度越大,信号越可靠18加速下跌形

  (1)出现在下跌后期

  (2)加速下跌前,均线系统呈缓慢或匀速下跌状态

  (3)在加速下跌时,短期均线与中期、长期均线距离越拉越大这是见底信号,后市看涨持股者不宜再卖出股票;持币者可先趁股价加速下跌时买进一些股票,待日后股价见底回升时,再加码跟进出现加速下跌之前,股价或指数下跌幅度越大,信号越可靠。

  (1)出现在盘整期

  (2)股价沿着短期、中期均线略向上往前移动,长期均线在下面托着短期、中期均线保持着一定均衡距离这是看涨信号,后市看好可分批买进,待日后股价往上拉升时加码追

  1.案例分析

  (1)请分析出现该种图形,后市应如何操作?

  应该积极做多。理由是:(1)该股拉出了一根蛟龙出海的长阳线,并吞没了5日、10日、30日3根均线,这是一个明显的买进信号。(2)随后几日虽然拉出了一些小阴小阳线,但它们基本上在蛟龙出海的长阳线的上半部位运动,成交量也大幅减少,这说明目前的K线走势是在消化短线筹码,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稳定股价,为日后的拉升打好基础。(3)该股均线系统已呈向上发散态势,这是投资者积极做多的最主要依据。

  (2)面对中个股走势,投资者下一步该如何操作?

  首先要看它的均线形态如何?从图中看,该股在发动第一轮攻势时,均线曾经出现过一个银山谷。银山谷属于投资者的进货点。在该股第一轮攻势受挫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蓄势调整,多方又发动了第二轮攻势,此时均线出现了金山谷。按照均线理论,金山谷发出的买进信号的可靠性要强于银山谷,所以,人们常把它作为买进点。现在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是该股上攻时成交量没有放大,K线形态不佳。但如果仔细观察该图,这种担心又可以说是多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图中看,该股在第二轮攻势时,成交量比往日有明显的增加,只是股价回落时,成交量很快萎缩了下来,这说明它上涨时还是有点量的,并非完全是无量空涨。

  现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目前该股多空双方正处于决战前夕的沉寂阶段,多方和空方的动作都不明显。不过以其技术图形和K线、均线走势而言,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多方主力手中。因此,投资者经过审时度势后应该以做多为主。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持股的可按兵不动,持币的可先买一些股票。然后,看盘面变化再说。如股价继续回落,只要不跌破30日均线就不必斩仓离场,相反,可再逢低补一点筹码;如果股价往上突破,成交量也随之放大的话,就坚决做多,重仓跟进。

  (3)后市应如何操作?

  从K线和均线上分析,该股从强势转为强势,至少出现过5个明显的卖出点。第一个卖出点为箭头A所指处。把它作为卖出点是因为K线图形上出现了“平顶”走势,而平顶中的一阳一阴2根K线又构成了穿头破脚头部形态。平顶、穿头破脚在这里都是见顶信号。该股就是在这两种卖出信号合力作用下由强转弱,掉头下行的。第二个卖出点为箭头B所指处。此处5日均线已向下弯头。为什么将5日均线向下弯头作为卖出信号呢?这是因为该股前期一直沿着5日均线上升,从未发生过5日均线向下弯头现象。按均线理论,原来沿着5日均线上升的强势股,如出现跌破5日均线,或5日均线向下弯头现象,就应该看空、做空。第三个卖出点为箭头C所指处。把它作为卖出点是因为5日均线已向下穿过10日均线,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在这里形成了死叉。第四个卖出点为箭头D所指处。把它作为卖出点是因为在其左边出现了死亡谷。均线上形成死亡谷,说明做空能量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第五个卖出点为箭头E所指处。把它作为卖出点是因为几条均线在此交叉向下发散。

  可见,如果我们对K线、均线上的卖出信号耳熟能详,那么,在大盘或个股由牛转熊时,及早停损离场,保住胜利果实,减少市场风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实战操练:移动平均线实用技术演练

  移动平均线(MA):(Moving Average)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移动平均线依计算周期分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和长期(如60日、120日)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依算法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阶梯形移动平均线、平滑移动平均线等多种,最为常用的是下面介绍的算术移动平均线。

  1.计算方法。

  (C1+C2+C3+……+Cn)/n(1)C为每日收盘价。

  (2)n为计算周期。一般n定为5、10、30、60.

  (3)最常用的是5日、10日和30日的移动平均线。

  (4)移动平均线通常与股价线一同使用。

  2.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预示股价将上涨。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股票走势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下跌中的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3)条和第(8)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4)条和第(5)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

  4.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5.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6)股价下跌反弹时,股价向上逐次攻破5日、10日、30日均线,当股价在1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与10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大,且K线出现射击之星,表示近期内获利盘丰厚,多方力量转弱,空方力量增强,反弹将结束,此时应抛出所持股票。

  趋向指标――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是Geral Appel 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做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1.公式

  加权平均指数(DI)

  (当日最高指数+当日收盘指数+2倍的当日最低指数)

  十二日平滑系数(L12)

  2/(12+1)

  0.1538

  二十六日平滑系数(L26)

  2/(26+1)

  0.0741

  十二日指数平均值(12日EMA)

  L12当日收盘指数+11/(12+1)前一日的12日EMA二十六日指数平均值(26日EMA)

  L26当日收盘指数+25/(26+1)前一日的26日EMA差离率(DIF)

  12日EMA-26日EMA 9日DIF平均值(DEA)

  最近9日的DIF之和/9

  柱状值(BAR)

  DIF-DEAMACD

  (当日的DIF-昨日的DIF)×0.2+昨日的MACD2.应用原则

  (1)当DIF由下向上突破MACD,形成黄金交叉,即DIF线上穿MACD线形成的交叉,同时BAR(绿柱线)缩短,为买入信号。

  (2)当DIF由上向下突破MACD,形成死亡交叉,即DIF线下穿MACD线形成的交叉,同时BAR(红柱线)缩短,为卖出信号。

  DIF上穿MACD(3)顶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升高,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上升,而是逐波下降,与股价走势形成顶背离,预示股价即将下跌。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上向下穿过MACD,形成两次死亡交叉,则股价将大幅下跌。

  (4)底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下向上穿过MACD,形成两次黄金交叉,则股价即将大幅度上涨。

  (顶背离)MACD主要用于对大势中长期的上涨或下跌趋势进行判断,当股价处于盘局或指数波动不明显时,MACD买卖信号较不明显。当股价在短时间内上下波动较大时,因MACD的移动相当缓慢,所以不会立即对股价的变动产生买卖信号。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