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东方的智慧――阴阳五行与心理学

  阴阳学说

  说起“阴阳”,大家可能会想到黑与白或是生与死。那么阴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相传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处于一片浑沌之中,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将浑沌一分为二,之后天为阳,地则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

  后来那些古代的人们根据他们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渐渐的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这些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这些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此后,人们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在阴阳学说中,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关于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古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比如,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可以在临床上用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所以说,阴阳学说不仅仅是一种神奇而古老传说,还是一种对现代医学非常实用的理论。

  五行学说

  1.什么是五行学说

  在一些武侠类的小说或是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相生相克之类的武功或是法术,虽然那些影视作品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关于五行的说法却是从先秦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的。那时候古人所说的五行学说,其主要思想是把客观世界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相互产生,相互克制,达到平衡的目的。这种理论后被中医,占卜,天文引入作为理论依据,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和阴阳一起作为诊断和用药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的理论一共分为两种:

  第一种: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第二种: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在这一观点中,“行”被理解成运动。

  五行本来是五种物质,后来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了五行理论,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因此,五行理论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2.五行的各自特性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使用的事物,都属于“金”这种属性。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3.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

  (1)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是用木头来做燃料的,一旦木头烧尽,火就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用火燃烧完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能提取成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如果被烈火燃烧,则会溶为液体,这种液体属于水的状态。

  水生木:因为只有用水来灌溉树木,树木才能欣欣向荣。

  (2)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木克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土克水:因为土能止水。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熔解金属。

  中医学与心理学的碰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古老的学科中包含着无穷的、深厚的智慧。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就是从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是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诊断,而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诊断。但是在人们更加喜欢西药时,中医们却可以根据《黄帝内经》治好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奇怪的病例。晋朝的烂柯人的故事按照现在科学来说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说,人如果用光在宇宙中进行测量,量子的移动会变的相对缓慢,所以当烂柯人故事中的王质回到家的时候,早已过了几百年。这个道理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开始研究,而中国的古人很早就有了这种想象力。也许,同武术一样,所谓的最高境界乃是“返璞归真”,世上大概很多事情很多人的本质都是最初的时候,历史也是,知识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其实不过是从自己的脚下出发,又回到自己的脚下。这是人生,也是历史。

  中医学就是典型的东方智慧的产物,中是平衡的意思,医是治疗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中医就是平衡医学。阴阳为体,五行为用,既相生又相克。中医重在取象类比,而不是把阴阳五行简单的概念化应用。中药取自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虽然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药效持久而且副作用小。西药则大多是化学药物,一些西药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因为出现副作用而逐渐被淘汰。

  中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必然有着自己的道理。中医学在心理方面的论述,就是人的五种情志所表现出的太过与不及。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阴阳二气而言,阳气太胜,得不到阴气的制约,在肝就会大怒不止,在心就会喜笑不止,在脾就会思虑不止,在肺就会忧悲不止。在肾就会惊恐不止。人对外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就是阴阳五行之气内在活动的外部显现。如果得不到相互的制约,就会因情志的波动而导致心理产生疾病。

  一些中医学家认为,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可以用来探究人的心灵世界,进而塑造完美的人性,构建人类的道德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承认周易,承认中医的存在是正确的,那么就证实了阴阳五行的存在。求证阴阳五行理论的存在与否,现在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做到,但也有学者用现在的仪器,测量出了人体确实能够向外发出能量。但通过这种测量,来完全证明阴阳五行的存在,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的。

  关于五行理论,涵盖五音、五色、五味。就拿养生和治病来说,中医早就利用五音、五色、五味的不同特性,对应人体来进行养生和治疗。而西方现在应用的音乐疗法、色彩疗法和食品营养学,不正是五行理论的再现吗?只不过许多人应用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阴阳五行既是代表一种理论,也是代表自然界的物质,还代表了自然界的能量。大可以应用到天地宇宙,中可以应用到国家社会,小可以应用到家庭个人。

  对于自身阴阳二气平衡的人,都有一种很好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情感的宣泄既无太过,又无不及。这类人很少因情志的波动而产生疾病,在遇到打击、失意、损失的时候,能够很快自我缓解心理压力。对于阳盛阴衰的人,比较容易因情志的波动而产生疾病,由于情感的宣泄强烈,这类人由于不具备很好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在遇到打击、失意、损失的时候,由于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很快缓解,不但自身会由此产生疾病,而且会给他人造成伤害。而阴盛阳衰的人,则缺乏活力,心情沉闷,处世态度消极,从而可能最终成为抑郁症患者。

  如果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建立在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上,是不是可以获得大的突破呢?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而这一切都脱不出五行的怒、喜、思、悲、恐的五种情致。都来自同样的心理过程:心产生欲望向右脑负责制订方案通过神经中枢给各个感觉器官下达指令向右感觉器官产生行动向右结果由神经中枢上传与脑向右脑将结果的好坏作为知识进行储存向右满足心的欲求向右心的欲求可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向右产生下意识的活动然后结果再上传与脑向右分辨好坏并处理善后向右满足心欲。

  人的知识来自于后天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认知来自于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人体五脏所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身体的触觉。人的生存过程,就是通过这些感觉器官,来对外部世界进行认知,并把所有接触到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从而形成了后天的知识。

  人的大脑分视觉神经专区,听觉神经专区、嗅觉神经专区、味觉神经专区和触觉神经专区。人的五脏通过脊髓神经,把信息上传于脑,右脑就把这些信息分别储存在左脑的记忆专区,这就形成了记忆。

  人的生命过程,既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知识的过程。一旦需要利用这些知识,右脑就把左脑的知识进行查阅,然后制订可行的行动方案。

  说到用数,古代的中医看病,问患者的年龄,其实是了解患者的生辰八字,然后依据患者的八字的阴阳五行配属,结合后天的阴阳五行配属,来找到患者阴阳五行之气的太过与不及。数含阴阳之理,用药则以数的奇偶来代表阴阳之性,从而用药为患者进行调理。而现在的有些中医,问患者的年龄,只是一种形式,根本不知道患者的先天阴阳五行的旺衰和后天阴阳五行的配属,只是按古方治今病,完全忽略了中医的初衷。

  人体的外显能量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能量的外施作用。就拿五行所主的五种情志来说,木主怒,火主喜,土主思,金主悲,水主恐。怒可以使人害怕,营造欢喜的氛围可以凝聚人心,思虑可以使人变的沉稳,悲壮的氛围可以使人视死如归,恐惧则可以使人谨小慎微。所有这些情志,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收获。

  五行所主的五种品德是,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仁慈可以感天动地,可以使万众归心。礼贤下士可以让人为你卖命。诚实守信可以让人对你产生充分的信赖。义薄云天就会有众多的人为你两肋插刀。智慧则可以使你在生存中游刃有余,化险为夷。这就是人体能量场的神奇作用。可能许多伟人都是因为把这一能量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原因罢了。

  怒的作用力:自怒,文王一怒而天下定。激怒别人:三国的老将黄忠,被诸葛亮一句昔日的老将如今都不行了,激起了宝刀不老的杀敌斗志,气的老黄忠策马横刀,闯入敌阵,怒斩敌将。而诸葛亮的三气周瑜,则是充分利用了怒极伤身的道理,想方设法的激怒对方,从而锄掉了周瑜这个强有力的对手。

  关于灵魂到底是什么,它是有什么构成的?这个问题我想只能用中国的阴阳五行理论来回答。人禀阴阳二气以化生,获五行之质以成型,由此就诞生了具有精神意识活动的生命个体,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精神意识来自那里?按中医的理论来讲,人的五脏产生人的精神意识,而五脏是肝、心、脾、肺、肾。而五种精神意识是魂、神、意、魄、志。其中肝主木――魂的寓所;心主火――神的寓所;脾主土――意的寓所。肺主金――魄的寓所;肾主水――志的寓所。

  人的身体之所以能够显现生命活力,就是阴阳二气产生的动力。就象电能作用于用电器,离开了阴阳二气,生命将不复存在,只是一个死的躯壳。而人体的五脏所产生的五种精神意识,也是在阴阳二气这一动力的作用下,得以显现的。所以,如果五脏受到伤害,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如丧魂落魄、神志不清等病症。原因就是某一精神意识暂时离开了躯体,一旦五脏机理恢复正常,离体的精神意识就回到所寄居的寓所。

  人,有精神意识活动的人,在生命的进程中,躯体只是一个载体,阴阳二气是生命的动力,而五种精神意识活动,就是人体的灵魂。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借助五脏得以显现人的精神活动,而一旦死亡,五种精神意识离体而去,游离于空间之中,只留下一具死的躯壳。不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会说,灵魂不存在,伴随着生命的终结,人的精神也就消失了。事实真的如此吗?不是的,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曾经存在,人死亡了,而精神意识到那里去了呢?消失不等于不存在,消失是在人体中消失了,但却存在于空间之中。比方说,用电器在电能的作用下,是有生命的,一旦停止供电,就是一台死的机器,机器不工作了,但不表示电能也不存在了。

  对于客观存在的现象,首先就是用一种理论去对它进行解释,然后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证明,从而证实这种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但有很多的客观存在的现象,虽然能用一种理论进行解释,但用现在的科学手段却证明不了。所以,对待科学证明不了的现象,只要在理论上能够解释,就应当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一味的予以否定。况且,一些客观存在的神秘现象,有可能只能先从精神层面上去感知,然后才能用一种理论来解释,用现在的科学手段可能永远也证明不了。但证明不了,并不意味这种理论不科学。所以,习惯拿科学说事的人,应当抱着科学的态度,首先肯定其理论的正确,然后再找到科学的手段进行证明。

  科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今天的发现否定了昨天的发现,而明天的发现又否定了今天的发现,或是肯定了昨天的发现。所以,科学就是一个漫长的发现过程、研究过程、证明过程。一切道理本就存在,只不过被人类慢慢发现了而已。

  拿酒来说,酒为粮食精,属阳性。按中医言酒能壮阳,所以喝后就精神亢奋,内向的人变外向,胆小的人变胆大,行为失去理智。西医会说,酒精刺激了神经,所以变的兴奋了。其实不然,是酒精增加了体内的阳气,加速了阳气的流动,使阳气变的旺盛,而阴气变的虚弱,从而失去了对阳气的制约,从而造成了理智不能控制感情。

  要想证明中医理论的存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检验仪器,站在现在的生命历程点,反观所经历的一切,和身边发生的一切,再内省自己的身心,就不难发现,人的生命历程,其实是一个相互生克,相互依存的心理过程。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