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人和外向人的主要差别
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其最为显著的差别是精力的恢复。但在此,还有两个根本的不同:即他们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他们对知识和经验的接近方式。性格外向的人因多种多样的刺激而获得这样那样的成功,而性格内向的人却会觉得那样的刺激太多了。类似地,性格外向的人在积累知识和经验时,一般会将网撒得很开,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进行窄一点、深入一点的研究。
1.精力的恢复
性格内向的人与性格外向的人,其主要的差别在于他们怎样为自己的“电池”充电。性格外向的人从外部世界获得活力,大多数外向的人喜欢参加外界的活动,喜欢在人多、活动多、事情也多的环境中工作。然而,与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性格外向的人并不一定就比性格内向的人好交际或更活泼,只是他们更重视外部世界而已。
性格外向的人喜欢自由地挥洒自己的精力,很难使自己慢下来。他们可以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就能非常容易地使自己恢复精力。性格外向的人如没有与他人或外界相联系,就可能体会到孤独和精力耗尽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的事情是放松和让身体休息一会儿。
而性格内向的人,他们是从自己的内部世界获得精力。与大多数对性格内向的人的刻板印象相反,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安静或孤僻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头脑内部。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适于思考的地方,在那里全面地思考问题,并使自己恢复充沛的精力。
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恢复精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如今生活节奏变快的社会里。对内向的人来说,需要用比外向的人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精力,而精力的消耗却又比外向的人更快。内向的人需要计算某件事情将消耗多少精力,并相应地加以计划。
有这么一个善于规划时间的性格内向的售货员,在去工作的商场销售上班之前,她留出安静的一天来做一些不受外界干扰的文书工作。她早早地上床睡觉,并且在上路之前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餐。在这一天里,她也注意安排一些休息时间来独自呆上一会儿以使自己恢复精力。以这种方式,她计划好如何使用自己的精力,从而不会被弄得精疲力尽。
2.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
性格内向的人与性格外向的人之间的第二个差别是他们如何体验外部的刺激。外向的人喜欢体验大量的外部刺激,而内向的人喜欢对自己所体验的事物了解较多。
性格内向的人通常在没有意识到为什么的时候就试图整理有限的外部刺激所带来的体验。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女性叫Katherine,她想在后院里开辟一片花园。为了更好地打理花园,她决定阅读《周末园艺基础读物》。阅读时,她慢慢地弄清楚了这个项目需要做的事情。比如需要学会为植物遮荫、测量土壤值、用土护住植物的根部、浇水、控制虫害,以及日照的安排。她预见了在眩目的阳光下去苗圃拔起植物的复杂性,需要投入的精力和太多需要加以整理的选择。她甚至考虑到了以下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平整地面、种植、清除杂草、杀灭害虫、捕捉蜗牛,以及每日的浇水等。于是她的乐趣慢慢地减少。在书中有太多需要知道、需要去做的事情,她开始感到这些事情似乎将会太多。她的头开始发晕,感到压力太大。最后她决定只是在后院的很小的一片地方种一些花。
在没有压力,只集中于一、两个问题的时候,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复杂的事情。但如果他们有太多的项目时,则容易感到不安。
3.性格外向的人也需要休息,但其原因不同
如果去图书馆,他们只会花很短的时间在认真学习上,然后他们需要围着书架走几圈,需要去买点什么或是去与管理人员交谈一番。他们喜欢有活动的、活泼的环境。性格外向的人觉得内部刺激不够,而渴望“加油”。休息可以增加性格外向的人受到的刺激,同时休息可以减少内向的人受到的刺激。当性格内向的人在学习时,他们可能接受很多的信息而感到压力太大,这正如Katherine规划花园的那个例子。
内、外向人的PK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学家描述的对象。文学家抓住了最生动、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泼辣的王熙凤;《水浒》中有勇无谋的鲁达;巴金的《家》中犹柔寡断的大少爷……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异性在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对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优劣判别,心理学专家们的意见不太一致。瑞士精神实现学家荣格认为性格内向人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而性格外向的人则把心理能量或者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外向的人对环境的变化比内向的人要敏感和迅速一些,但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弗洛伊德则认为,外向性格是健康的象征,而内向性格者具有精神病的倾向。
另一位著名的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性格内向的人的大脑皮层非常敏感,即使是不太强烈的外界刺激,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反应。所以为了保护自我,他们会逃避周围的世界,控制自己的愿望或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同时减少产生冲突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而性格外向的人的情形则相反,他们的大脑皮层相对来说不那么敏感,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借以克服自身大脑皮层的迟钝性。如果艾森克是对的,那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从生理角度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要“聪敏”一些。
专家们的说法不一,谁是谁非难以分辨。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其实各有短长。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内向和极端的外向肯定都不是好事。从统计学上说,这两类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是处在内外之间的某一处,或者稍偏内,或者稍偏外。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不满意,为自己的个性而感到烦恼,他们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自己能外向一点、活跃一点。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有许多性格外向的人对自己也不满意,也找心理医生,希望能变得稳重、成熟一些。所以对自己不满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内向或者外向,而可能是别的更深的原因。其实性格内向的人应该感谢父母让他获得如此重要的个性倾向。仔细想想,没有内在肯定和自我认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去发展朝外的进取与奋斗,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两者只能择其一。其实这可能是人类非此即彼的观念得出的最荒诞的偏见。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而据统计,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中,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总数大约相等,但是,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如常见的对人恐怖症、精神分裂症等。
据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是一个内向的、沉默寡言的人。国外的领导人对邓小平的评价是:一位说得少、做得多的伟大政治家。这很符合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讷于言而敏于行。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格也许应该是,在说话方面显得有些“内向”,而在行动方面却是“外向”的。
我们可以把内向性格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种。健康的内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谐的状态,这样的人有着与他的性格相适应的能力和理想。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对这一状态没有太大的不满,并且愿意承受那份孤独,那我们就可以认为他的内向性格非但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有助于他成功。
不健康的内向性格是不自然、不和谐的状态,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这样性格的人给人一些忧郁、压抑甚至悲伤。他们明显地对自己的状况不满意,而且会为自己拙于言辞或在公共场所表现不佳而深深地自责。由于长期的退缩他们也会丧失一些实际的利益,这同样也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表面看来,这样的人可能很安静,内心却冲突不断。一方面,他也渴望交流,渴望了解他人也被他人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在交流中受到了太多的伤害,他总是对交流的情景和结果心存畏惧。如果是这样的内向,就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
大自然造物,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她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绝不雷同的。我们感谢她创造了性格各异的人。当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试图变得外向的时候,他可能失去了自我内心的安宁,也失去了命运的眷顾。区别内向与外向的一个简单可信的依据是问问自己的快乐从哪里来。性格内向的人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因此快乐也主要由心而生,不那么依靠外部世界的认同与赞许;性格外向的人把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喜欢人际接触,好奇,富于冒险精神,对主流文化比较认同。性格以内向为主的人比较有意志、理想,追求个性、特色的美感、兴趣,爱学习、没事偷着乐,外界不管有多大的变化、干扰甚至打击都妨碍不了他生活的目的与信念。为了一个梦想或观点常常会独自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性格以外向为主的人比较灵活、顺从、不跟别人或自己找麻烦,审时度势,喜欢顺水推舟,不愿逆水行船。
在人的一生中,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正如埃里克森在《同一性危机》中说的,自我认同是一种精神朝内的关注。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像文化标定那样是单一的。社会是个舞台,只要喜欢,人可以表演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如果真能单一的话,很可能单一的内向还是比单一的外向好。很多科学家,哲学家,伟人,艺术家,创业者都因为发展了很好的内向能力而让自己能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获得成就。
被文化描述的个性其实是人的社会性格,而非人内心本质的心理性格。要让偏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就要思考我们的文化定义给内向人带来的观念困境。如果社会把内向与外向等同起来看,并给不同性格的人相同的笑脸,那么性格内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存在的方式。强迫性格内向的人按照文化导向的外向模式去生活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不适应。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自己爱自己,从内心世界去找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快乐是随时可以自给自足的。人生最大的趣味,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有的经历和个性。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生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充分体验、享受和发展自己的独一无二性。要知道,我们应该关注的应该是能力可不可以提高的问题,而不是性格可不可以改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