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如意示例
“名称”康熙玉如意
“年代”清康熙年间
“流失时间”1860年
“现藏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意”的渊源及演变
“如意”一词出于梵语“阿娜律”,是随佛教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传入我国之后,如意的形状和用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如意保持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但是柄端由直状逐渐演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等多种形状。头尾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唐代以后,如意逐渐失去实用功能,演变成了吉祥的象征物,它的造型也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明、清两代,如意成为供人玩赏,象征吉祥的陈设品。特别是清代,如意受到皇宫里皇上、后妃的青睐,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昭吉祥。可以说,如意造型的变化和发展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这个时期的如意,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而且更加注重材质的精美、工艺的精巧、纹饰的古雅。目前所见的古代如意,多为明清所制,而以清代为最多。
清宫中玉如意的重要意义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宫中的如意有很多种,而玉如意更是数不胜数。在清代很多重要的场合中,玉如意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妃子纪念生日,重大节日或大婚喜庆佳日,诸王公大臣们都要为皇帝后妃敬献玉如意。
按清朝律令,玉如意也是皇帝与皇后之间的信物,“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据当时宫中太监说:“西后为德宗(光绪帝)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小女进内,依次排立,与选者五人,首列那拉氏,都统桂祥女,慈禧之侄女也。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选定证物。西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言时,即将如意授与德宗。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令其自选,德宗乃持如意趋德馨女前,主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乃将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意在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予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获选也。”
另外,玉如意也是当时外交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品种之一。在公元1793年,英国特使马戈尔尼来到中国觐见时,双方在这次接见中互赠礼品,转交给英王和这位特使的礼物便是如意。马戈尔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皇帝将赠给英王的第一种礼物托我转送,这个礼物的名字叫如意,是一种长一英尺半的白色石头,上面刻着花,中国人认为这个礼物非常名贵,而我则以为这东西未必值钱。”马戈尔尼虽然知道如意喻含和平与兴旺的祝福,但他并不知道这种被他认为并不值钱的美丽石头,在中国人眼中,却十分珍贵,孕育了天地间灵气,有着非凡的价值。
康熙玉如意的流失
珍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这件如意,制造于康熙年间,是臣子吴敬进献给乾隆的,后保存于圆明园中。这把玉如意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颜色是白中透绿,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铭文“御制”两个大字;下部则有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表达了他希望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祈愿,更主要的是表达了作为臣子对皇帝的歌功颂德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无数的珍宝都被抢走,这柄康熙年间制作的玉如意也未能幸免。接着在1861年英法两国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的珍宝被作为战利品进行拍卖,康熙玉如意就从这时流入美国,成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