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指的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一般说来,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道德教育,二是道德修养。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强调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我国传统伦理学特别重视“修身”的意义。他们主张,要想完善自己一生的事业,立足点必须从修身开始。在儒家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的基础。一个以修身为本,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一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克己修身养性,只苛求于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道德境界不高的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良心,一方面要靠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道德修养,要靠人民群众的普遍觉悟。道德修养有如下一些基本途径。
一、立志与力行
立志就是弘志,即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立志还包括自强、自信、自尊等内容。“力行”实际上就是道德实践。道德修养如果仅停留在口头或内心里,而不见于行动,就永远达不到既定的目的。有时知与行并不是一致的。我们强调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最后都归结到“知行合一”。
“力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在“事上磨练”,强调正确地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在艰难困苦中见精神。在“事上磨练”强调的是逆境对人生的意义。
二、内省与慎独
内省和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它是自我修养的两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偏废、行之有效的方法。内省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既是一种自律的心理,又是一种自觉自我反省的精神。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对它们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调控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使自我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论语》中记载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这“三省”,人们可以把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地升华到理性的层面,以使道德良心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境界的差异与是否能够主动地进行内省,以及是否能够经常地内省和内省的程度相关。有的人善于自我解剖,而有的人不善于或不屑于这样做,因此人们在道德修养上就拉开了差距。
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道德境界。它是我国古代哲人提出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在早期的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的思想。它指的是一个人独自居处时也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更明确地强调了君子在他人看不见、听不见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要检点自己,这就是慎独。因而,慎独体现了一种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它要求人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固自己良心的尺度,重视自己道德意识的约束力,即便是独处一地,无人监督时,也决不做坏事。所以慎独之道,重在培养自己的良心,作为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自我监督、自我育德。
三、改过与知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改过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改过就是指改正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一个人有道德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能够有过就改,能够知过、思过、补过,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错误,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改过也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强调人犯错误就如日蚀和月蚀那样的自然,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能改正错误,人们都敬仰能够改正错误的人。这里的改过可以作三层理解:其一,认识错误出现的客观必然性,能够正确地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错误的批评,以求改正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其二,在与人交往中,遇到错事多反省自我,而不是一味地求全责备他人;其三,在他人犯错误时,应当善意地提出批评,而且批评要客观和实事是,避免造谣中伤、夸大其词或者利用别人的过失恶意地揭短。乐于恶意揭别人之短的人事实上也都是自我有缺陷的人。
知耻即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知耻”在道德修养中有重要意义。知耻是道德自觉的思想基础,也是道德自律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懂得知耻,才能在言行方面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